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IT软件和服务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 颖

  摘 要:IT软件和服务产业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和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性先导产业,中国IT软件和服务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与行业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总体发展仍处初级阶段。文章按照SWOT分析模式,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对产业发展环境进行剖析,指出我国应努力挖掘庞大的内需市场,提高服务外包的综合竞争力。
  关键字:软件IT服务业 ITO BPO SWOT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038-03
  
  一、我国IT软件和服务业发展现状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人,信息化的不断普及使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和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IT软件和服务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技术水平、骨干企业和产业环境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软件和服务业规模逐渐扩大,“十五”期间,软件和服务业规模从24亿美元增长到123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31%。至“十一五”末期总体规模有望达到277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2%。但从整体上看,我国IT软件和服务业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产业整体规模偏低,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2006年IT产业总产值超过1500亿美元,其中90%为计算机制造业,软件和服务业总收入123亿美元,占GDP比重仅为0.5%,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仅为10%,在全球软件产业中的份额仅为6%,与我国电子大国的地位不相符。
  1.IT软件和服务业国内需求状况。和印度的出口导向型不同,中国IT软件和服务业属于内需求拉动型,国内需求占软件服务业总需求的80%左右,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较低。“十五”期间内需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9.5%。200B年,国内软件业务收入36亿美元同比增长16%,服务外包收入近7亿美元。软件行业总体增长超过21%,高于行业19.5%的平均水平。“十一五”期间软件行业还将进一步发展,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在18.3%左右,至2010年末软件和服务业国内需求将超过200亿美元。
  跨国公司是目前国内IT软件和外包服务最重要的力量。作为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和服务外包模式的主体,它们既是最大的潜在服务外包市场又是颇有实力的外包服务提供商。目前国内技术水平高、合同金额大、合作期限长、合作关系稳定的中高端外包业务,基本发生在外资企业,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之间。中小型企业涉人不足,未来发展的空间很大。
  IT软件产业规模持续增大,软件产品的国内需求结构基本保持稳定。应用软件是主体,销售份额达到国内软件销售的一半以上。其次是基础软件,销售接近软件销售的1/3。应用开发和部署软件的销售基本稳定在18%的比例。中占比达到41%,咨询和系统集成服务(consuhing and SystemIntegration,C&SI)占比37%,而信息技术外包(Information TechnologyOutsoureing,ITO)占比还不到13%。“十一五”期间,ITO复合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32%,业务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BPO)的年增长率也在20%左右。
  2.IT软件和服务业出口状况。IT软件和服务业出口主要包括:ITO(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信息技术外包和BPO(BusinessProcess Outsourcing)―一业务流程外包。ITO主要包括编程、测试等软件开发工作,关注企业rr基础建设如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和支持等。而BPO则是指企业将自己辅助甚至关键的业务系统委托给专业服务公司,由专业服务公司按照双方协定的要求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关注的是企业内部运作或客户的后端活动。BPO对外包企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要求更高,产生的利润也更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世界经济重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贸易环境的不断开放,使服务业全球化趋势愈益明显。从图5、6可以看出来,我国软件外包服务以每年41%的比例快速增长,到2010年总收入将超过70亿美元。
  由于国际经济的萧条,以及IT人才的缺乏,使得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开始进行软件产业结构战略调整。降低开发成本,加快产品上市周期,成为企业重要的追求目标。因此,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公司把软件产品或服务的某些环节外包出去。美国和日本是中国内地最重要的外包出口市场,其次是我国香港地区与欧洲。因历史文化地缘等原因,日本业务主要流向中国,但高端大额业务倾向于留在日本国内,发往中国的外包项目只占其总发包的2%。从发展趋势看,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企业在欧美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加强,承接欧美外包业务正在从间接模式向直接模式转变。
  
  
  二、IT软件和服务业SWOT分析
  
  1.IT软件和服务业发展优势分析。
  (1)良好的国内政策环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要“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和新型元器件等核心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以“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信息服务的新模式、新业态”作为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并提出“软件和信息服务收入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比重从12%提高到15%”。“核高基”重大专项的实施,国家和地方政府将持续15年每年投人40亿元重点扶持大型骨干软件企业发展,成为拉动国产基础软件强力引擎。国内创业板2009年开市,为软件企业提供新平台。作为知识密集、智力密集、资金密集的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软件产业受到国内外投资资本的青睐,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潜在市场。
  
  (2)来自垂直行业的巨大需求。一是金融、电信行业的需求将继续增长。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促使银行业继续扩张性战略;电信行业投资将继续增长,3G系统建设和新业务开发也将带来巨大的软件服务需求。二是交通控制、电力控制、医疗等领域的信息化需求将大幅提高,受国家4万亿的基础建设投资的带动,一些新投资项目的IT应用从2009年下半年已经开始启动,2010年随着项目建设进入中后期,信息化需求将进一步释放。三是电子商务、互联网增值服务、数据服务等新兴业态快速成长。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新模式下软件服务增长空间巨大。
  (3)高素质、低成本的人才储备。2009年普通高等院校中设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院校已近千所,计算机软件及相关专业在校学生大约在200万人左右,计算机软件及相关专业毕业生总数约40万人,硕士、博士毕业生约2,5万人,占全部软件相关的一些专业毕业生人数的6%左右。我国IT行业从业人员工资水平虽然高于国内平均工资水平,但拥有类似技能的从业人员工资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低,仅为美国的约1/9。
  
  2.1T软件和服务业发展劣势分析。

  (1)适合的专业型人才缺失。尽管我国IT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庞大,但人才结构不合理,呈“橄榄型”:严重缺乏软件高端人才,软件低端人才也较为短缺。据麦肯锡环球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中国工程师总量将近159万人,国际上公认的直接可以引进就用的15.9万人,比率10/1。印度工程师总量将近52.8万,国际上公认的直接可以引进就用的13.2万人,比率4/1。情况比我国好的多。
  
  (2)交流技能不足。尽管中国的技术人员可能有较强的项目开发技能,但交流技能不足会严重影响其理解客户要求的能力,交流技能不足和文化意识缺乏甚至可能会使这些供应商难以进入合同竞标名单。虽然中国新生代英语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从表2中可以看出,中国服务外包人才在交流和技能效度两方面的分数都较低,落后于爱尔兰、印度等重要外包供应国。
  
  
  (3)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备。我国现有的很多政策,如关于跨国并购的管制政策、项目外包的税收政策等,与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并不配套。《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软件产业的支持细则仍需加快落实,国家“核高基”等重大项目的资金落实和项目推进速度相对较慢,影响了企业的资金投入和创新步伐。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极大地阻碍了我国服务外包承接业务的开展。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也直接影响软件外包服务出口。
  (4)服务质量与资格认证方而差距显著。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软件企业尚未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过程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难以提高软件的质量,并控制工期和成本,导致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要求,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在通过CMM认证企业数量上中国和印度企业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印度的大多数软件公司通过了IS09000国际质量认证与CMM质量体系认证,全球每4家拿到SEICMM5级认证的企业有3家是印度企业。最近一两年中国软件与服务外包企业也开始重视质量认证,但仍有较大差距。
  3.IT软件和服务业发展机会分析。
  (1)跨国公司投资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速度加快。为了服务于在中国的制造业投资项目,并获取更多的新兴市场机遇,许多跨国公司近年来开始在中国设立服务中心、研发中心,延展了产业链条。众多跨国公司好中国明显的低成本优势,在中国设立区域性或全球性的服务执行中心。短短数年,IBM已在上海、大连、深圳和成都四地建立了全球服务执行中心。IBM等外包服务企业在中国的不断深入,将有助于中国引入印度等国的先进行业经验,并提高相关产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语言能力。从而推动外包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形成印度那样的集群和品牌效应。此外,很多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和国内的大型企业都逐渐将其非主营、非核心的业务包给本土公司,从而形成一个较大的内包市场。服务外包的内需和外需都拓宽了服务外包的发展空间。
  (2)中印软件产业的合作共赢。对中印两国而言,这是一种具有双赢结果的交易。吸引印度公司的是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以及印度很少涉足的日本和韩国市场。吸引中国的是印度公司20年来在美国和欧盟发展起来的营销、销售技巧和网络以及项目管理和流程人才的培养。所以,一旦中印结成战略同盟,双方就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3)KPO的兴起发展。知识流程外包(Knowledge Process Ou/sourc-ing,KPO)是业务流程外包(BPO)的高智能延续。是BPO最高端的一个类别。一般来说,它是指将公司内部具体的业务承包给外部专门的服务提供商。KPO将业务流程外包,更甚者将整个外包产业推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更多地寻求先进的分析与技术技能。以及果断的判断。KPO是知识套利,它需要拥有良好教育背景,同时还要有深入的行业经验的人才。对于我国很多企业来说,KPO还属于新生事物。虽然KPO是继ITO和BPO之后才发展起来的,但是KPO发展并不以BPO为基础。毕马威IT专家埃吉迪奥・扎雷拉曾说过:“有ITO和BPO经验的公司来从事KPO,可能有一点点优势,但我认为这点经验既不必须也不重要。”所以,对于我国一些正在发展的咨询类企业来说,可以抓住这个发展的机会。
  4.IT软件和服务业发展威胁分析。
  (1)东南亚国家的挑战。随着加工制造国际竞争的日趋升级和全球市场的趋于饱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将承接服务外包作为国家经济崛起的重大战略,采取诸多措施为服务外包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积极抢占国际外包市场。在东南亚各国中,菲律宾的外包业务发展最为迅猛。菲律宾在英语运用、电讯基础设施、管理等方面都优于印度,经营成本也低于印度。此外,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都开始大力拓展外包市场,而东南亚的人力成本比中国更具竞争力。
  (2)欧美民众的抵制情绪。尽管全世界都认识到自由贸易的好处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但是欧美国内各种反对外包的声音仍然非常强烈。以美国为例,美国国内的劳工组织和工会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抵制活动。目前美国一些州政府考虑到外包对本地劳工就业的影响,正在采取严格的限制性行动。如美国劳工问题活动家督促政府限制发放外国劳工的H-1B工作签证和L-I(签发给将被派往去美国分公司或有关系的公司工作的人员)签证数量。美国几个相关的国会委员会召开关于外包项目对美经济如何影响的听证会议。此外,有5个州的立法者已经提出,限制或者禁止将州政府合同给外包公司。
  (3)全球经济放缓对外包市场的冲击。全球经济受次贷危机、国际油价、美元汇率和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前景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全球经济下滑对中国IT外包市场的冲击。首先是市场规模的缩减,尤其是金融危机,使金融企业的IT投资减少,欧美市场最为明显。其次,人民币的走势对外包企业的影响也不可忽视,随着出口的减少,人民币升值如果趋缓,在另一方面又减轻了外包企业的压力。IT外包的各方压力在逐步加大,行业洗牌的可能性也在逐步显现。
  
  
  三、结论
  
  日软件和服务业的长足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层面提高认识,共施合力。推出、应用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产业发展政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我国软件企业要建立适应国际化竞争的管理规则,推行国际化的产业标准,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形成一批知名的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提升我国软件和服务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34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