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顶新:体会投资选择的艰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阎宏飞

  在台湾家族企业顶新集团的副总经理滕鸿年看来,“投资”是一个艰辛的字眼。这位顶新集团的职业经理人跟随“康师傅方便面”走过了16年,跑遍了祖国的大疆南北。
  
  滕鸿年说,1988年,做油起家的顶新集团并没有像其它台商那样直接到珠江三角洲或福建,而是首选了北方城市――内蒙通辽,因为那里盛产蓖麻油的生产原料蓖麻籽。
  
  北京是顶新要做的市场,天津离北京近,本来想在天津选个厂做油,可考察后感觉更适合做食品。当时在山东曾尝试做小食品的顶新集团在做市场调查过程中,发觉方便面的市场前景比小食品更广阔,于是滕鸿年和他的老板决定在天津设方便面厂。
  
  但在申请营业执照时,顶新遇到了障碍。当时天津高层有一个默契,台湾的“统一”也要到天津投资方便面,而且有一个排它性条款――只准给它不准给别人,换句话说天津不能再发另外的牌照。在天津开发区领导的热心帮助下,顶新才得以落户天津。
  
  1991年天津顶新成立,1992年第一包方便面上市。1992年上第一条生产线,1993年上第三条生产线。顶新为方便面起名“康师傅”,意思是“吃了方便面要健康,师傅是指在食品烹饪方面有造诣的人”。“康师傅”从此红遍大江南北,随着业务的扩大,相应的配套设施就需要跟上,但国内当时缺乏合适的配套厂商。
  
  为此,顶新就从台湾找来相应的专业台商建厂,这些类似卫星厂也会享受与顶新相同的优惠条件,公司名称从外形上也雷同,比如做纸箱的叫顶信,做碗盖的叫顶盛。滕鸿年说:“顶新大规模的公司都有配套厂,而刚成立的新疆石河子厂和昆明厂就没有配套的包装厂,因为那边没有很大的市场,大马拉小车没有用。”
  
  顶新也不是每一件东西都自己做。滕鸿年说:“只有一样我们不做,那就是面粉,为什么我们不建一个面粉厂来支持我们的加工厂,因为面粉不需要很多技术上的配合,只有会卡住喉咙的我们才做。”
  
  顶新集团的业务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康师傅控股食品业,一部分是现代通路像乐购,另一部分是像德克士这样的餐饮业。滕鸿年说,中国市场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市场,每一个区域都有它自己的定位,康师傅希望自己所在的区域被管理得更好,从上游原物料的供应到下游销售链,形成一个自我运转、自我满足的体系。
  
  每个区域完成自己的区域管理,而不是每个区域有相互的冲突,影响到他们成本结构的最佳组合,影响他们的销售秩序。滕鸿年说:“我们要考虑的是市场,同时也要考虑进入的门槛,比如乐购在上海有12家,北京没有,因为北京的土地价格很高,卖场租金的取得也很高,因此我们只有用低成本去扩张。”
  
  在天津呆久了,滕鸿年对天津也有感情了。他认为,天津的政府办事效率比较快,做出的承诺会非常积极来兑现,让他们感觉到很轻松,其他的地方就会差一些。他说:“天津开发区的政府会考虑当时的现状,给企业很多的支持和建议,在出现问题时会主动帮我们沟通和解决,帮助企业维持在最佳的经营状态。”
  
  如何使一些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成功地转型,亚泰水泥的经验是东北众多国有企业渴望知道的答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534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