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庄小将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了社会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创业型人才相关联的文献,探讨了创业人才的特征及内涵,对创业人才的核心能力进行了分析,构建了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培养创业型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创业型人才 内涵探析 路径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教育部等部门又联合启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赋予了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将高职教育推向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及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前沿。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如何找准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的结合点,把握时代脉搏调整专业结构,引导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进行创业已成为各个高职院校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析创业人才的内涵的基础上,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路径,为高职院校创业人才培养方面提供借鉴。
  一、创业型人才相关研究及内涵探析
  (一)创业人才培养相关联的文献研究 (1)创业型人才。创业型人才分为三点,第一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具有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并有一定的发明创造。第二具有独立干事业的能力和财力。第三具有创造力。俞国良(1995)认为创造力不是一种一般性质的能力而是人的知识、技能、智力、智慧及个性、品格的统一与综合。杨德(1994)认为创业型人才的特点是拥有运用智力和体力实施对产品的生产的直接操作能力,在这个群体中根据各自的社会阅历不同,又不同层次地具备一些属于个体自身的、能够驾驭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不同操作能力要求的技艺、技巧和绝招。(2)创业型人才培养。鲁凤莲认为创业型人才的群体特征为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生产实践和创新进取。傅远志的《高等职业教育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研究》中构建了高职创业型人才的“知识、智能、需要、自我意识”四维素质结构,从更新教育观念,改革课程体系和提升师资机构三方面来实现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费重阳指出创业型人才是一个人才群体,广泛分布在各行各业,对创业型人才需要预测的依据和需求因素作了深入的分析。(3)创业教育。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使其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就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袁国常将创业教育定义为: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的整体素质,包括创业意识、创业个性、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创业者人格的教育。彭钢将创业教育定义为:是指以开发和提高青少年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个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是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基础上进行的,采取渗透和结合的方式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实施的,具有独立的教育体系、功能和地位的教育。
  (二)创业人才的内涵 当前社会和学术界对人才的定义和分类比较多,但根据人才的知识结构、职业特点和方向的不同,当今社会人才的类型可分为研究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四大类。Sexton和 Bowman( 1985)等学者从创业者特征和素质等角度,从创业家个人的研究到对公司层面创业行为的研究等不同层面,研究创业主体对创业活动影响。Moyas (1990)等学者分别从生态学、社会学等角度研究创业环境对创业绩效的影响。Venkataram an(1997 ,2000),Shane(2000)和Olive( 2001)从创业阶段的划分、创业各阶段影响因素等视角,研究创业过程是如何影响创业。不同的视角对创业人才研究,其内涵也各不相同,但其本质都是一致的。创业型人才是指能充分利用自己创造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自己设想的人才。这一概念同时指向两个方面:其一是创新能力定向,即创业型人才必然具有创新能力,并以创新能力为其素质的根本;其二是创业素质,即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的素质。
  (三)创业人才的特质 (1)创新能力。创新性是创业人才有别于其他人才的首要条件。由于知识更新的加快,企业需要更多的知识适应社会的发展,创业人才正是顺应了这种社会的发展,敢于追求超越前人的新发现、新开拓,启前人之未知的特征。(2)创业毅力。创业毅力体现为一种信念,还体现为一种韧劲,它需要创业者具有坚强的创业精神,在创业的过程中不屈不挠的心理状态,包括冒险精神、挑战精神、献身精神、使命感、责任感、意志、毅力等,面对一系列的困难和阻碍,也不会因此而放弃,能够具有坚持到最终成功的能力。(3) 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包括一切实践活动中所需的能力(观察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动手能力、实验能力等),决不仅仅是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4)团队能力。任何一个人的个人力量毕竟有限,要做好一件事业,首先需要组织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只有真正目标一致,齐心协力的创业团队才能发挥1+1>2的作用,得到最终的胜利。(5)创造能力。创造力是创造主体(个人或团体、企业、国家)的创造能力,是创造主体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个体所具备的产生新颖独特和具有价值的产品的综合性技巧和能力。
  (四)创业型人才核心能力的形成与构建 创业型人才核心能力归结为创新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图1)所示的创业型人才的核心能力体系。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面临的困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必须构建创业人才核心能力体系,针对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设置培养方案。首先要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需要构建创新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创造性。建立以高职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提供灵活多样的课程安排和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提倡探究式学习,包括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以发现为基础的学习等,赋予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会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从业人员都处在一定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都是社会人的一分子。因此,第一,必须学会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否则就难以生存。因此高职学生要学会与人交流能力能力。第二,创业者必须具有沟通能力,沟通的目标是获得并留住客户。有效的沟通技巧,不但能够解决冲突,同时获得有益的反馈,而且能促进企业的改进。如果没有沟通,组织就无法运作,因此高职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第三,高职学生还必须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缩小“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之间感知的差距。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认识和界定问题、创造和实施解决方案以及跟踪和评估结果。最后培养高职学生的方法能力。高职学生应该具有博采众长的学习意识。在现代社会中,知识浩如烟海,更新的周期短、速度快。创业型人才必须知道如何学习是所有方法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因为这与将来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是密切相关的。创业型人才必须永远对学习“情有独钟”,让知识的“增量”成为成功的智慧和动力之源。同时高职学生必须具有阅读能力。阅读历来被认为是基本的职业技能。一个人必须能够阅读,才能了解现有的创业机会,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方案。高职学生还必须具有信息的处理能力包括对信息的敏感度,能从众多信息中分辨出有用的信息来,适应创业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
  (一)构建具有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应将创业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纳入教学计划,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理论课程体系;增设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为各专业学生提供系统创业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机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强化学生创新层而的培养,激发其创业精神,挖掘创造潜力。(1)对于创业知识相关课程的开发,应该增加课程的实用性。在阐明基本知识的同时,通过增加更多的实战和案例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如开设以《创业学》为核心,应以《企业管理》、《风险投资学》、《市场营销》、《企业实务》、《项目管理》、《公共礼仪》等课程为支撑的创业教育理论课程。在《创业学》课程的教学环节,可以采用案例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演练、市场调查等方法进行教学,演练商业技能,培养锲而不舍的精神及团队合作精神。(2)加强开发培养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课程。因此,在课程体系中应加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的实践教学,开设《决策模拟》、《决策支持系统》、《企业管理案例研讨》等试验课程;充分利用创业教育实习基地和外聘创业教师资源,开设了《企业见习》、《管理创意设计》、《市场仿真模拟》等集实践性一体的课程体系。(3)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举办“创业论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创业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在“创业论坛”中邀请知名企业家、成功的校友创业者为在校学生举办创业论坛,传授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心得,为学生指明创业的困惑,激发学生创业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业理念。“创业计划大赛”中可以培养学生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创业计划大赛”让我们的学生知道高职教育应该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4)开发拓展训练相关的课程。素质拓展训练强调体验式学习是培养和熔炼现代人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学校应引入素质拓展训练项目,构建素质拓展活动的平台。通过建立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由素质拓展中心负责素质拓展活动管理、评价、考核,全面落实素质拓展工作,推动拓展活动富有成效地进行。素质拓展项目应当形式新颖、内容充实、题材广泛、贴近大学生活实际,能够满足不同阶段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成才需求,通过精心组织职业体验、心理体验、生存体验等一系列素质拓展项目以磨练意志、挑战自我,树立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协调健康发展,为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二)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培养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最主要的平台。“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转变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方式。高职院校应针对实习实践与创业力培养需要,充分发挥校企双方资源,努力发掘校企双方合作的潜力,积极探索“校企无缝对接”,向“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迈进。因此高职院校应主动与企业联系,研究探讨并制定校企战略合作方案;邀请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入员和管理人员参与学校专业设置的论证以及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工作;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合作开发教材;有计划地邀请企业专家到校为学生授课、举办讲座、指导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促进学生职业技能、专业技能等的形成和发展;校企共建相对稳定的学生实践和培训基地,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更广阔的空间;积极和用人单位合作开办 “订单式培养班”,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量身订制课程和培养计划,共同负责学生的指导、管理和考核,为特定单位培养所需人才。“工学结合”有利于达成职业教育工厂化、车间化的真实环境与职业氛围,构建师傅与学徒的技术教育的传递链条,实现学生的“预就业”或就业订单。高职院校应积极与用人单位探讨 “工学结合”方案,建立起弹性学习制度,有效推行“带薪实习”、“ 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增加与社会的融入度和职业的亲近度,淡化学生气息,体验职业氛围和实际工作技能,为即将到来的真正创业的学生打下良好的职业工作能力基础。
  (三)坚持“能力本位”强化学生的技能培训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是近年来在北美及世界上一些职业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系统。欧盟委员会的《1999年就业指导纲要》指出:要培养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能力,特别是要大力培养就业能力,鼓励自主就业,为青年创办企业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赵颂平、赵莉(2004)认为“能力本位”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通过学习知识和开发素质而形成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能够在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核心素质能力。在高职教育中应突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必须从唯知识的教育观念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转变,最终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由于行为导向教学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日益被我国职业教育界所推崇。行为导向教学是一种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实质上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社会交往的情境,从而引导学生来进行自主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同时也包含与之相适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内容和教育技术的重新组合,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的内容,它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体行为创新能力。行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有角色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四种具体的教学法。通过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可以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评价方面要采用一些新的标准。我国传统的教育观中评价学生水平的尺度长期以来是以对所学知识的继承度来衡量的,是一种唯知识本位的教育观,这对于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来说是极为严重的错误导向,必须予以改变,代之以技术应用能力大小和劳动技能高低为主的能力本位的教育观。这些能力包括收集和选择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在规划和决策中运用这些信息和知识的能力等。其中对我国目前高职大学生来说应该把创业能力的培养摆在突出位置。因此随着社会的多元化以及产业结构的复杂化,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一生只从事一项职业,而是要经历一个“学习一一工作―再学习一一再工作”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能力培养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能力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便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不断完善自己,及时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需要,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四)构建“模拟市场”的校内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可以采用“模拟市场”的模式来对学生进行创业能力的培养。“模拟市场”是学校在校园里提供一定的场所,学生分成若干的组,每一组的学生按照实际公司的组织结构和商业操作程序运行的公司,形成若干个公司,这些公司,从形式到经营都与传统公司一样。这些分成的公司,从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面试员工等步骤着手,“实打实”开设一家自己的“公司”,感受创业的全过程。学生在此可以进行店面布置、进货渠道、营销、财务、税务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经贸类学生都通过两周的创业实训,构建“模拟市场”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图2)。在“模拟市场”的校内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一般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小组管理一家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互为竞争关系。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组建模拟企业,进行企业注册;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制定企业经营方案;进行摊位设计与广告宣传;进行商品采购;进行商品陈列;进行产品定价;与不同的顾客沟通;进行会计核算。这九种教学模式都是创业的最基本的技能。学生将在“模拟公司”各个部门轮流进行操作实习,从中了解热悉整个公司的运作过程与运作业务。如在财务部的学生可以学做则务报表、工资表、税务表,和银行进行业务往来等;在销售部门的学生可自己从市场中采购商品,制定合理的价格,寻找潜在的客户,推销自己的产品等。通过这种训练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与所从事的工作与创业没有距离感,可以迅速适应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与创业环境。同时还可以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一种团队精神,使同学之间能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可使每个同学都意识到自己是整个集体的一分子。
  (五)培育符合高职创业教育实际的教师队伍 在高职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决定性作用。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主要取决于老师的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但现在高职院校中普通存在着师资不足的问题,这主要因为对高职教师提出了高于一般院校中教师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求他们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此,高职院校需要培育符合高职创业教育实际的教师队伍。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适应能力、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为此,每一所高职院校都要做到:争取让专业教师每年要有40%-50%的时间到企业第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改革和完善高职院校教师聘用政策,使高职院校有一个合理的专兼职教师比例,使高职院校多聘请一些成功的创业人才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把具有实践能力但学历比较低的老师送到综合性大学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学历层次,增强他们的理论水平。通过这几种方式为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相应的师资保障。同时学院应该从企业上招聘有理论、有实践、会管理、有志于教育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改善师资结构。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国外优质职业教育师资,促进高职师资与国际接轨。
  
  *本文系江苏省2010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项目编号: 10JYD02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第二版)》,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杨德:《创造力开发实用教程》,宇航出版杜1994年版。
  [3]徐雯烨:《黑龙江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与管理方式探究》,《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4]刘勇军:《长沙市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编辑 梁恒)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8006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