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基金投资的新误区(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中平
基金缘何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变成了众人唾弃的瘟神了呢?基金真的堕落得这么快吗?针对目前出现的基金投资新误区,笔者不妨再次做个澄清。
误区四、基金投资就是自己出钱让别人玩
不少人认为自己做股票赔了起码自己还玩了,股市下跌基金也赔钱,买基金赔钱了那是让别人玩赔了,太不值了。如果大多数投资者都不在乎结果只在乎过程,那倒真是心态好了。其实,来投资的人没有不在乎结果的。
投资根本就不是什么好玩的事,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些东西是靠后天勤奋积累的,有些甚至是天赋。基金经理相对来说应该是市场挑选出来比较适合做资产管理的人。个人投资者一般既不职业化也不专业化,很多人既厌烦学习复杂的投资理论和交易规则,又不愿意做枯燥的资料分析,心态也不是很好,信息上也处于劣势,其实,受伤的总是散户一点都不奇怪。
基金的产生就是社会专业化分工发展的结果,为愿意支付服务费的人们提供专业化投资服务,帮人们节省时间精力,产生一定的规模效应。其实,很多人都不愿自己做投资,或者嫌太烦琐或者不愿承受心理煎熬或者不想因做错投资决策而深深自责,很多股民不买基金却愿意委托亲朋好友给自己做股票,甚至委托给一些完全没有任何正式从业资格的陌生人,也没有什么正式手续,几乎是口头约定,这样一不小心就很可能把亲朋好友的关系搞僵,哑巴吃黄连的时候也很难避免。很多人的头脑里都有个幻觉,越是自己不清楚的东西越可能带来超额回报,其实,往往带来的是更大的风险。
误区五、基金经理道德败坏
市场大跌以后,基金经理的资产管理能力不断遭到质疑,而且基金经理的道德操守也有很多人怀疑了。基金经理现在好像已经走下大家曾经一起给筑成的高高神坛,褪去昔日耀眼的光芒回到了人世间。其实,任何的造神运动都不可能长久,基金经理既不像大家以前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现在想象的这么坏。
在前两年里只有超越业绩基准的那部分业绩才真正跟基金经理的管理水平有关,不要把基金经理当成一旦拥有发财不愁的财神爷。基金的老鼠仓问题不能仅凭想象随意扩大化,也不能因为一些基金经理为了可能更高的薪水跳槽到私募就指责基金经理都不爱岗敬业只认钱,更不能认为基金在6000点之上有买单3000点之下有卖单就认为基金经理用投资者的钱随便玩。所谓的“基金互殴事件”也是没有被证实的事情,很可能就是为了炒作故意妖魔化基金而已。基金的老鼠仓问题是完全可以严格监管减少作弊的,当然,也不可能完全禁锢基金经理与其家人朋友的正常投资需求。
基金经理的跳槽事件由于常常暴露在镁光灯下,所以显得特别扎眼。其实,一般也不全是为了钱而跳槽,跳槽在其他行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基金经理不是神,不可能准确预测未来,所以也不可能采取那些事后看来最优的策略,有业绩排名的压力、有公司高层的压力,基金经理不可能拿着投资者的钱随便玩。
误区六、基金的管理费用必须跟业绩挂钩
很多人认为现在基金亏损了还照样收管理费是不合理的,基金的管理费用必须跟业绩挂钩。其实,目前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费用每年一般都不超过1.5%,指数型被动管理的基金的管理费用要低一些,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的管理费用就要低得多了。所以,目前的基金管理费用基本已经考虑基金的收益特性和管理难度,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合理的。
在牛市里基金比较容易挣钱,管理成本可能比熊市里还要低,基金亏损并不是基金公司不作为。前两年很多基金的年收益都超过了100%。那基民打算给多少管理费呢?显然基民也不愿多给一分钱。
其实,管理费率按牛市的收益水平或熊市的收益水平来定都不合适。基金公司也不是做的无本买卖,2006年基民已经挣得钵满盘满的时候,还有不少基金公司巨亏,基金公司的固定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是很高的。私募基金一般都是采取管理费用跟业绩挂钩的方式,看起来管理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会更一致。国外很长时间的经验也没有证明私募的业绩一定比公募好,国内阳光私募的业绩也是能有目共睹的。公募和私募只能说各有特点,而本身不决定业绩的高下。
误区七、基金也应该做波段操作
股市像过山车一样,事后来看似乎基金在高点赎回在低点申购收益会更理想一些,一些专家被问急了也说基金应该做波段操作。这其实是假定投资者可以每次准确预测股市后期的行情走势,无疑这太高估基民的择时能力了。很多股评人士经常建议股民高抛低吸,什么时候是高、什么时候是低却从来就没有准确的说法。其实,股评人士不这么建议,股民也不会想低抛高吸的,虽然事实上他们经常这么干。
基金本来就适合做中长期投资,择时不是基民经常应该考虑的,基金经理本身就会择时操作,如果不相信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比自己强那就没必要买基金了。择股就更不是基民应该考虑的事情,择基倒是基民应该考虑的事情。把在同类基金里表现不好的换成长期表现不错的是值得做的事情,不过也不必一味追求第一名,风水轮流转的事情还是经常发生的,只要一直比较靠前就好。波段操作越频繁越不容易套牢,但很容易踏空。目前来看很多优质基金最近两年的年均收益仍然超过50%,而波段操作其实很难超过这样的收益水平。
误区八、远离基金远离毒品
很多人在基金申购最疯狂的时候才买进基金,之后账面损失越来越大,到了一个很惨重的地步,这时便有一种受骗的感觉,别人告诉他之前基金的高收益都是在诱骗他。有很多人并没有从亏损中总结经验教训,而只是一味的懊恼、抱怨和气愤,甚至号召远离基金、远离毒品。这样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既不能减少自己的损失也不能改变别人已经并会继续从基金投资中获利的事实。长期的数据证明基金之所以能存在并兴盛,就是因为它是一种中长期有效的投资理财工具。对于短期收益的过高预期会让投资者的心态变得很坏,请记住不要把应该用于消费和保障的钱用来做基金的短期投资,请用确实可以用于中长期投资的资金来做基金投资。短期的暴利是不可持续的,比较理想的长期平均收益才是应该追求的。世界首富巴菲特管理的资产的年均收益率也不过20%多,不可盲目追求太高的收益率。
房贷如何赚钱?
从理财的角度讲,所有资产都可以进行经营管理并产生效益,房贷自然也不例外,它虽然不会产生收益,但是优秀的资源配置可以节省资金,从这个角度来讲,房贷也是可以赚钱的。
买房置业自然是人生的头等大事,但是央行频繁的加息让房贷一族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另一方面,越来越复杂的商业贷款让选择房贷的购房人踟蹰不定。为了让日后的房奴生活过得轻松一些,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房贷产品显得尤为重要,很多时候,一个恰到好处的选择可以让你节省大笔的购房费用,而一个错误的选择则会让你的资金流失于无形之中。如何让房子变得更“便宜”?安家世行的专业房贷理财师将用具体的案例为您详细解答。
二套房贷首选公积金
陈小姐,32岁,某设计公司职员,税后月入10000元左右,单位按规定为其定时缴存住房公积金。2006年,陈小姐通过商业贷款按揭购买了一套总价65万的一居室,贷款总额为30万元。2007年,由于银行持续加息,陈小姐选择提前部分还贷,后剩15万继续按揭,月供1700元,无还款压力。
由于年末欲接父母来京养老,陈小姐决定再购置一套总价100万的两居的房子给老人住,需要贷款55万,但现在的银行政策对个人购置二套房产贷款利率要上浮10%,如果贷款25年的话,两套房产的月还款就要5600左右,超过了月收入的50%,贷款很难申请下来。
由于月供金额超标,难以通过银行申请,因此,要想办法解决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高额利息压力。
根据9.27房贷新政,只要借款人的第一套住房贷款尚未还清,再贷款时都要被视为第二套住房,必须执行首付4成,利率至少提高10%的规定。
只有在人均住房面积低于当地平均水平时,借款人再次向银行申请贷款可比照首套自住房贷款政策执行。陈小姐的情况显然不在此列,但是根据现在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的相关规定:借款人首套住房是商业贷款无论是否还清,使用公积金贷款都不受影响,仍按首套住房政策执行。只有在借款人第一套也使用公积金贷款且未还清前,夫妻双方是不能够再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第二套房的。经过计算,陈小姐完全可以通过公积金贷款贷到55万。由于现阶段公积金贷款不受二套房产上升贷款利率政策的影响,还可以享受公积金的正常利率,计算下来,两套房产每月的月供不到5000元,对其生活不至产生太大影响。
第二套房的高首付高利率让不少置业者望而却步。因此,有必要借助公积金的“力量”,建议有二次置业之想的购房者在首次置业时选择商业贷款,为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第二套房埋下伏笔。这样既能在购买第一套房时享受首次置业商业贷款的优惠,又能在二次置业时避开高成本。
两代人接力轻松还贷
聂小姐,27岁,去年研究生刚刚毕业,目前就职于某合资企业,月薪4000元。其母53岁,月薪3000元,其父55岁,月薪6000元,家庭存款35万元,一家三口一直居住在父亲单位早年分配的一套50平米的小两居室内,虽然在三环内,但略显拥挤。孝顺的聂小姐希望给全家人改善一下居住环境,让父母能够安享晚年。几经筛选,全家人终于选中一套总价100万元,120平米的小三居。
如果以聂小姐作为借款人,即使以最长的贷款期限30年来算,其现阶段的收入水平根本无法满足银行的月供要求。但如果以父母作为借款人,因为接近退休年龄,只能申请到很短期限的贷款,月供压力承受不了。
但聂小姐一家现有一套三环内的二居房产,如果按当时北京出租市场行情出租的话,每月可收租金230 0元左右,结合自己的收入水平,可以实现“以租养房”。
此外,因为聂小姐年纪轻、能力强,预计未来的收入会稳中有增,而父亲的还款能力在减弱,所以可以李小姐为借款人,其父亲为共同还款人一起来申请贷款,申请30年期70万元的贷款,首付款为30万元(其余5万元用于缴纳相关税费等临时性支出)。另外,在搬入新居后,可以将现有住房出租,将租金补贴月供或累计起来进行一些稳健型投资或用于提前还贷款,减轻还款压力。
目前,北京的租金持续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之上,因此在家庭住房“小换大”的过程中可以加以利用。另外,对于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购房者以及刚参加工作、收入暂时不高、还款压力较大的年轻人较为适合“接力贷”。
妙用转按揭一石二鸟
胡先生2004年以按揭贷款的形式购买了一套位于奥运村区域的房产,面积145平方米,当时价格为100万元,开发商指定的银行为他提供的还款方式是20年期的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贷款额为70万元。当时由于经济条件所限,胡先生只对房子做了一个简单的装修就入住了,现在准备作重新装修,预算30万元。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奥运村区域近两年房地产飞速增值,胡先生的房产经评估已增值到210万元,目前银行贷款本金还有64万元左右未结清。
由于当时选择的是“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所以在利息支出上掏了很多“冤枉”钱,因此,胡先生希望能够通过优化自己的房贷方案,满足30万元装修贷款的需求,并希望能够调整还款方式,降低利息成本支出。
尽管胡先生的房产有大幅的增值,但是由于胡先生没有还清贷款,无法进行再次抵押借款。鉴于此,建议可利用房产增值部分,“借力”加转按揭,完成装修梦想,同时调整还款方式,节省利息支出。这一措施分两步进行:首先,借助担保公司的力量将自己的贷款余额还清;然后按照房产评估现值重新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根据不同银行政策,贷款额可以达到105~126万,这样,剔除原有的未结清贷款额64万,胡先生仍可增加41~62万元的贷款额度,足以满足胡先生30万元装修贷款的需求。在进行第二次贷款的同时可以调整还款方式,鉴于胡先生的收入和财产状况,建议其选择“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大幅降低利息的额外支出。
由于还款资金由担保公司垫付,因此不存在违规操作,一些在选错贷款产品的购房人可采取这种方式重新选择适合的还款方式。
安家世行市场部供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833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