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把海洋经济打造成山东发展的新优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侯英民

  新时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的决定和海洋经济战略规划,确定把海洋经济作为全省经济最大增长点和新优势来加以培植,构筑规模大、素质高、竞争力强的现代海洋经济体系,实现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海洋经济强省建设。
  
  
  山东海洋经济的特色和优势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山东省地理上最大的特色优势是海洋。山东位于黄河下游,频临黄渤海,有3100多公里海岸线,占全国的1/6;沿岸分布着320余个岛屿。全省沿海岬湾相间,形成了70余处优良港湾。海洋生物资源、港口资源条件、海洋矿产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能源资源、滨海旅游资源等丰度据沿海地区前列。
  山东半岛处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交汇地带,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新亚欧大陆桥和澳亚两条洲际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通向世界五大洲的重要出海口,也是环渤海经济圈和沿黄经济协作带的核心区域,北临以京津冀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南连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经济区,处于我国“T”形经济宏观布局中的沿海发展轴线上,是当今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
  2007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山东省历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山东建成区域布局合理、比较优势突出、生态环境良好的海洋经济强省。同时,省委九届二次会议决定实施海洋经济战略。2008年1月,山东省政府部署钢铁工业向沿海地区大规模转移,集中在日照建设临海大型钢铁基地。2008年5月,山东省发改委、国资委拟设立总规模约500亿元的海洋产业投资基金,全力打造海上山东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海上山东”建设战略的实施
  
  上个世纪90年初,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立足海洋资源优势,贯彻海陆并举的方针,加强海洋产业研究开发,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逐步实现“陆上一个山东,海上一个山东”的战略构想。这是我国第一个由省市提出的海洋战略。海上山东建设战略实施以来,山东海洋经济迅速崛起,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显著提高,滨海地区产业具聚集能力明显增强。根据国家新的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2007年海洋生产总值4618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8.5%,占全省生产总值(GDP)的17.8%。海洋产业已发展到渔业、油气、造船、运输、旅游、化工、药物等20余个门类,其中,海洋盐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渔业的增加值均位居全国首位。青岛港外贸吞吐量多年来保持全国沿海港口第二位,进口铁矿石居世界港口第一位,进口原油居全国港口第一位。
  目前,山东沿海地区聚集了山东的主要优势资源和先进生产力,成为开放水平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经济区域。
  
  海洋经济战略对山东经济建设的重大意义
  
  纵观世界积极发展的历史,一个明显的轨迹,就是由内陆走上海洋,由海洋走上世界,走上强盛。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作为沿海地区能够得到率先发展,实际上就是借临海之便,借海洋之力。站在新起点上,山东扩大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仍然离不开海洋。
  海洋经济战略的确立,就是山东又好又快发展的新亮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中央将开发海洋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山东省委、省政府去年召开了高规格的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一体两翼”区域发展和海洋经济战略,将海洋经济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提出海洋经济增长高于全省经济增长5个百分点以上,到202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15%以上。
  当前山东海洋经济发展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政策环境,具备了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良好基础。我们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稳中求进,好字优先,又好又快发展。
  
  怎么打造海洋经济优势
  
  我们将加强海洋发展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探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措施。将海洋经济作为推动山东经济新一轮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带动全省“新、特、优”经济发展。明确海洋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突出产业发展的重点,在巩固传统海洋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船舶工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技术产业等。优化海洋产业布局,按照国家宏观调控和海洋功能区划的要求,促进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山东海洋经济特色区域和特色产业体系。有计划地实施一批海洋大项目,带动沿海地区和全省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必须处理海洋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保护好海洋资源和环境。海域、海岸带、海岸线和土地一样,是不可再生资源,只有坚持科学开发,才能实现可持续利用,避免造成历史性遗憾。目前,我省在《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的基础上,正在编制全省近岸海域保护和使用规划,以岸线保护与合理利用为重点,明确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探索科学用海的新路子,指导我省近岸海域资源科学适度利用,不断提高海域和海岸线的科学化、集约化利用水平,为实施海洋经济战略服务。现在,山东的海洋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和谐海洋建设取得积极进展,90%的近岸海域水质达到国家一、二类标准,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的关系日趋协调。
  
  渔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产业
  
  海洋渔业是我省海洋经济的传统产业、主导产业,资源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大,在推进“海上山东”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无论从资源利用还是从市场需求来看,仍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多年来,山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渔业政策,大力培植优势主导产业,提高产业质量效益,渔业经济得到了持续健康发展,总体实力居全国前列。
  但从目前来看,海洋渔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渔业是不单纯是生产问题,涉及到一、二、三产业,是一个繁多的产业体系,必须统筹发展、协调并进。我们结合山东渔业的资源禀赋特点和渔业发展实际,确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海陆结合,充分发挥渔业在沿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优势,加快渔业多元化拓展和渗透融合,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整合涉渔资源,推进渔区、渔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努力构建以水产健康养殖业为重点,合理的捕捞业、先进的加工业、繁荣的流通业、新兴的休闲渔业相协调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渔业经济发达、渔区社会繁荣、渔民富裕文明、环境健康优美的现代渔业经济区。
  针对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减的情况,我们在全省实施了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通过人工手段,采用工程和生物技术,在近海和内陆湖泊开展大规模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和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促进资源的稳定和生态恢复。计划实施至今,全省用于渔业资源修复的资金达4亿多元,在沿海及内陆湖泊放流增殖各类优质苗种54亿尾(粒),建立了15个海珍品底播增殖实验区、23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6处人工鱼礁示范区。近海严重衰退的重要经济渔业资源得到了明显补充,这项计划的深入实施,将对我省现代渔业发展和新渔区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521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