施正荣:危机是好机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玥
施正荣似乎并未被破产流言所扰。11月16日上午7点,他准时出现在无锡凯宾斯基酒店,精神焕发,对《财经》记者的提问他来者不拒,一口气回答了15个问题,直面创业十年来最困难复杂的局面。
采访结束后,施正荣直奔尚德全球客户会议的会场,在那里,尚德的客户和投资者还有更多的问题等着他回答。
《财经》:尚德二季报传递的信息比较负面:账面现金有6.48亿美元,短期借款有16.66亿美元,经营性净现金流只有190万美元,后来的破产传言恐怕也与此有关,尚德的真实状况究竟如何?
施正荣:资金链紧张是因为应收账款的周期比较长,这是市场因素造成的,比如意大利政府的政策使产品销量在季度末大幅提升,收款日期也相应顺延。其实我们的账面现金一直都保证在7亿美元左右,这是由于短贷比较多,否则账上留3亿至4亿美元就够了。
至于债务水平,我觉得确实有些偏高,这主要是由于前期的投资和扩张。我们正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把短贷转为长贷、削减公司的运营费用、控制应收账款周期等等,这样就可以腾出一些资金,缓解压力。
现在我们的库存大约是5亿多美元,应收账款8亿多美元,还有一些投资收益和现金,一共20多亿美元,这是实际的现金流。三季报即将发布,到时大家会发现情况会好很多。
《财经》:财务压力大的时候会不会去寻求政府的帮助,比如无锡市?
施正荣:尚德这么多年都没有找过无锡市政府,十年了!现在我们还没有这个必要。我们在国外投了一个太阳能基金GSF,总资产还有十几个亿。
《财经》:尚德的市场主要在欧洲,欧洲市场现在很不景气,会否对亚太市场寄予更大期望?
施正荣:任何一个公司都必须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之前欧洲市场很好的时候,尚德就已开始布局亚太、中东和非洲市场。现在不能说我们要把重心转移到亚太市场,在欧洲我们还要继续发展,市场份额继续要做到最大。欧洲市场和新兴市场都重要,不能顾此失彼。
《财经》:有人说尚德目前的困难是因为扩张太快所致,在亚太市场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施正荣:尚德所有的战略,首先是品牌战略。无论是在哪个市场,尚德能得到认可,都是因为品牌吸引力,尚德在市场拓展方面是全行业做得最成功的。但在亚太市场,客户的特点与欧洲有所不同,我们将采取不同的策略,提供更加具体的能源解决方案,我们会量身打造一些特色做法。
太阳能产业在过去几年确实投资过热,谁都要进光伏产业,政府也推波助澜,我每年都提醒,没有市场怎么会有工厂?现在这种危机对尚德来说可能正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尽快进行产业整合,对光伏产业今后的发展有好处。
《财经》:品牌建设之外,相比同行,尚德产品有技术优势吗?
施正荣:我们的产品在不同的时期,价格都要比同行高,过去是高10%到15%的价格,现在这个价格大概是高5%到10%,为什么?就是因为产品的附加值更高。
打个比方,接线盒,有些公司就是把金属棒插进去,缠上电圈,盖上盖子就完了,这能禁得起日晒雨淋吗?而我们的产品都焊接得很好,然后用灌胶全部封住了,你把它扔在水里也没事。我们去年在泰国做了100兆瓦的大型电站,今年被洪水淹了,但是水退之后,照样发电。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尚德有专门的材料实验室去研发这些技术。
《财经》:这似乎不算突破性技术?
施正荣:新的技术突破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构想突破了,实验室突破了,大规模生产突破了,还要在成本控制和良品率上去突破。尚德已经拥有包括冥王星技术在内的一系列核心技术。冥王星技术是一种转化率更高的晶硅技术,今年已经销售了200兆瓦,明年全部量产后,产量将达450兆瓦。
《财经》:尚德的业务集中在产业链中游,有一种说法是在光伏行业这次低谷期,中游企业可能被有实力的上下游企业整合,比如五大发电集团。
施正荣:制造业是很辛苦的!五大发电集团是能源公司,不是制造业公司,它也没有这个制造能力。你可以看看国电、华电,它们不是已经投资了多晶硅吗?
你看他们建设一个厂花了多少时间和成本?他们在技术含量上还差得很远,资金实力也不是最强的。当然主要还是业务范畴不一样,经营管理的方式也不一样,我不认为五大集团会成为光伏行业的整合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106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