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祁让坤 苏伟豪 张华瑛
摘 要:目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正处于“十一五规划”与“十二五规划”过渡衔接的关键时期,总结其历史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阐述统筹城乡发展实证研究动态的基础上,以成都市为例,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与主成分分析法,借助于SPSS软件,对成都市19个区县五年来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行了量化评估及横向与纵向的剖析,得出其发展特点及基本趋势,并提出新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这对于今后全面深化各领域的改革创新、最终实现“工农互促进、城乡共繁荣”的城乡一体化的意义重大。
关键词:统筹城乡 实证研究 成都 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015-03
为有效解决城乡二元格局、发展严重失衡等重大社会问题,中共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思想。2007年6月,成都市被国家正式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经过五年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改革成效较为显著,城乡二元结构得到改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并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上形成了新体制机制,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发展树立了典范。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证研究动态
自从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思想以来,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这一问题进行定量研究的较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一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战金艳、曾磊等学者(2002)运用城乡关联发展理念研究城乡空间关联系统架构,构建了城乡关联水平评价模型及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城乡关系发展量化评价方面进行了新尝试。通过对山东省的实证研究得出了较有价值的结论:城乡协调发展是一个地域社会经济过程,是区域内城乡要素优化组合、城乡关联度、融合度日益提高的过程,其本质是城乡的联系程度。
二是李岳云、陈勇、孙林(2004)将统筹城乡的内涵界定为城乡关系统筹、城乡要素统筹和城乡发展统筹,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设计了统筹城乡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了检验性评价;而戴思锐(2004)试图构建一个指标体系,用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数、39个三级指数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差异,对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和绩效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
三是李志强、雷海章(2006)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在城乡间住房、收入、就业、教育、医疗、富裕度、家庭生活条件、信息等方面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中东部地区各省(市)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分成6大类,分别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得出3点基本结论:东部地区各省(市)统筹城乡水平要比中部地区高;东部地区统筹城乡水平的一致性高,而中部地区统筹城乡水平差异性大;影响统筹城乡水平的主要原因是城乡就业人数比以及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或产值比重)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或产值比重)比。
四是陈鸿彬(2007)在论述构建统筹城乡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4个子系统,即经济统筹发展、社会统筹发展、人民生活统筹发展及设施环境统筹发展。在每个子系统精选的指标中,既要有反映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指标,又要有反映城乡发展差异的系数指标。以2020年为达标年,探讨了部分指标选择的原因及各指标的目标值,并设计出统筹城乡发展定量评价的差异系数和测算方法。
五是杨振宁(2008)评析了现有学者的基于截面数据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认为对截面数据的分析有利于进行样本间的差异比较,但时间序列数据在揭示事物发展规律上具有截面数据无法比拟的优势。现有的指标体系在应用于时间序列数据时难以获得所需的数据,可操作性差。为反映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律,建立了一套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反映统筹城乡发展规律。
以上学者们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具体案例对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加以量化,分别从各个角度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对于理论研究与决策咨询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包括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态势、城乡社会的协调发展状况、城乡生活的协调状况、城乡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方面。因此,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反映各生产要素在城乡的合理配置及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协调程度。各指标之间既相互独立,具有各自特定评价功能,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
2.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要涵盖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活质量三方面,能充分体现统筹城乡发展各方面的状态和联系,利于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并以定量分析为主,便于全面、系统地搜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3.可比性原则。所选的各指标内涵和外延界定清晰,既能反映城乡关系的共同特征,又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计量,数据来源稳定,指标口径一致,利于地区间的比较,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4.动态性原则。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动态系统,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因时因地及时调整,要真实准确地反映现状,利于预测未来,充分体现动态发展趋势。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
在参考了大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实际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法将统筹城乡发展的协调程度分解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并根据系统学原理,选择了9项指标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用于测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现程度,见表1。
三、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的综合测度
根据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内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9项指标分别从经济、社会、生活三方面进行测度统筹城乡发展的协调程度。基于上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数据本身的特殊性,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分析逻辑如下。
(一)评价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因主成分分析对指标的正向性要求很高,根据统计资料,首先运用SPSS16.0软件及Z-scores对2008年成都19个区县原始数据矩阵(略) 进行无量级化处理。其标准化公式为Xij=(Xij-Xj)/stdevj,i=1、2、3、-19,j=1、2、-9,Xij为第i个区县的第j个指标值,Xj为第j个指标值的均值,stdevj为第j个指标值的标准差。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矩阵如下表2。
(二)主成分分析
利用SPSS16.0软件可得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略),在KMO and Bartlett's Test中,Bartlett检验F值为0.000,KMO值为0.804,说明所选指标来自正态分布总体,适合做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
由表3可知,当主成分为3个时,累积贡献率为91.73%,说明前3个主成分因子已包含全部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因此取前3个分别为第一、二、三主成分F1、F2 和F3做主成分分析。
由载荷矩阵(表4)易知主成分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F1贡献率为69.934%,主要反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人均GDP、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第一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等情况;F2贡献率为16.627%,主要反映社会福利院、人均财政收入、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等情况;F3贡献率为5.169%,主要反映工农业产值比、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等状况。
以各主成分贡献率(表2.3)为权重,确定加权综和评价函数 F=W1F1+W2F2+W3F3,其中,Wi=λi(∑λi)-1,i=1,2,3。最终得综合评价函数:F=0.762F1+0.181F2+0.056F3。
根据综合评价函数可计算出各区县2008年的标准化的主成分得分及综合评价值,并与2004年的综合评价值进行比较(表5),以便于更全面深入地分析成都各区县的统筹城乡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三)结果分析
由上表5可知成都市19个区县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是成都市主要的经济增长中心,辖区内都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增长极,依据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农民年均纯收入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排序均居前列,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较高。
而蒲江县、新津县、彭州市、邛崃市和崇州市等均处于相对较偏远的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稍显滞后,各项统筹城乡发展指标也大大低于其他区县水平。
同时,我们对成都市19个区县2004年与2008年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行纵向比较,发现自2004年以来,大多数区县的排位动态变化明显: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各区县呈上升趋势,离主城相对较偏远的各区县排位有升有降。其中,新都区、金堂县、双流县与邛崃市升幅较大,而龙泉驿区、青白江区、蒲江县与崇州市降幅度较大。
四、基本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角度对成都市19个区县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行了剖析与比较,得出了其发展现状及基本趋势。成都市于2003年率先进行统筹城乡发展的改革与创新,并于2007年正式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经过五年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改革成效较为显著,城乡二元结构得到改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并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上形成了新体制机制,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发展树立了典范。
目前我国正处于“十一五”规划与“十二五”规划过渡衔接的关键时期,成都市应在统筹城乡规划、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及其管理体制、完善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在培育都市经济增长极的同时,努力进一步缩小辖区内各区县的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各区县也应抓住历史机遇,整合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县域经济的快速崛起,最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及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四川统计年鉴(2009)[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6)
2.成都统计年鉴(2009)[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6)
3.战金艳等.我国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区域比较分析[J].地理研究,2002(11)
4.李岳云,陈勇等.统筹城乡及其评价方法[J].农业技术经济,2004(1)
5.戴思锐,谢员珠.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6.李志强,雷海章.模糊聚类:中东部地区城乡统筹水平的分类与比较[J].农业技术经济,2006(1)
7.陈鸿彬.城乡统筹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4)
8.杨振宁.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指标研究――基于时序数据[J].经济管理,2008(11)
9.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课题组.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11)
10.侯仁勇等.我国四大区域板块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差异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8)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重庆 400067)
(责编:贾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46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