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后勤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段建国

  摘 要: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剖析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实质,对高校后勤问题的相应对策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阐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经济学意义。明确社会化改革的下一步应重点解决后勤实体的企业化建设、后勤实体的产权多元化改革以及一些思想观念上的误区等问题。
  关键词:高校后勤 经济学 社会化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105-02
  
  一、高校后勤改革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的商品经济学说及市场经济理论。马克思的商品经济学说关于“服务就是商品,服务有一定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观点,为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就是实现后勤实体企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后勤服务产业化、后勤队伍专业化。
  2.制度变迁的理论。新制度经济学认为,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在原有的制度安排不均衡的条件下,在不同的制度选择集中,由高校为适应外部变化、捕捉制度不均衡的潜在获利机会而寻求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以及政府出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而施以政策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改革兼有这两者的成分。
  3.交易费用的理论。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高校的后勤提供是由学校主导还是由市场配置,就要取决于管理所产生的交易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比较而言孰大孰小。
  4.产权经济理论。剩余权力是产权理论研究的核心,剩余控制权的主要经济意义是,允许所有者拒绝不支付所有者要求的价格人使用它的资产,而这就是所有者能够获得并保有资产的剩余收益。
  对于后勤社会化改革来讲,前提是在对现有的资产进行全面的清产核资的基础上,进行明确的产权界定,明晰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理顺产权关系既是后勤改革的基础,也是后勤改革的目标。
  二、高校后勤服务属性的经济学分析
  1.高校后勤服务:从纯粹公共产品到私人产品。高校后勤的改革,既体现为理论也体现为实践的不断推陈出新。随着改革向深处跨越,为了有效地消解新的实践困难,在理论上仍必须“走回去”,必须在源头上回答高校后勤改革的本质内涵以及现实指向等诸多问题,而剖析高等教育服务和高校后勤产品的经济本质区别,明晰后勤服务产品的本质属性,籍以指引改革方向,则是当前理论之第一要务。
  首先对产品性质的内涵做一概略性的说明。所谓公共产品或公共物品,按萨缪尔森的话,就是公共产品是指那种不论个人是否愿意购买,都能使整个社会每一成员获益的物品。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划分,最简单的理解是源于产品受益范围的不同:用于满足以整个社会为单位共同提出的公共需要的产品为公共产品;用于满足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分别提出的私人需要的产品为私人产品。纯粹的公共产品具备两个本质特征: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收益的非排他性,即消费者在消费某种产品时并不妨碍其他消费者对该产品的同时享用,也不影响其他消费者从该产品中获得利益,不影响整个社会的利益,以及在消费这种产品时,很难将拒绝为此产品付费的消费者排除在受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问题研究范围之外。
  (1)高校后勤服务作为公共产品何以成为必然。高校以事业方式自办后勤是与传统社会、计划经济体制的大环境相适应的。把高教当作公共产品来提供,所以高校后勤也只能体现为公共产品,唯其如此,高校的基本运行才能得以保证。高校与高校后勤处于密不可分的捆绑式结构,后勤的资源配置与教育资源的配置一样遵循计划,高校吃政府的“财政饭”,后勤吃高校的“财政饭”。
  此外,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专门化程度较低,甚至没有形成产业的概念,尤其是第三产业。没有来自社会的冲击,高校后勤自然处于没有竞争压力的态势之中,处于行政垄断的保护之下,处于低水平的独家经营的状态。高校的一切都属于计划控制的范畴,后勤自然也不可能越出这个雷池。其结果是,服务对象的广泛性(涵盖教职工及其家庭和全体大学生),服务内容的宽泛性(师生员工及其家属、子女的所有生活问题),服务提供的福利化,排斥成本核算等等都使得高校后勤成为一种公共产品。
  (2)高校后勤服务成为私人产品何以成为必须。随着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服务已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如后勤服务资源的利用率达到饱和,则必有一部分人无法享受这种服务,或者享受的服务质量较差。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接受这种服务的对象相对固定的,他们较少具有流动性和变异性,因而作为高等教育这种准公共产品的服务对象是明确的。但是高校日益开放,体现在高校后勤的服务对象上,已不再限于师生员工,还有很多的教职工家属,甚至延伸到校外,如果这时再用公共产品、福利化的思路来提供高校后勤,则会产生严重的“溢出效应”,与国家大力兴办高等教育是相违的。高校后勤服务之所以要成为私人产品,是因为高校后勤的经济性质不同于高等教育的性质。国家在保持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同时,没必要把不同性质的高校后勤也捆绑在一起,这样既违背教育规律,又违背经济规律,使得高校后勤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
  后勤服务不同于教育,它的消费具有直接效用,因而更具竞争性和排他性。学校增加一个学生,边际成本不为零,会降低原有学生得到教育服务的水平,如平均受教师关注的程度会降低,生均校舍面积、图书、仪器等教育资源会减少。并且在技术上学校完全有能力将教育的消费者(如不付费者)排除在学校或教室之外。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后勤是私人产品,至少可以说,在高等教育这一准公共产品中,由于高校后勤的存在,其私人产品的比重更重了些。而私人产品符合完全竞争假定前提中关于产品的消费利益必须内部化的要求,从消费方面看,私人产品不存在市场缺陷,如果产品在生产方面符合完全竞争的假定条件,即该产品的每个生产者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不具有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且能在现有技术的条件下最有效地生产这一产品,那么市场提供将使得这种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处在理想的水平上。也就是说,私人产品的市场提供可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
  2.高校后勤:教育与产业的双重属性。
  (1)高校后勤的教育属性。我国的高校后勤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教育和产业的双重属性。从后勤工作的性质和功能来看,不论是基建房产、总务、设备,还是物管、养护、维修、膳食,它们的工作从根本上来讲最终都是服务于教学和科研,服务于人才的培养,因而具有教育属性。理解和重视后勤的经济属性,必须首先理解和重视后勤的教育属性,承认和重视高校后勤的教育属性,就要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如何保证高校对大学生的补贴和扶持真正到位?怎样限制后勤服务者通过垄断、随意提高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如何使全体学生的日常生活消费水平控制在能接受的范围内?怎样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2)高校后勤的产业属性。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后勤又具有明显的产业属性。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总体框架的确立,后勤工作不可能沿袭过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日益扩大的高等教育规模、师生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都要求从管理方式到管理程序都要把后勤工作作为一个产业部门来运作。产业是具有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从供给角度来看,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由上面的分析可知,高校后勤服务首先是一种产品,而且是私人产品,既然是私人产品,就应由市场提供,既然由市场提供就具有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同时,既然是产品而且是私人产品,就是一种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回到前面提出的产业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可以确定:高校后勤具有产业属性。

  三、对高校后勤改革的认识
  1.高校后勤的经济属性对后勤改革的启示。高校后勤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纯粹公共产品发展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私人产品,这种经济属性的转变就决定了传统的福利型后勤提供模式是没有效率并且难以持续的,在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难以适应高校后勤的需求,因此必然走向社会化的发展道路。但是,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并不是要脱离和违背教育,而是要更好地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这就要求要正确处理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经济活动,属于社会第三产业,具有经济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后勤要按经济规律办,讲求经济效益,又要遵循教育规律,注意社会效益,才能发展壮大。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高校后勤具有教育和产业的双重属性,因此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坚持高等教育公共品属性。为教育服务决定了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同时,也遵循教育规律,“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不能变,后勤服务永远肩负着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责任。同时,社会化改革后,高校后勤将进入市场经济环境中,为了保证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后勤部门要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强化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以改革求生存、向市场要经费、向管理要效益的观念。
  2.高校后勤改革的层次与框架。高校后勤社会化,即是将高校教学、科研、师生生活的后勤支撑条件置于社会化服务的大环境中,开放现有的高校后勤管理系统,走市场化的道路。最终达到“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国家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政府、学校和社会监督管理”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后勤社会化既是一个管理模式改革,更是一个经济体制改革,它是将后勤服务部门,由计划管理的、行政命令的、福利型的经济单位,向市场为导向的、按行业规律组建成的、服从价值规律的现代企业的转变。其过程为:后勤部门人财物逐步实现与学校行政管理体制脱钩,成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服务型企业实体;吸引社会投资逐渐实现后勤实体产权多元化;建立完善的高校市场准入机制,鼓励社会第三产业加入高校后勤服务提供;校园服务与社区服务协调发展,高校摆脱后勤经营管理工作,自主选择服务提供商,其对后勤的职能仅仅保留规划与监督的功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将本该由社会举办的后勤保障服务还给社会,学校主要负责教学、科研、育人。后勤服务部门脱离学校行政系统,以企业化的经济组织形式融入社会,必将带来高校办学模式的重大转变。从改革的内容或者说改革的框架来看,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体制改革。变供给制、福利型的无偿服务拨款制为经营型、企业型的有偿服务收费制。建立“精干、高效”的后勤行政管理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后勤服务经济实体。按“管理、服务功能和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的原则,组建企业化的服务公司,从事后勤保障工作。
  (2)运行机制改革。将计划经济经费拨款的运行机制改为主要靠市场经济收费制驱动的新的运行机制。学校尽可能将公用经费指标按照招生数量和工作性质分解到各单位,对师生的福利尽可能由暗补改为明补,减少实物分配的无偿占有量,增大货币分配的有偿占有量。
  (3)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社会化方向和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建立相应的劳动人事制度。实行定编定岗,坚持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双向选择,以岗定人,引入竞争机制。
  (4)分配制度改革。打破原有的工资制度,引入激励机制,以岗位、贡献、效益为主要考核指标,严格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兼顾公平”的原则进行分配。
  (5)资产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后勤社会化管理改革,应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并应在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可采取引进、联营、租赁、服务合作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社会化改革。
  四、结束语
  高校后勤改革没有统一的样板可循,各高校要根据实际条件选择各自最佳的改革时机和改革模式,要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办学发展的最佳模式。而就后勤服务的具体项目而言,因其经营性质和重要程度的不同,在同一学校内部的各个部门的改革上也不必追求改革的统一性,不必强求各方面都要在同一时间、按同一方式一步到位地推进,可以灵活地选择改革形式,不必拘泥于形式的统一和时间的同步。社会化改革的下一步应重点解决后勤实体的企业化建设、后勤实体的产权多元化改革以及一些思想观念上的误区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嘶蒂格利茨.经济学(中译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
  3.章勇.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研究[J].重庆工商人学学报,2004(5)
  4.杜驰.高校教育成奉核算初探[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4(3)
  5.高拄花.我国高校后幼保障体系的战略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1(2)
  (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后勤服务总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7)(责编:贾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39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