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就业问题的会计本科教育效果调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爱君 张玉华

  【摘要】 会计本科教育一直是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心的课题。当前会计本科教育效果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择业范围和职业发展。文章通过实践调查的方法重点分析了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知、教育效果评价与就业困难,通过分析学生在培养方案和人才市场共同作用下的认知阐明教育效果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基于提高就业质量的会计教育效果改进建议。
  【关键词】 会计教育;专业认知;学习规划;就业期望
  
  一、引言
  高等会计教育的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会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高等会计教育中,作为向社会输送会计人才的主力军,会计本科教育效果的好坏备受社会关注。近十年的扩招之后,当前会计人才需求市场上,会计工作岗位存在结构性失业 。高端人才缺口加大,初级人才供大于求日趋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会计教育方案的调整滞后于会计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特点。对此,本文将通过实践调查来分析会计本科教育的教育效果与会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在深刻思考会计人才培养的文化指引后,通过与部分企业人士的沟通,用学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能有效匹配的思路,从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知和希望提升的视角来研究当前会计培养方案的不足和改进,即从“产品营销”成败的角度探讨“生产与营销方案”的成败及应改进之处。
  二、基于实践调查的教育效果与就业问题现状分析
  (一)调查对象
  为了使调查对象具有代表性且调查结论更可靠,我们选取了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青岛大学等山东省内十所高校的2010年大四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所选取的样本具有以下特征:
  1.学校性质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及青岛大学属综合类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为财经类院校,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大学等属财经类为辅的大学。
  2.会计学专业综合实力
  所选的十所高校中,一所大学拥有会计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会计学专业在国内有较大影响;五所院校设有会计学专业硕士学位,山东经济学院会计学专业为山东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特色专业。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建筑大学等在新生入学之初均进行了专业学习辅导,山东建筑大学会计学专业还推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对学生从大一至大四的专业学习和就业等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3.调查的样本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本问卷在调查群体方面与其他问卷具有明显的特殊性,选择了经历过择业且即将离校的本科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为什么选择这一群体呢?考虑到他们是“已经成功或失败了的营销产品”,他们对专业培养方案和市场需求都有了真实的经历和体验,是供应与需求间最直接的沟通主体和信息反馈载体,这种反馈比通过调查教师群体和人才招聘群体来得更直观、更感性。
  (二)问卷设计
  本文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为了使问卷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我们参照了Franciso&Kelly 、孟焰等的问卷框架,主要从教学和就业两个环节搜集数据并相互映照。问卷问题主要涉及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知(包括四年前的初步认知和四年后的培养方案认知)、教学效果评价和就业困难分析三个方面,通过分析学生在培养方案和人才市场共同作用下的认知阐明教育效果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并尝试探讨工作价值导向培养方案的改善建议。本问卷发放150份,收回问卷148份,有效问卷142份,有效率为94.67%,其中男生比例42.96%,女生比例57.04%。
  (三)调查统计结果与分析
  1. 报考时对会计专业的认知分析
  (1)调查结果显示,报考专业时,基于职业发展因素而选择会计专业的占36.46%;从找工作方向(好找工作)考虑的占28.20%;了解会计工作并对之感趣的为15.49%;专业调剂生12.68%;其他情况占7.17%。(2)回顾专业选择是否合理方面的数据显示,78.87%的学生认为合理,8.45%的学生认为不合理,12.68%的学生则表示未考虑。(3)在专业后续认知分析中,表示对专业的学习和就业特点、培养方案、本校专业特色三方面了解的学生分别是92.96%、70.42%、63.38%。(4)在专业学习规划方面,考虑并作出专业学习规划的占35.21%,其中以工作目标依据规划的占56%,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的占36%;尝试制定学习规划但不知怎么做的达到52.11%。
  这些数据表明:(1)山东省会计专业本科生生源比较稳定但充足性值得警惕。生源中基于职业发展和专业兴趣导向的比率为51.95%,这是生源稳定的基础。但统计结果显示第一志愿报考率为87.32%,比较前几年有所下降;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生源中28.20%的就业导向报考率可能会下降,导致未来该专业生源减少。(2)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对培养方案、专业特色和学习规划较重视,但对会计学习和就业的特点、培养方案和学校专业特色了解的有效百分比逐次下降,并且52.11%的学生表示对学习规划无从下手,说明学生对会计本科教育的认知程度比较薄弱,学习规划依据不明确问题比较严重,许多学生系统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不明确。学习的无目标性容易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低效率,自律性降低甚至出现缺课、逃课率提升等现象,这对于学生专业学习储备和职业素质培养都非常不利(尤其作为会计工作者,无计划性和自律性差是最要不得的职业素质),将进一步影响其未来的就业和工作价值的发挥。
  2.课程重要性认知与教育效果评价
  图1反映了学生对于专业教育的理性认识。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认为,为了实现会计教育目标(美国会计教育目标是通才教育),会计专业教育应包括一般教育、一般商业教育、一般会计教育和专门会计教育 等四类课程。从图1显示的结果看,学生对纯粹的会计技能知识课程重视度最高,对相关经济专业课程的重视度次之,最不关心也不重视人文课程。学生对提高自身修养极有价值的人文教育的重视度极低,说明我们存在为培养专业会计而开展教学的教育现状,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接近高职教育――即培养能够直接适应初级工作岗位,而后续潜力挖掘比较困难,大学教育区别于高职教育的优势体现的不明显。
  表1列示的数据表明,近年来会计本科教学水平提高很多,但教育可改善空间仍然很大。教学和教育是两个概念,教育是目标,教学是教育的途径之一。通过比较2002年和2006年相关部分调查结果,会计本科教学整体满意度较高,在教学方式、教材内容、课程设置、教育目标明确化、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实务结合度等方面较比较数据改善非常明显。但学生们对于职业道德教育、电算化教学等多个方面的教育效果还存在20%以上的不满意度,并且存在30%及以上的比例集中于中等评价,尤其在“与经济发展配合度和实务需求结合度”方面竟超过了50%的比例。这说明我们的教学水平上仍需进一步提高之外,在教育效果的改善上有非常大的空间,需要在教育目标定位标准、实践与目标差距、拓展教育方式等方面加大研究和实践的投入。
  3.就业问题分析
  (1)就业期望分析
  ① 此次调查中省内生源118人,外省生源24人,其中省内生源期望留在省内工作的有106人,占省内生源的89.83%,外省生源24人,期望留在山东省工作的12人,期望跨省就业率为16.90%。学生择业范围明显放开,择业期望中高达87.32%的学生选择专业相关即可,必须对口择业的比例仅为7.04%。这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从事会计工作,说明当前会计本科教育中存在一定的岗位教育无效。

  ② 在期望工作岗位上,选择率较高的工作岗位依次是一般会计工作(出纳、会计等)、成本会计、财务分析、审计师(事务所为主)和财务顾问,此外,公务员、教师等行政事业单位就职意向也比较高。
  (2)就业必备能力分析
  图2的调查数据表明:
  ①期望就业岗位所能产生的附加值较低。调查结果显示163人次的期望工作(前两位排序)是会计、成本会计、财务分析和审计岗位,其主要具备的能力是专业核算能力。即期望工作所能提供的附加值主要集中在核算、形成报表、报表分析等方面,几乎对进一步利用知识体系理解报表、分析报表背后的内涵及制定决策的工作价值没有选择。这说明一方面毕业生们对此没有认识或者认识不深,且在更高更广视角上利用会计知识协同其他部门的能力方面是欠缺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专业培养目标在致力于培养能胜任高附加值会计工作的人才方面有待提高。
  ②学生对专业核心知识最重视,其次是职业道德,再次是应变能力,同时对提升职业价值的相关能力给予重视,如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合计得票也较高。该结果与上述图1的结果不谋而合,进一步说明学生在专才教育导向下将“怎样做具体的会计业务”放在首位,而几乎将“我要做什么工作”和“我可以做什么工作”的问题直接否定,这是一种明显的职业岗位先入观念,不利于扩展就业范围,特别是对于那些自我否定了专业初次选择的学生,使得他们面临岗位选择时出现“鸡肋”的现象。
  (3)就业困难与解决途径分析
  在就业压力方面,高达89.44%的学生承认存在较大就业压力,谈到主要压力来源,高达53.76%的学生认为是缺乏工作经验,由此可见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和渴望度是极高的。同时,女生反映压力来源中性别歧视带来的压力占较大比例,还有小部分比例的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自于激烈的竞争,会计毕业生多,人才供大于求。谈到改善就业现状的途径上,学生对提高职业技能与素质、积极并有针对性地寻找实习机会、调整择业期望和拓宽就业视野四方面的重视几乎相当,还有很小一部分同学考虑了参加职业培训和提高求职技巧的途径。
  
  三、基于提高就业质量的会计教育效果改进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当前会计本科教育效果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择业范围和职业发展,因此,建立教育效果与就业之间的沟通渠道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基于市场需求导向,明确会计专业教育目标
  会计专业教育目标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是重大的。本科教育是会计教育的基础和重点,会计本科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在毕业时成为一个专业人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备相关素质以便适应未来的职业市场竞争环境并具有较好发展前途。因此,我们应当在市场需求导向的定位下,将“强能力,高素质”作为核心培养目标,从服务于毕业生长远职业发展的角度考量,以就业为契点,注重实务界需求的发展动态,强化工作价值导向,在恰当的特色定位引导下将会计本科专业的教育目标锁定为:在提高教学水平做好专才教育的基础上,引入发挥能力和工作价值导向,积极探讨如何培养学生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和经济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
  (二)积极引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大学学业规划
  山东省的部分高校在引导学生设计大学规划方面已有所推进,但力度不大。我们应重视专业引导教育,把它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第一步。具体形式上可采取专业性的大堂课程教育,也可以采取本科生专业导师制长期辅导,务必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深刻而认真地思考自己的大学生活要如何利用和安排的问题。比如,我们可借鉴美国会计教育的一些做法,各大学在开设会计专业课程之前,开设一门对会计学做总体介绍的课程。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会计的环境、历史、发展、用途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等,为学生今后的专业系统学习打下基础,引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大学学业规划,提高自身修养积极性。
  (三)建立毕业生教育效果评价数据库,协助改善教育效果
  由于毕业生已经按照培养目标完成了完整的大学教育课程,并经历了一定的找工作经历,因此,他们对于教学、课程等的评价和择业信息反馈是具有一定的价值的。在离校前组织毕业生开展教育效果评价并提出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就业成功率的建议,形成教育效果评价历年数据库,同时结合教工的教学研讨,有甄别性地发现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这对于改善教学效果将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四)拓展教育途径,增加实践窗口
  作为学校,从自身能力上来讲是不可能有效地提供给每一个学生良好的工作经验的,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目标和能力已决定了这一点。因此,针对学生的需求学校可从以下方面有效配合:
  1.分析实践经验的有效内涵。很多学生在谈到实习经验的时候往往默认的是专业技能实践经验,但事实上,除了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外,适应工作、团结协作等职业素质实践经验同样重要,所以,可建议学生多方面联系专业对口实践岗位,同时对于非对口专业实践岗位也积极接纳,进而从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2.重视毕业前的会计综合模拟实验。作为一门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更新的应用性学科,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会计实战型人才更受社会的欢迎。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是含金量非常高的接触会计岗位操作实务的课程,通过对近几年已工作毕业生的追踪了解,他们普遍反应毕业前的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收获对于工作技能具有近90%的支撑。为确保毕业前的会计综合模拟实验的效果,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选好会计模拟资料,合理安排业务资料容量的大小。所选的会计模拟资料必须是典型的经济业务,内容应兼顾手工会计实验和会计电算化实验两方面的需要。其次,不断提高教师指导水平和质量。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不仅应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而且应具有超强的业务能力。高校要采取措施培养师资,使相当一部分会计教师精通会计和计算机、擅长会计理论教学又具备实际操作能力。最后,抓好实验的考核环节。实验考核要注重实验过程考核,注重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结合,以技能考核为主。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合理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应事先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考评内容、评价指标、权数、综合计算等方面加以规定,建立由教师、学生、企业共同参与的主体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即对学生完成的综合模拟实验进行评估、考核、打分,采用“教师、学生、社会”相结合的开放性、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3.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一方面,学校及院系聘请实务界人才到高校做相关专题的演讲,将外界的实际需求和经验与校内师生交流;聘请实务界专家对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剖析与讲解,逐步提高学生对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应创造条件鼓励教师更新知识,到实务界实践锻炼,体验实践中的岗位需求层次和能力要求,总结经验并传递到改善教学效果的环节。比如,学校可安排教师轮休,采用半年上课,半年进修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扩大知识面;学校让教师走出校门,通过每几年轮出一年或每周抽出一天来保证和鼓励教师从事外出谋职或兼职。
  4.积极争取并建立校企实践基地,增加教师和学生参观、实习机会。校企实践基地是校企双赢的有效平台,当前部分企业在招聘中不愿直接聘用大学毕业生,认为有些大学毕业生工作不扎实,培养难度大且容易跳槽,所以很多企业愿意与学校建立实践基地项目,一方面企业可以在提供实践机会的期间考察并择优录用实践效果良好的优秀毕业生;同时,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窗口,并进一步获得实务界的人才需求标准,进而有利于教育目标的改进和实现。因此,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满足学生增加实践经验的需求,可由老师带领学生到实践基地去实地观摩,进行专题调查;也可利用暑假,由学校统一组织到学校的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学院指派专职老师对学生进行跟踪检查与指导。实习结束后,学生及时提交实习报告,由老师进行批改。
  
  【参考文献】
  [1] 孟焰,李玲.市场定位下的会计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基于我国高校的实践调查证据[J].会计研究,2007(3).
  [2] 李天琴.中美会计教育比较研究[J].管理科学,2006(4).
  [3] 柳青.美国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会计课程改革――以布里罕杨大学为例[J].财会月刊,2008(20).
  [4] 翟胜宝,盛明泉.从会计专业毕业生失业问题谈改进高校会计本科教育[J].财会月刊,2009(36).
  [5] 万晓文.美国会计教育研究的回顾及启示――兼论我国会计教育改革[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6).
  [6] 陈亚民,王天东.从MBA教学谈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问题[J]. 会计研究,200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77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