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俊英
【摘 要】 基于VAR模型的协整分析表明,河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影响有限,因此应加强国际金融合作,扩大金融业规模;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快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带动全省金融业发展,以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区域金融;经济增长;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
一、问题的提出
金融是一国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研究自然成为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格德史密斯和麦金农与肖最早研究了这一问题,得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的结论。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1911)则指出一个运行良好的金融系统对经济的长期增长具有促进作用。King和Levine(1993)进一步指出金融发展是因,经济增长是果。由于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国内学者偏向研究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如周立和王子明(2002)采用了简单的一元回归模型,对中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高度相关性;杨艳、李新波(2009)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各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较为显著;钱萱、陈文新(2009)以新疆15个地区为例,利用经济模型分析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等等。综观已有的研究文献,国内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研究在样本上主要为东、中、西部的划分,或者对个别突出区域或省份的研究,但缺少对河南省的专门研究。作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省份之一,河南省金融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利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分析河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为河南省区域金融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河南省金融发展现状
(一)金融深化程度
金融深化程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状态,在此选用金融相关比率衡量金融深化程度,格德史密斯1969年提出该指标,将其定义为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的比率,由于缺少金融资产数值,在此采用理论界通用的方法,将其定义为金融机构存贷款总和与GDP之比。图1为1994年至2007年河南省与全国的金融相关比率状况,可以看出,在1996年之前,河南省金融相关比率波动不大,1997年后逐步增加,2003年达到峰值,之后开始缓慢下降,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在2003年以后,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加大,说明河南省近年来的金融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存贷比状况
存贷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业银行资金配置的效率,反映储蓄转换为投资的比率。从图2可以看出,自1994年以来,不管是河南省的存贷比还是全国的存贷比,均在下降,河南省的存贷比略高于全国的存贷比水平,反映河南省在资金利用和配置效率方面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自1999年以来,这一比例小于1,说明存款总额大于贷款总额,存在存差,资金供应相对过量,因而应进一步提高资金利用率,提高其收益率。
(三)保险深度状况
随着社会公众保险意识的增强,保险需求不断增加,河南省保险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体现为保费收入增加,保险品种种类不断创新,保险经营机构和中介机构数量也在扩张。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省级保险分公司32家,各类分支机构
4 251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298家,兼业代理机构6 741家,成为全国保险机构最多的省份之一,2007年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23.6亿元,跨越3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8.2%。图3是河南省与全国1998年至2007年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即保险深度状况。从中可以看出,自1998年以来,该指标呈增长趋势,2002年增长速度达131.67%,2003年该指标值达到高峰,为0.024,2004至2005年有所下降,2005年至2007年呈缓慢增长趋势,截至2007年,该指标为0.022,但是始终低于全国平均保险深度水平,尤其是2005年以来,与全国的差距有所增大,说明河南省保险业发展仍有较大空间。
(四)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资本市场发展非常迅速,企业上市的步伐很快。尤其是2007年全年,河南省共实现11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募集资金114.96亿元,其中境内3家,境外8家,是河南省历史上新增上市公司最多的一年。截至2008年年初,河南省上市公司数量共55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36家,境外上市公司19家,累计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442亿元。境内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超过3 397亿元,占河南省GDP总量的比重达到20%。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河南省上市公司数量偏少,直接融资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偏低;部分上市公司重组缓慢,存在退市风险;辖区证券期货机构实力不强,风险尚未彻底化解等。
三、河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1.经济增长指标。理论界通常采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增长,为剔除人力资本因素的影响,在此选用人均GDP衡量经济增长状况,以可比价格来衡量。
2.金融发展指标。涉及两个指标:金融相关比率(FRI)和金融发展效率(DR)。金融相关比率为河南省金融机构存贷款之和/GDP,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程度。金融发展效率(DR),定义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存款余额,用来衡量银行将存款转化为贷款的比例,能有效检验银行的业务开展能力,体现银行的资金配置能力。这两个指标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程度。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证券市值波动较大,与GDP之间的规律性关系不明显,同时河南的证券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因此不涉及反映股票市场发展的指标。近年来河南省保险市场发展较快,保费收入逐年增加,但其规模有限,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较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因而也剔除了反映保险市场发展的指标。
3.数据来源。统计模型采用年度数据,样本区间为1979
―2007年,数据均根据《河南统计年鉴》(1979―2007)的相关数据整理而得。对指标数据进行对数处理,以消除时间序列的异方差问题,LNGDP、LNFRI、LNDR均是GDP、FRI、DR乘以100后的对数。
(二)实证分析
1.单位根检验
由于时间序列数据往往存在非平稳性,直接对两个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可能引起伪回归,使得结论无效,因此先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即单位根检验。进行单位根检验的方法有很多,在此采用ADF(增广的迪基―富勒)检验法。原始序列LNGDP,LNFRI,LNDR的检验结果都没有拒绝单位根假设,为非平稳序列。对原始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后再进行单位根检验,均拒绝了单位根假设,表明差分变量为平稳变量,所以原始变量符合一阶单整序列的特征,即I(1)序列。对非平稳的经济变量不能采用传统的回归分析法分析其相关性,而应用协整方法分析。
2.协整分析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非平稳变量间存在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称为协整关系。目前进行协整检验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Engel和Granger在1987年提出的基于协整回归残差的两步法检验;二是Johansen(1988、1991)和Juselius(1990)提出的基于VAR模型方法的协整系统检验。前者主要用于两个同阶单整变量的分析,后者多用于对多个变量的分析。考虑到样本容量有限,而分析涉及三个变量,在此采用Johansen检验法。首先建立VAR模型,确定最大滞后期t,原则是在增加t值的过程中使AIC或SC值达到最小,经多次试验,当滞后期为5时,SC达到最小,当滞后期为6时,AIC为最小,但考虑到样本容量有限,滞后期越大,自由度越小,因此确定VAR模型的滞后期为5。根据前面的VAR模型及其滞后阶数,确定协整检验模型含常数项,无趋势项,滞后期为4,协整检验结果见表1。
结果表明,在1%的显著水平下,国内生产总值、金融相关比率和金融发展效率间具有一个协整关系,说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稳定关系。其协整方程为:
LNGDP=1.2342222×LNFRI+2.863667×LNDR-31.07060
(0.32909)(0.30454)
从协整方程看,金融相关比率和金融发展效率的系数为正,说明二者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解释变量的t值不高,说明变量的显著性不强,河南省金融相关比率和金融发展效率水平不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
上面反映的是变量之间长期的均衡关系,进一步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经济变量间的短期影响。在前面VAR模型的基础上,得出误差修正模型矩阵形式为:
△y=(DLNGDP DLNFRI DLNNDR)
误差修正模型的AIC和SC值分别为-9.977195和-7.768344,似然值为164.7263,修正后的R2分别等于0.827214,0.859670, 0.747556,说明误差修正模型的整体效果非常好。根据误差修正模型系数,可以得出结论:短期内金融相关比率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则不利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效率的作用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短期内,经济增长的提高不利于金融相关比率的提高,说明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金融相关比率的提高;而经济增长的提高能导致金融发展效率的同步提高。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分析说明了三个变量之间具有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变量之间至少存在单项因果关系,但不能说明谁是因果,因此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可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由于研究为年度数据,在进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时,滞后期的选择比较关键,为了全面反映问题,对变量进行了滞后期从1到9的检验,最后确定滞后期为7。检验结果如表2。
检验结果表明,在99%的置信水平下,经济增长和金融相关比率间呈双向因果关系。在80%的置信水平下,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效率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是金融发展效率的格兰杰原因。在99%的置信水平下,金融相关比率与金融发展效率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金融发展效率是金融相关比率的格兰杰原因。
四、结论与对策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检验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河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河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的均衡稳定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第二,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在99%的置信水平下,经济增长和金融相关比率间呈双向因果关系;在80%的置信水平下,经济增长是金融发展效率的格兰杰原因;在99%的置信水平下,金融发展效率是金融相关比率的格兰杰原因。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扩大金融开放,做大金融业规模,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一是加强河南省金融业同周边省份的区域合作,做大金融总量,实现金融资源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并提高金融发展水平。二是实现金融业的国际合作,引进有实力的国际金融机构在河南省建立分支机构,鼓励已有金融机构引进战略投资者,促进省内金融机构竞争力的提高。
(二)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高资金运用收益,提高金融中介管理水平
在现有金融业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挖掘市场潜在需求,设计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拓宽资金运用渠道,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益,提高金融中介资金管理水平,改善经济增长质量。
(三)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
河南省目前仍是银行主导型金融机构,金融发展水平不高,现有体系更适合传统产业的发展。而从长远看,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显现。因此,应积极发展资本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促进河南省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再融资,提高上市公司经营质量。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保险,增强居民保险意识,不断丰富保险品种,创新保险产品和银行产品的融合方式,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四)加快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
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是对现代产业经济发展与创新的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是加快投资与消费协调发展,培育经济增长后劲的实际需要。应进一步发展物流业和构建区域性物流中心,提升郑州的整体形象和城市竞争力,加大对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区域金融的竞争力和辐射力,有效带动全省金融业发展,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纪发俊,白永,牛剑平.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以兰州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09(5):194.
[2] 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10):1-13.
[3] 杨艳,李新波.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2):74-81.
[4] 钱萱,陈文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新疆15个地区为例[J].新疆农垦经济,2009(6):49-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96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