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段继红

  摘要:文章从我国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参照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部分省、市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对其内在协调性进行分析、判断,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我“十二五”时期该产业的健康平稳较快的发展。
  关键词: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战略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0-056-02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虽有发展,但产业化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潜在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把握全球文化产业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现实意义。在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深化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迈向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举措,而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产业已被列为国家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其发展的核心动力创意文化产业,目前已成为理论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一、创意文化产业的内涵
  发展创意文化产业、打造“创意城市”的理念和实践,随着全球化过程,特别是知识和观念的跨国转移,已经迅速从欧美等先行国家,扩散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城市地区,同时,也成为我国21世纪以来最强大的呼声之一。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这个概念本来源于(工业/制造业)产业集群和一般性商业集群。但创意集群被独特地表述为包括了非营利性企业、文化机构、艺术集合点、独立艺术家、临近科学园和媒体中心。它既是工作也是生活的地方,既生产也消费着文化产品,为工作和娱乐而日夜经营,并依赖多样性和变化,通常在繁华的闹区里发展,是一个有着本土特色同时又与世界相联系的多元文化城市地区。
  在理论上,文化产业是指将全部人类文化作为一种基本资源,通过对其进行收集、梳理,创作或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从中获得商业利润的经济行业,同时也满足人们精神情感、兴趣爱好等方面的需求。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宽泛性、兼容性,其领域正在不断拓展延伸,目前已有全面渗透、覆盖的格局,即其创意元素不仅作用于文化产业,还渗透到传统工业、农业、服务业等更为广泛的领域,还将催生出更多全新的产业。创意活动及其文化产业较为发达的英国的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把其表述为:“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赋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创意文化产业的生产过程包括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的总和,同时涉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开发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则是指:在地理区域上政府或民间组织把涉及文化创意的创新、孵化、投资管理、生产性服务和产权交易等活动给予高度集约化搭建而成的客观载体,简言之就是创意文化产业集聚的载体。在此平台上,有进行文化创意设计、生产的企业,有提供高科技技术支持的企业,还会有国际化的文化经营、策划推广和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或经纪公司等,因其规模性、集约性、高效性及时尚性而成为最有时代特征的经济活动形式。
  创意文化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是创意素材和物质资料的结合,同时又跨产业、跨学科,其投资、组织、经营形式多样化,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高知识性特征。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文化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学科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的特征。如电影、电视等产品的创作是通过与光电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媒等相结合而完成的。二是高附加值特征。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文化创意产品价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三是强融合性特征。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为发展新兴产业及其关联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文化创意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全面提升公民的基本文化素质。
  实践证明,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但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人的灵感和想象力,借助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提升。
  纵观世界经济社会演进的态势.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进步的同时。也严重消耗、透支着物质资源、地理及人文环境等的承载能力。创意产业扭转了经济投入的惯性思维和运行模式。将知识、智力等非物质因素作为核心生产要素,满足了人类对物质、文化产品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如今,该产业既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将成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动力。同时也因其具有低耗能、零排放、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使之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提高竞争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可以说,文化创意产业是目前全球最具系统关联性和创新性的产业。据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公布的《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显示,我国文化产业在全球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不及4%。
  据此分析,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美国占43%的份额;欧盟占34%;人口最多的亚太地区仅占19%。这19%中,日本又占10%,澳大利亚占5%,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太地区国家仅占4%。从GDP比重分布结构来看,我国文化产业所占GDP中的比例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虽然北京、上海两市及广东、湖南、云南等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但大部分省份和地区都低于5%,远不足以形成支柱产业。
  目前,我国三大产业部类发展不平衡性首先表现在第三产业的欠发达,导致这一后果的首要原因是文化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存在规模化程度低、文化输出能力弱、文化贸易逆差较大等问题。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相比不相称,总体上还处在粗放发展、数量扩张、层次较低、产业链较短等的阶段。具体表现为:一是在发展思路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高,发展理念滞后等问题。有的地方偏重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率和附加值相对较低的加工制造业,而不重视附加值高、创意优先,但发展相对难度高、风险大、元素多的文化创意产业;有的地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存在有形式无内容的“空壳”现象。比如有的城市初步建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仅有名号,没有实质性的企业和产品,最终变成集贸市场式的商区或者工业园区。二是创意文化产业融资难。近些年来,资本不足是制约该产业发展的主要症结之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赖政府投入,投融资渠道单一,不少项目遇到资金瓶颈,找

不到投资商,难以实现市场化。三是创意文化产业的人才不足或人才使用机制缺失。现在的创意文化市场主体还存在偏小、偏弱、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导致以人才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运行机制远远没有形成.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潜力还没发挥出来。四是创意产业发展程度的地区差异较大,全国发达省份与欠发达省份之间资源协调性和共享性差。五是缺少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政策,比如财税政策较少,支持力度较小等问题。
  三、促进我国创意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对策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提。是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战略部署。各地区应把国务院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作为纲领性文件精神,发挥其对文化产业改革、发展的指导作用,切实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布局、行业业态、推进机制、政策体系、人才环境以及社会氛围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
  1 注重规划引导,明确方向。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有两种基础,既要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传统积淀,又要有新兴产业的较快发展,成为创意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朱荣林教授指出。“(要)正确把握自身的优势资源。无数历史事实证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主要并非取决于资源禀赋的程度,而取决于资源配置的效率。”为此,各地方政府部门应通过制定并执行各种规范性文件.在管理中要遵循文化创意产业的运作机制、运行规律,即文化创意产业既具有的教育功能、审美价值等特点,又要具有经济价值、娱乐价值等要索。要引导创意文化产业着力发展区域性的重点项目,根据其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资源禀赋,各有倚重,走个性化发展道路而不是盲目重复,走集约式发展而不是粗放式发展。要着眼长久,加强创意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注重文化创意产业产学研协调发展、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产业链整合和延伸等,努力培育一批具有民族特色、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性的知名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其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知名效应。
  2 注重政策引导,财税激励。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的前提下.要制定一些鼓励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比如财政扶持,金融优贷。且前,国家《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将从金融层面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推力.在具体操作层面要更加方便快捷。但财税方面的政策优惠仅局限于软件、动漫等个别行业和产品,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还有些薄弱、欠缺。
  3 理顺行业管理体制,建立市场服务机制。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把市场和政府的职责范围细分、明确,属于市场的交还给市场,促进资源整合和市场主体培育。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培育文化市场新主体,鼓励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联合和兼并重组,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竞争力强和品牌骨干文化企业。在投资体制方面,要形成多元化的产业投资机制,要降低民营资本的进入门槛.要鼓励并吸引外资进入。同时,要健全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服务机制,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激发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的活力,进一步培育和扶持文化创意产品的策划、市场推介、经纪、代理、科研、咨询、投融资担保、知识产权交易等市场中介服务机制,保障和引导其发挥积极作用。
  4 培养、吸引创意人才,形成层出不穷的创意人才群体。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创意文化产业是高智力的高地,因此对于该行业的人才培养就显得越发重要。培养创意人才,要在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中占有一席之地,要在学校素质教育阶段就应有一定的知识介绍和基础技能的培养。在中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中,要有相关的专业设置和实验室(基地)的建设,在高等教育层面要有细分专业的设置和实训课程设计,同时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注重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营销人才的培养。特别要加大高校艺术类设计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大学生创业,使文化创意能够及时转化为产品,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模式。各区域、省际间可以举办各种大型文化创意设计展览,打造设计师相互交流、研究的平台,激发和增加原创的激情和动力。此外.要通过人才引进等方式,招聘、吸引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创意人才及既懂文化规律又懂文化经营的管理人才等。
  这些突破行业和地域限制、通过联网策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及打造创意文化的做法。正在西方国家蓬勃开展。人们日益认识到行业、区域合作的背后,蕴涵着更广泛的国际关系。这对于思考我国各省市如何在全球关联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极具启发意义。因此,如何通过空问尺度的跳跃。加入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创意网络,也是我国目前发展文化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进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①约翰・霍金斯:英国经济学家,国际创意产业莽著名专家,论著有《创意经济》fnle Creative Economy)等
  ②《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发布
  ③朱荣林.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上海发展研究所所长,论著有《经济发展论稿》等
  (作者简介:段继红.文学博士,教授。从事古代文学教学及研究工作。工作单位: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400)
  (责编:若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10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