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临空经济形成机理的经济学阐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练振中 薛泽海 卢红兵 吴立斌

  摘 要:临空经济作为新型的经济形态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诞生,逐渐演化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为了在实践中发展临空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文章从经济学视角研究临空经济的形成机理。首先在产业层面,分析基于时间的竞争和柔性化生产促进临空产业在机场及其周边聚集、进而导致临空经济形成的机理。然后从区域层面,探析资源禀赋和外部规模经济诱导机场及其周边产业集聚、形成临空经济的机制。
  关键词:临空经济 产业区域 形成机理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016-02
  
  一、引言
  20世纪末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新技术的应用,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为了充分利用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出现了生产国际分工与协作,国际贸易范围在全球不断扩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从而形成生产全球化、市场全球化和生产要素全球化。全球化促使各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不断进行产业升级,把原有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而使产业国际转移成为一种常态。在经济全球化、产业国际转移的背景下,人流和物流的空间位移模式也悄然发生改变,由公路、铁路和航海运输转变为航空运输。为了便于利用航空运输,部分产业将其区位选择于机场,如今,机场除了作为输送客货的功能外,还衍生出吸引生产要素和相关产业在其周围集聚的功能。机场已经成为全球生产和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不断吸引航空物流业、航空服务业、航空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向其周围聚集,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临空经济已经诞生,相应的临空经济区正逐渐演化为区域经济增长极。
  为了通过临空经济统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有必要研究临空经济的形成规律,以指导中国临空经济实践。临空经济主要由临空指向性产业组成,高新技术、现代制造、现代服务、现代园艺农业和高档服装等产业具有独特特点,影响临空经济形成。同时,临空经济必须落实到机场及其周边地区这一具体空间区域,因此,机场周边空间特点也是影响临空经济形成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阐释产业层面和空间层面的临空经济形成机理。
  二、产业层面临空经济形成机理分析
  从产业层面来说,有两个方面因素影响临空经济形成。首先是基于时间竞争的市场竞争方式诞生,改变了具有时间约束产业的市场竞争模式,导致企业区位偏好发生改变。其次是柔性专业化生产方式的应用,要求相关产业重新选择其区位。
  1.基于时间竞争。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商业界线将有效取代国家之间的界线。先进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为以全球采购、生产和配送为特征的供应链模式采用提供了可能性,为了获取原材料、成本较低的劳动力以及产品市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有关产业将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元配件生产、产品组装、产品配送、销售等环节分散到不同区域。在这种产业链分工背景下,企业之间协作配合变得尤为重要,一个企业成功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行为,还取决于上下游关联企业行为。
  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劳动力、知识和信息在大范围内迅速流动,技术突破和新产品开发方法不再限于本地,很容易传播到其他地区。虽然,目前知识产权和新产品开发方法保护受到极大重视,世界贸易组织和有关国际商业组织都加强了对其保护,然而,剽窃、盗版和模仿在当今社会是一件很普通事情,致使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很快会失去新颖性。因此,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出来以后,必须以最快速度进入消费市场,企业才能获得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带来的超额利润,否则,产品将很快过时。
  经济快速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特别是我国,经过30年改革开放,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水平步入小康,在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以及上海、北京,已经具备后工业化特征,人们生活水平显著超过小康。生活水平提高,提升了人们购买力,形成多样化、高等级需求,并且,消费者偏好变化加快,一件产品可能热卖一个月,然后连续好几个月无人问津。在这种消费环境下,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必须对消费者需求作出敏捷反应,以最快速度将产品投放市场。
  可见,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进步,具有时间约束的产品应运而生,导致时间成为一种重要资源,企业只有重视时间价值,并在时间上获得优势,才能取得市场竞争胜利,基于时间竞争是企业获得成功的秘诀。
  一些发达地区建立了枢纽机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使航空客货运量加大,增加的航空运输需求迫使机场规模扩大,航线网络逐渐向全球扩展。航空运输具有安全、快速和便捷特点,枢纽机场航线网络分布广,通过航空运输客货可以快速、方便地抵达目的地。机场发展和航空运输特点为基于时间竞争提供了解决方案,此外,高科技、高档服装、生物工程和观光园艺产业的产品具有体积小、价值高、单位产品承担运费能力强特点,特别适合航空运输,这两者结合促使此种类型企业改变了区位偏好,由传统运费指向、市场指向和供给指向转变为时间价值指向,纷纷将其区位选择在机场周边,以便利用航空运输实现用最快速度将原材料和零配件运送到下游环节以及将产品送达目标市场。
  2.柔性生产方式。经济全球化使企业可以获得更多市场机会,同时也带来大量新竞争者,导致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使企业在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面临越来越大压力,同时,消费者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特征。因此,企业要在市场上立足,必须具备对市场作出敏捷灵活反应的能力,显然大规模生产方式不符合这种要求。而柔性生产方式适合多品种、小批量、交货期严格的产品生产,其生产特点正好适应这种要求,使其成为企业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良方妙药。在制造业领域,柔性生产方式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准时生产策略(Just In Time),二是全球或跨区域采购策略。准时生产是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先创造出来的,为了应对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灵活敏捷地对市场作出反应是企业在市场立足的必要条件,所以该公司采用了准时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实质就是应用适当措施,保持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配送销售同步,实现以适当数量的原材料、在适当时间、于适当地点,生产出适当数量和适当质量的产品,这种生产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原材料、零配件和产成品库存,降低成本,压缩采购、生产和配送整个周期的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元配件全球或跨区域采购是一种降低成本、获取生产所需资源的策略。如今全球或区域采购趋向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高科技产品领域,已经很难找到集成产品的部件和元配件全部都来自国内或某一地区。全球或跨区域采购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各地要素禀赋和生产条件,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各个区域相互协作,实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率。
  准时生产和全球或区域采购是企业在现代高科技和高档服装产业领域取得市场竞争胜利的有力法宝。一个成功企业会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高速交通工具进行全球或跨区域采购,以减少库存,同时,对全世界顾客独特需求作出敏捷和灵活响应。成功企业会在全球寻找合作伙伴,与准时生产供应商和先进的下游物流供应商进行协作。在分析供应商和顾客信息基础上,制造商采取以生产灵活性为特点的大规模定制形式,生产出有差别产品,以迎合顾客独特需求。此外,制造商还必须在产品配送环节也具备快速性和灵活性,也即在集成产品离开工厂直到到达顾客家门口整个过程中都具备快速和灵活特点。通过这种快速和灵活的运营方式,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

  在实施准时生产和全球或区域采购策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尽可能压缩采购、生产和配送周期的时间,这是保证企业取得成功关键所在。在压缩采购、生产和配送周期时间的压力下,一种新型供应链管理模式出现了,这种供应链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航空货运和航空快递。因此,制造企业将其区位选择在机场附近,以便利用航空运输其元配件和产品,使其国内与国际供应链得到优化,强化其对市场变化的响应能力。
  三、空间层面临空经济形成机理分析
  临空经济的产业必然要落实于一定空间范围之内,这个空间范围就是机场周边,机场周边资源禀赋状况直接影响到产业集聚,而一定程度产业集聚后形成的规模经济可以吸引产业进一步向机场周边集聚。因此,从空间层面分析临空经济形成机理,需要从资源禀赋和外部规模经济两个方面进行。
  1.资源禀赋。要素禀赋是临空经济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要素影响程度不同。机场及其所依托城市的资源禀赋形成机场区域比较优势,吸引产业向机场周边靠拢。影响临空经济形成的资源禀赋主要有机场及其设施资源、航线网络资源、资本、劳动力和技术。
  首先,机场及其设施资源和航线网络资源是产业在机场周边集聚必要条件。机场是提供飞机起飞和降落的硬件设施资源,一个地区没有机场,也就不可能存在航空运输,临空经济也无从谈起。航线网络是一个机场与其他机场通航形成的航线群,是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进行航空联系必备基础,如果只有机场,没有健全航线网络,就不能实现便利地到达各处的通达性,临空经济也不会产生。临空经济是利用航空作为运输手段实现货物和人员在区际之间流动的新型经济形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基于时间竞争和柔性生产方式只有通过航空运输才能实现,在一个没有机场或者有机场但是航线网络不健全的地区,基于时间竞争和柔性生产方式将成为空中楼阁,临空产业集聚更是不可能形成,临空经济也成了人们美好梦想。临空经济形成需要一个过程,首先,机场所依托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本区域经济增长极,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要求与外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导致机场建立,随着客货数量增长,机场规模也逐渐变大,航线网络渐渐完善,在全球化影响下,为了通过航空运输实现与外界经济交往,基于时间竞争和柔性生产方式要求生产具有时间约束产品的企业在机场周边布局,导致临空经济形成。此外,航空制造业需要利用机场的飞机跑道进行新制造飞机试飞,所以该产业会在机场周边布局,航空制造业需要配套企业为其提供生产服务,故航空制造服务业也会在机场周边集聚,从而促进临空经济形成。由此可知,机场及其设施资源和航线网络资源是临空经济形成前提。
  其次,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禀赋促进临空经济形成。临空指向性产业一般以高新技术、生物工程、现代园艺农业和高档服装等产业为主,这些产业发展要求机场区域具备较高技术水平、较充裕资本和丰富劳动力,特别是较丰裕人力资本。与一般劳动力理论相比较,人力资本理论更强调高素质劳动力与资本结合导致劳动力质量提高,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次认为,劳动力实质上是一种生产要素,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如劳动者学习、接受培训,使劳动力与一定量资本相结合,能够生产出一种高素质劳动力,形成一种新生产要素,即人力资本。人力资本较丰裕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容易进行,高端产业发展进行顺利。根据国际经验,临空经济形成要求机场所在区域比较发达,机场所依托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是本地区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在这样的环境下,机场所在区域拥有较多资本,产业技术水平较高,人力资本丰富,可以为高新技术、生物工程、现代园艺农业和高档服装产业在机场周边发展提供支撑,从而促进临空经济形成。
  2.外部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量增加平均成本下降所导致的收益递增,在长期成本曲线上表现为随着产量增加曲线向下倾斜,也即,随着产能扩大,单位产品的成本呈下降趋势。规模经济可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在同一个区域,集聚了生产同样类型产品的若干工厂或者产业链不同环节的若干工厂,这些工厂在一块生产形成区域生产规模扩张,从而带来效益提高。
  产业在机场周边经过一定规模集聚后,初步形成了临空经济区,临空指向性产业主要是一些高端性产业,在全球化条件下,高端产业为了利用各地比较优势和获得所需要素禀赋,通常采用产业链分工形式,将产业链不同环节分散到不同临空经济区,从而临空经济区内存在从事产业链不同环节企业的集聚,这种同类型环节企业集聚使该产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形成了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形成以后,使临空经济区对该类产业吸引力变大,促使企业进一步向临空经济区集聚,从而促使临空经济完全形成。
  四、结论
  1.基于时间的竞争和柔性化生产方式是临空经济形成的产业方面原因。在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催生了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很容易扩散,致使高科技产品生命周期变得尤为短暂,此外,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收入水平,导致消费需求变化加快,这两个方面要求企业压缩产业链循环时间,以实现产品以最快速度到达目标市场,从而促使企业在机场附近布局。在柔性生产方式条件下,全球或区域采购和准时生产模式要求压缩采购、生产和配送周期的时间,迫使企业将其区位选择在机场附近。企业在机场附近聚集,形成临空产业集聚,最终临空经济形态得以成形。
  2.资源禀赋和外部规模经济是临空经济形成的空间方面原因。机场及其设施资源、航线网络资源、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等资源禀赋为临空经济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此外,外部规模经济吸引同类企业进一步向临空经济区聚集,促使临空经济完全形成。
  
  参考文献:
  1.柴春锋,杜战其,王素兰.JIT生产方式中生产柔性化问题研究[M].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6(1)
  2.西奥多.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3.John D Kasarda.Time-Based competition & Industrial Location in the Fast Century [J].Real Estate Issues,1999
  4.John D Kasarda. From Airport City to Aerotropolis. Airport World, V6 Issue 4,2001
  5.《临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临空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6.孙艳峰,黄子惺.空港经济的产生机理与空间分布模式[J].学术争鸣,2009(4)
  7.曹允春,席艳荣,李微微.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临空经济形成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2)
  (作者单位:练振中,卢红兵,吴立斌,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北京 100091;薛泽海,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北京 100045)
  (责编:贾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29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