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登其顶必砥其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人总是向往着成功的。
从孩提时代开始,我们会想办法给父母摘来最美的一朵花,给老师背诵比其他同学更多的诗,甚至会比较我买的那袋糖果是不是比你多、比你更甜,长大了,也许又会比较自己考试考得如何,事业是否有成,我们渴望着胜利和成功,希望得到外界的承认与褒奖。
这是一种传统又有点功利的成功观:我做的事是否比别人好,赚的金钱是否比别人多,我站的位置是否比别人高?这又是一种最简单的成功观,因为影响成功的因素是多变而无迹可寻的,评判成功的标准也是多样而参差不齐的。这样所谓高人一等的成功,并不是成功的全部。诗人不幸诗家兴,从以仕途好坏评价一个人的角度来看,太白和杜子美算不上成功,但这并不妨碍两位天生我才的人在诗坛上留下豪放梦幻和清隽有力的一笔,李杜之名传遍古今中外。对于已经接触到权利制高处的王安石与康梁维新派,他们所操持的变法与维新皆草草被废,一番心血付之东流,但又如何能否认那一场变法给那个时代带去的物质上、制度上、思想上的积极改变?再说说近代的鲁迅先生,物质上,他放弃了可能给他带来成功与地位的做医生的这条康庄大道,反而选择了一条用笔战斗,或许衣食难足的独木桥。而从精神上,那一把昂贵的手术刀所治愈的几例肉体上的毛病,功能又怎及得上那一支潇洒犀利的笔救醒的千千万万不知呐喊的麻木的灵魂?
他们,有失败,但更多是给这个社会、这个国带来的成功。
判定成功的因素,本就不该仅仅是粗粗扫过时看到的胜利的成就,而更是那个人做出的事带来的多方影响。
而到了现代,互联网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屏障,轻而易举地接通了人与人之间或许本无交集的生活。对于即将参加高考,进入大学的我们,成绩不再是评判我们是否有资格进入高等学府的唯一标准,艺体特长、各科竞赛、创新设计,甚至是我哪天兴起写了一篇文章传到网上,都有可能让我在某一天,突然收到心仪的大学抛来的橄榄枝, 甚至于不上大学,就像曾经超女中一鸣惊人的黄英,照样取得了成功。
这是互联网时代,当我们有了一个新奇的思路,将自己的评议,或者自己写下的小说传到哪个网站上,又或者说,一个不好意思在公众面前唱歌的小歌手,将自己写的新歌悄悄发到哪个平台上。不管是否有幸得到网友的赏识,这篇文章或这首歌,从发到网上的那一刻起,就都有传遍全网的机会,一个成功的机会。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这样描述工业革命发生后的时代,此刻,用这句话描述信息革命后的时代也照样如此。互联网发展如此迅速,提供的机会自然极多,在这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把握住机会成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本领。有的人把握住机会,一飞冲天,有的人任机会溜走,碌碌无为。这种看似差距拉开的极大的“不公平”,其实恰恰是一种公正。对努力的人来说这是个好的时代,因为有心去抓住机会的人会做足准备,最終取得胜利。但对于懒怠的人而言,周围人的飞速进步只会觉得让其感到迷惘,难以跟上时代的节奏,似乎被压迫的连呼吸的机会都没有,更谈何成功?
所以,既然处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而我们又恰恰有幸处于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国家,这个时代各个国家给予了我们如此多的机遇和路径,我们更该努力去学习,去工作,去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成功做好准备,而后即便是未取得自己所想的结果,但我体会了通往成功时付出努力的感受,成功地付出了努力,也是成功。而在每个人都做到了最好,每一个人都向往成功的未来,造就的,就是这个社会的胜利,这个国家的复兴,这个时代的成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49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