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外改善农民收入财政经验的几点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卉君 徐敏丽

  摘要:文章借鉴外国经验,提出了通过公共产品的收入作用机制:包括法律保障机制、特色化产业的规模效益机制、农业保险的风险规避机制、补贴引导机制、农村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机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能力提升机制、农业科技的产品质量提升机制以及金融支持机制来改善农民收入。通过分析国外改善农民收入的经验,为我国农村公共财政运作机制的实施提供指导建议。
  关键词:农民收入农村教育农业保险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058-02
  
  一、法律保障机制
  
  提高农民收入,应该使公共产品供给走法制化的轨道。从国家修订与农民收入有关的法律看,2004年修订了土地管理法,同年修正了种子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利益。2006年1月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废止了农业税条例,减轻了农民负担,向实行城乡统一的税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06年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对现行动物防疫法加以修订,保护了养殖农民的切身利益。2007年,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城乡规划法在2008年1月1日实施,预示着城乡规划步入一体化新时代。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包括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积极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等一系列措施。这些从法律的角度改善了农民的福利。
  
  二、提高农村教育,加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机制
  
  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是重点。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能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与技术推广。素质的提高能增强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从而影响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农民收入。人力资本是决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转移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本越高,农民从事非农经营的机会就越多,其从事非农的报酬也越高。
  农民素质培训目标应当是让农村劳动力具有现代特质。首先,农民应掌握基本的地理、历史、国情和法律知识,应具有生活常识和谋生的技术。其次,农民应持开放、乐观、向上、可塑的心态。第三,农民应具有集体主义价值观,诚实守信。第四,要求农民要打造自己全面的、超前的、理性的思维方式。
  当前促进多渠道农业转移就业,政府需要做很多的工作,特别是在农民的职业教育方面。根据国内一些地区的做法,农民在本地区进行中等职业教育。学习农业生产技术的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农民不花钱或尽量少花钱,最多不应该超过100元。对于凡是进行劳动技能培训的地方,包括技校、卫校、农校等等,农民在这些地方进行培训也由政府买单。政府以此来支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培训掌握企业发展“三产”所需的技能,最终实现真正的转变。(孙昌华,2008)
  国外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过程中,都十分重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这为我们做好劳动力培训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一般农民培训经费来源有:通过政府提供或农业发展协会征收税或未建筑面积税。而我国除了来源于政府外,用税收保证农民培训却是一片空白。在国外,通过国家与私人一同办农业教育,充分调动了各种力量的办学积极性。由于经费很充足,农业工人、技术员到工程师和科研人员的培养都由相应的教育机构承担。在美国农村有各种社会团体,如“美国农民联合会”(1902年)、“美国农场联盟”(1919年)、“全美农民组织”(1955年)等社会团体,把举办农村青年和成人的继续教育事业看作是他们的工作重点之一,并开展多种教育活动。其中“4H俱乐部”(4H指head、hand、head、health)旨在培养农民动脑、动手、心胸宽广、身体健康,它是闻名世界的教育活动,帮助社区确立和发展潜在的能力。促使社区能够自立行事。
  三、特色化产业的规模效益机制
  在农业内部发掘农民收入的增长点,应该借鉴日本造村运动的做法,发展一村一品。这项运动要求一个地方(县、乡、村)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发展一种或几种有特色的、在一定的销售半径内名列前茅的拳头产品,也包括特色旅游项目及文化资产项目,如文化设施或地方庆典活动等。日本支持当地的“特色”经济发展的政策,是当地政府着重扶持主导农产品和支柱农产品,实现就地增收。现代经济学家一般认为特色农业包括水体农业、绿洲农业、早地农业、旅游农业、都市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等。特色农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它是作为减轻国际、国内市场压力。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还应该借鉴韩国发展农村工业的做法逐步实现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在200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已有体现;第二阶段以增加收入为主,政府推出增加农、渔民收入计划,支持农村调整农业结构,推广良种和先进技术;第三阶段主要是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工业。
  
  四、补贴引导机制
  
  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政策和科技都离不开投入,投入实际上就是一种补贴,种粮补贴是一种直接补贴,政府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科技等方面的投入,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也是一种间接的农业补贴。
  据调查,不少农民都不愿务农,政府应制定一些吸引农民务农的措施,对农民补贴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做法。美、加、法、荷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很强,如果把这些补贴计人成本,很少有哪个发达国家的农业是真正盈利的。据有关资料,美国农民每人每年大约可得到4万美元的政府财政补贴,日本的补贴更高,农民每养一头奶牛,每年可得到大约9000美元的补贴。在意大利或者欧盟,几乎所有官员和农民都认为,如果欧盟取消农业补贴,农业前景将不堪设想。2005年4月起,英国政府首次对农民保护环境性经营实行补贴。农场主在其经营的土地上进行良好的环境管理经营,每公顷土地每年可得到最多达30英镑的补贴,而进行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的绿色耕作则将得到60英镑的补贴。
  提高对农民的补贴所带来的效果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也必须正视国家对农民补贴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例如,增加种粮补贴后,农民更加不愿意把农田流转出去,规模经营更难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到头来政府又得增加补贴,形成越补越高的恶性循环。我们必须参考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开辟农民增收的“第三条道路”,帮助农民在其他经营方面形成新的收入来源,这样既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又可防止过分依赖补贴。近年来,油、电、煤、水等基础产品以及化肥、饲料等农资产品价格出现了大幅度上涨,由此带来农业生产成本的大幅度提高,生猪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就在所难免了。农产品价格涨得太快又会给消费者尤其是城市低收入群体带来沉重的负担,增加补贴是一种对付成本上涨的有效方法,或者补贴农民,或者补贴低收入群体。
  总之,通过补贴,增加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使农民收入保持在合理水平之上,并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相协调,可能是现实政策最重要目标之一。
  
  五、农业保险的风险规避机制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燕,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推进也就意味着高投人、高风险的来临,使得农民们更期待一把保险伞。农业保险是一项点多面广、投保额小而分散的保险业务。存在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等问题。所以它不同于普通的商业保险,按纯市场化原则厘定费率,农民根本保不起。作为一种现代金融理念,农业保险对农民而言还是个新事物,而且,由于天灾具有不可预期性,许多农民抱着侥幸的心理,不愿购买保险。考虑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农业保险更多的是公益性、政策性保险,应将推广农业保险作为国家扶持农业的基本政策,将政府提供的直接补贴,用于农业的保险。从各国经验来看,农业保险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农民增收需要农业保险切实担负起保驾护航的重任。
  
  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市场能力提升机制
  
  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安排,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设立我们参照以下的做法。
  1.美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企业化运作。美国农业生产主要由许多规模较大的私营农场主独立进行,它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完全按照企业化方式运行,相关人员均属雇佣关系。该经合组织中成员进入的首付额度很高,成员资格封闭,主要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加工业,从而提高社员的收入。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可分为供销合作社、信贷合作社和服务合作社3类。其中供销合作社主要负责农用物资的供应以及农产品销售;信贷合作社主要负责融资及贷款问题;服务合作社则为农场主提供医疗、保险等服务。
  2.日本农业协同组合简称日本“农协”,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日本农协的规模庞大,几乎遍布日本城乡,而且业务范围十分广泛,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购置、农业技术的指导与推广、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直到信贷、保险、医疗,几乎涉及从农业生产到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农协代表农民利益,并能在政策制定上对政府产生一定影响。有超过97%的日本农民参加了日本农协,超过90%的农产品销售和80%的生产资料购买都是通过农协完成的。
  3.其他形式。法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法国公众性的服务机构,得到了法国政府的积极支持。印度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具有典型的民办官助性质,从结构上看是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体系,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七、推动农业科技的质量提升机制
  
  发展农业的关键措施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而支持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西方国家对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都非常重视。在美国,虽然相当的应用性研究源于私人机构,但基础性、理论性和长期性的农业科技研究是由政府出资的。欧盟认为,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具有累积和长期持续发挥作用的特点。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教育与培训等,是农业现代化最重要的支持。法国政府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相继建立健全了农业所需各种科研机构,搭建了系统的农业科研体系,从生物、化学、水利、机械等各个方面提供农业科研成果,普及农业科技。法国农业教育除普遍性提高农业文化水平外,特别重视实施系统化和规范化农业的职业教育。目前,法国农业不仅在原欧盟15国内占据23%的份额。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而且占据了世界第二大农业强国的地位。
  
  八、金融支持机制
  
  目前。我们国家的农业与二战结束后的德国农业一样,资本积累严重不足,农用生产资料的购买以及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从事小规模生产的农户自身积累不足,很难通过正常渠道获得急需的信贷支持。高额的利息负担又使得农户对高利贷望而生畏。为解决农户的资金困难,德国政府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信贷合作,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信用合作体系。整个体系除了协调整个德国合作金融组织、德意志中央合作银行以及3家地区合作银行以外,发挥主要作用的是由大量乡村银行构成的基层地方合作银行。据调查,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个人发展最缺乏的是资金,而且多数是生产性资金,资金借贷来源主要是亲戚。我国应该向德国政府学习,通过合作金融向农户提供优惠信用贷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农民在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31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