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成本全程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英

  摘要:全过程成本控制:是对产品设计、工艺、采购、制造、销售、使用的整个过程发生的成本进行控制,不仅要对产品生产成本的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也要对产品生产前的设计模式、工艺过程和产品生产后的销售模式、使用过程所发生的成本进行控制。
  关键词:成本 全程 控制
  
  在现代社会中,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为此,企业应首先考虑自身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的竞争实力,以及是否能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使自己的产品能更好地适应市场上那所谓的价格战,并能连续创利。所以,产品的全程控制已成为各企业争相考虑的问题,在此,本人想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产品设计、工艺的成本控制
  产品在设计和研制阶段虽然可能具有较高的水平,但正式批量生产时采用何种生产方法,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和生产经营成本。因此我们在此阶段应考虑到在实际生产中会碰到的问题,在设计时尽可能地把各种因素都考虑进去,以便能更有效地控制成本。
  当一个企业越来越依靠流程来保障业务运作时,“流程(制度)成本”将决定企业运营成本的高低,因此必须关注流程设计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方法技巧的探讨,并付诸于实践。
  二、材料的采购
  材料的采购作为产品生产的首要前提之一,采购成本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产品成本的高低,所以采用“采购比价管理”在成本控制过程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企业采用“采购比价管理”,一是要严格按照民主采购的原则进行管理,二是选择最有利、最合适的价位买进或卖出。它包括规范性的操作方法管理体制、科学合理的价格决策体制以及严格的监督检验体制。“采购比价管理”必须做好以下两项基础性的工作:
  (一)应根据管理模式组织建立一条具体的、完整的的价格信息网络
  根据收集并归纳整理的价格信息网络体系,企业实施“采购比价管理”,就可以借助归纳的广泛的价格信息,及时掌握了解国内外的价格信息,最后选择最有利、最合适的价格。价格信息的来源方式、来源渠道有很多,我们主要采用:市场调研、招标询价、Internet互联网询价。
  (二)应组织建立一套规范的资金监控管理模式
  企业实施购销比价,实质上就是采购物资、销售产品的一个购销过程,是企业资金流动性最强的过程。企业要做好购销比价管理,就必须从资金监控管理做起,做到密切关注,确保资金链的安全,从而保障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我们可以采用“三个统一、一个分离”的组织形式, 即统一组织机构、统一人员配置、统一资金管理、成本核算分离;“三个重点转移”的工作方法,一是计划管理的重点向资金全面预算控制制度转移。二是资金管理的重点向资金进出两方面转移。三是审计管理的重点由事后审计向事前监控转移。
  三、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发生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产品的生产成本即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为了有效地控制这三大部分,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论述:
  (一)成本控制的基础性工作
  成本控制的起点就是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成本控制不从基础工作做起,要加强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基础性工作。成本控制的基础性工作主要有以下内容:
  1、建立完整的区分级别和归口管理的控制责任制度
  企业应当根据控制责任制度把成本计划规定的各项经济指标,形成一个上下左右、纵横交错、人人负责的成本控制体系。根据其性质和内容进行分解,一层一层落实到每个班组、每个车间以及每个职能部门,实行区分级别的归口管理控制。每个归口的职能部门,一要努力完成上级部门分配下达给本部门的各项费用指标,二要负责完成企业下达的各项归口指标,并进一步把归口管理的指标分解后层层下达到有关执行部门和单位。
  2、加强成本控制管理制度建设
  成本控制制度建设应当对所有的费用和消耗情况与成本控制标准进行核对分析,采用完善的核算方法来进行企业的业务核算、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根据真实反映的扬所有成本费用数据,对其进行收集、记录、传递、整理和汇总。收集和记录数据时应当采用科学合理的收集方式和记录方法,做到完整、准确、齐全;传递数据必须要有正确的途径,从上到下,做到安全、迅速、及时;整理和汇总数据则要做到科学合理、仔细严谨。
  (二)标准成本的控制管理
  标准成本的控制管理是根据预先制订的标准成本,对企业的产品生产标准成本进行管理,来控制实际成本的发生,从而达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的一种控制制度。标准成本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以下二个方面的内容。
  1、标准成本制订与产成本差异的计算
  通常对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照预计的数字来制订标准成本,并将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作为制订标准成本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标准成本制订可以采用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卡的形式进行,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数量*标准单价。在标准成本制度下,采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对成本进行事中控制。按照标准成本对生产成本、主营业务成本、自制半成品、产成品等账户进行账务核算,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形成的各种成本差异应当分别核算,实际成本超过标准成本的差异为逆差,反之,则为顺差,两者应分别设立专门的账户进行核算处理,月底,根据各种成本差异账户相互抵消进行处理。
  2、标准成本的控制
  标准成本控制制度的实行主要是为了进行成本控制,包括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控制,企业对实际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进行分析考核,然后针对实际成本加以控制。另外为了提高成本控制的工作效率,还必须把那些不正常的、特殊的、不符合规定的差异作为控制的重点,遵循例外的管理原则进行控制管理,针对其特点找出根源,分析其原因所在,将将信息及时反馈给有关责任单位,迅速采取有关具体措施,及时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
  (三)车间成本的控制管理
  车间成本控制管理主要是企业成本控制和班组成本控制的中间环节,属于企业成本控制的事中控制,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我们一方面要了解并执行上级部门的意图,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支配车间的生产资源。车间应当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把握最好机会,注重控制。主要控制内容如下:
  1、直接材料等可变成本的控制
  材料作为可变成本,车间对其做好控制主要抓两头,一是核对领料发料,二是核查实际消耗。车间管理人员应当要求每个班组人员每天编制日报表,做到日清月结,根据日报表的第一手资料,更好的帮助班组做好预测工作,这样可以及时迅速的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做好成本控制的事中控制。物资的领料和发料是一种日常辅助活动,由每一个车间班组具体负责,既节省了车间一线工人的时间,又可以对定额领料严格把关。核查实际消耗则可以及时发现材料物资定额是否合理,操作中是否存在浪费、故意损坏的现象。
  2、直接人工成本的控制
  直接人工成本与产量成正比例的关系,是一种变动成本。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人工成本,产量高相对人工成本就高,产量低相对人工成本就低。多数企业实行定量、定时、定额的办法,产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直接人工的成本。企业的直接人工成本可以通过考核劳动生产率来控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直接影响直接人工工资的增长率。为了控制直接人工成本,企业往往通过改进操作方法、操作流程、生产组织形式,来提高企业的工时利用率、人工作业率,从而达到控制直接人工成本的目的。
  3、车间制造费用的控制
  车间制造费用项目有很多,办公费、修理费、物料消耗、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等,它属于一项期间费用,要做好期间费用的控制,难度比较大。车间制造费用可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两种,两者应该分别核算处理。首先要对成本控制从理论上进行充分的认识和看待,具体设置车间费用的明细账,详细登记每一笔费用的支出,对第一笔费用支出进行经常性的分析,分析其是否合理,从而根据分析情况来确定消耗的定额成本。
  在现在的竞争社会中,企业要想不被淘汰,必须要做好成本的控制管理。企业的成本控制不能单一的只对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控制,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全面控制。当然企业除了做好产品成本的控制,还应不断创新,保质保量,绝对不能刻意追求低成本高利润,而忽略产品的品质质量不计,更不能采取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等不良手段来降低企业的成本;否则不但坑害了消费者,还会令企业丧失名誉,甚至面临破产倒闭。一个企业的成本控制要想取得成功,除了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外,更重要的是要上至领导下到工人全部加以重视,做到全员、全面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宋胜菊.新编成本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2]李景元.成本控制的基础性工作.中华会计网
  [3]孙雷平.浅谈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小企业管理与控制.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