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分制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岳兰

  【摘要】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实行了一种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那么,在这种管理制度下如何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文章分析了目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学分制管理制度下如何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之粗浅方法。
  【关键词】 学分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要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必须建立灵活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实施学分制。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学校既能为人力资源市场输送适应能力强、专业面宽的人才,又允许学生在修满学分的前提下提前或延期毕业,以适应社会和个人不断变化的发展需要,使学生能够及时把握各种成才和就业的机会。实施学分制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通过学生自主选课,能够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地将生产实践和科技发展中的前沿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增加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提高教学质量。实施学分制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尊重、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对于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学分制为工学交替提供了制度保障,既有利于解决他们所面临的经济困难,又能够使他们在工作中提高技能、增长才干。因此,在学分制管理制度下,如何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必须予以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
  
  “培养模式”是“按照什么方式”去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其根本属性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多要素范畴。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通常指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的指导下,为培养目标而对培养过程采用的标准构造样式,具有一定的风格和特征,而其外延,应视为整个培养过程。作为高职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模式”,通常是指在高职教育理念和职业教学规律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对整个运作过程进行全面的构造、解释和推断。由于该结构样式中的要素主要有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运作策略、教学组织及评估方式等,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质,就是针对上述诸要素进行有别于传统的变革和创新。比如培养目标如何在全过程的工学结合中与全面素质教育挂钩,专业设置如何贴近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行业调研)、贴近市场需求(市场驱动)和满足岗位需求(职业分析),课程体系如何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学业中的课程体系),运作策略如何真正确立人文理念(学业中的运作策略),教学组织如何体现以学习环境设计为基础的分布式学习(学业中的教学组织),评估方式如何有效导向(学业中的评估方式)以及体现在就业与立业上的效果等等。
  按照世界合作教育协会的解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与思考。这种办学形式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缩短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根本原则,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产物,也是我国职教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领域。
  
  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思想认识不全面
  尽管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已经得到了认同,但在理解其内在含义上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上还不够全面。认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或之后进行实践操作,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是一种学习“阶段式”的工学结合。没有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到专业建设的高度上来,尤其是没有一个系统的课程改革方案,一般只强调专业技能操作的培养,而忽视职业素养的养成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所以,造成学生在社会就业时面临诸多困难,在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上难以提升。
  (二)现有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学分制管理制度的要求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学生和企业等各方面进行统筹兼顾。在学分制管理制度下,学生选课时一方面对专业课程体系认识不够,选课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另一方面也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往往缺乏相应的指导。学校、学生、教师和企业相互之间的角色定位不够清楚,导致在具体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时出现种种问题。比如:学校在组织教学时是根据学生选课情况组合班级进行教学,而企业对学生的实践需求往往带有很强的“季节性”,在经营旺季时需要大量学生参与实践,在经营淡季时则只需要少量甚至不需要学生参与实践。因此,在工学结合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不明显
  目前由于外部环境尚未健全,校内学分制管理制度跟不上形势变化要求,校企资源难以优化、校企合作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学生对工学结合还不够理解等原因,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实施效果上还不明显,甚至部分高职院校还只是停留在观念层面上,没有真正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没有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落到实处。因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进一步明确学分制管理制度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更为宽泛,工与学的结合不仅仅是在某一段时间学生参加工作的“阶段式”结合,而应该是和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相联系的“全程式”结合。尤其是在学分制管理制度下应注重在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开展工学结合“六业相扣”的教育教学改革。其主要内容如下:
  “六业相扣” 的教育教学改革指的是:“产业、职业、专业、学业、就业和立业‘六业’相互紧扣”,从不断开展调查研究产业的发展状况入手,确定紧缺职业岗位(岗位群),针对产业发展需求及紧缺职业岗位人力资源需要,在动态中建设、调整与完善专业布局与设置,实施适应产业需求、符合职业岗位(岗位群)需要的学业设计(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专兼教师团队、校内外实训基地、校企双方考评、学生职业技能鉴定、顶岗实习和职业道德养成及核心职业技能形成组成的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到相应的产业中就业,在对应的职业岗位(岗位群)上立业。在学分制管理制度下,力求通过“六业相扣” 的运作方式实现“多方位、全过程”的工学结合,努力做到:产业确定职业、职业决定专业、专业指导学业、学业服务就业、就业促进立业,并从学生就业、立业状况的反馈中检验“六业相扣”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的改进与完善,使之进入良性循环,不断深化工学结合“六业相扣”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要有广泛深入的市场需求调研与分析,重点要体现在对行业、企业人才供求以及学生特性的调研与分析上。
  其次要及时抓住市场机会,并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发展。在各专业建设上要充分体现专业布局与设置、学业设计的各个环节所形成的专业建设模式、课程建设模式、教学设计模式、教育方法模式和考核办法模式等。
  再次要在市场导向下,建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注重创新改革或研发课程、组织教学,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最后要体现在市场的影响力上,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的人才实现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进一步理清学分制管理制度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在学分制管理制度下,应当明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结构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学校、学生和企业单位等多方面相互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如下:
  1.结构组成要素:学校、学生与用人单位三大要素。
  2.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1)角色关系:学校和企业(用人单位)是“共同主办方”;学生既是结构主体,又是主要的“受益方”,企业(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既是“共同主办方”,又是人力资源的“受益方”。(2)责任关系:学校和企业(用人单位)是合作组织者,负有共同为学生安排工作单位和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责任;学生既是用人单位的准职工,又是学校的学生,有接受学校和用人单位双重管理以及为用人单位进行生产性劳动的责任;用人单位有责任为学生安排工作岗位,支付相应的报酬。
  (三)不断创新学分制管理制度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实施效果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在不断深化工学结合“六业相扣”教育教学改革中,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提炼而形成的。它是既符合适应现代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又是职业院校与行业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通过学习与工作相互交替、相互融合培养途径,将课堂的理论学习与社会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学习期间,学生在学校既要接受与职业相关的理论教育,又要在实训基地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还要在行业所属企业中完成一定的生产性作业,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参加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使他们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并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取得一定的工作经历,从而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发展。对学生的教育培训任务由职业院校和行业共同承担,学生毕业时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工”不再是简单意义的工作,而是与职业紧紧联系、有学习性质的工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学”更加强调实践活动与理论学习的统一,更能体现学校教育教学与企业教育培训的统一,提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效果。
  为了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不断拓展校企合作办学的广度和深度,高职院校应当采取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一是各专业成立由行业专家、企业技能专家、学校学科带头人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检查和调整。在课程设置、实训实习安排、毕业设计(专题)要求等方面,校企共同研究决定。二是在企业建立校企联合管理的工学结合教学基地,将课堂搬进企业开展校外教学。三是坚持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四是形成学分制下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良好运行机制。建立实习就业例会制度,高职院校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学工处会同各教学单位定期召开例会,通报实习就业方面的信息,研究实习就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商讨推进实习就业工作的措施。五是建立回访实习企业制度。高职院校每年应当安排管理人员和指导老师到学生实习企业回访,与企业共同探讨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为学生联系、落实实习就业岗位,看望实习学生。六是完善以学分制改革为主的开放灵活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为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提供学籍管理保障。七是健全校外指导老师管理制度。按照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和实习管理规范,教师采取实地指导、电话指导、网上了解、短信沟通等方式,对学生社会实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全面掌握情况。此外,还可以建立实习生返校日制度,要求他们定期返校汇报实习情况,进行阶段小结及参加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活动。●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S].国发[2005]35号.
  [2]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教高[2006]16号.
  [3]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S].教职成[2006]4号.
  [4] 丁金昌,童卫军,梁耀相.基于“工学结合”教学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8).
  [5] 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6] 郭家星,屈有安.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91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