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会计教育国际化目标的会计学专业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沈志蓉 吴君民 王秀萍
摘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会计教育在遵循教育本身规律的前提下,如何创造条件向会计教育国际化的方向迈进,是会计学界尤其是从事会计高等教育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江苏科技大学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情况,就基于会计教育国际化目标引导下会计学专业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会计教育 国际化 专业建设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制定和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过程中,始终注意积极借鉴国际会计惯例。我国的会计标准国际化的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在较短的时间里迈出了重大步伐,并在许多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取得一致或协调,赢得了国际会计界的高度评价。加入WTO后,意味着我们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贸易规则。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交流等方丽的作用将更为突出,加快会计国际化的步伐显得日益紧迫;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也必将进一步加快。2006年,我国财政部发布了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所规定的会计核算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实现了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由于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历史还比较短,会计理念的普及、会计职业的发展、会计经验的积累等,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这就使得我们在推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进程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十分重要,而这必须加快会计教育的改革,开展会计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会计教育国际化包括会计课程体系国际化、会计教学方法及内容国际化、会计师资国际化。会计教育国际化的实现取决于会计教育目标的正确定位、会计国际化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完善以及教育方法的科学化。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会计教育在遵循教育本身规律的前提下,应当如何改革和完善现行会计教育,开展具有国际化特色的会计学专业建设的研究,不仅成为从事会计高等教育的部门和人员,同样也是会计实务界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结合江苏科技大学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情况,就基于会计教育国际化目标引导下会计学专业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二、会计教育国际化专业培养方案
(一)变革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是一系列会计教育环节的起点,它直接决定着会计人才的专业培养方案。只有树立了明确的培养目标,才能对会计教育的后续发展起导向作用。面对会计环境变迁所导致的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必须重新审视我国的高等会计教育目标定位。会计国际化是会计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一个国际协调的过程。由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发展阶段,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交融,因此,我国的会计国际化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通过几年的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广义的会计国际化应该既包括会计信息处理技术手段的国际化(即会计电算化),又包括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即通常所称的狭义的会计国际化)。作为工科院校办会计学本科专业,更应注重培养既具有国际水准的理论水平,又具有实务操作技能的会计人才。为此,我们确立的会计国际化特色专业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为:立足工科院校,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既通晓国际会计案例,又掌握会计信息化技术,并能解决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进程中面临的会计理论和实践问题的高素质的复合型的国际化的会计人才。
(二)制定和完善专业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需依靠完善的培养方案加以保障。为此,在制订和完善会计教育国际化特色专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我们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参照国际会计教育标准委员会在《国际教育指南第9号》中对会计职业素质组成部分的认定标准(即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观),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仅成为专业化的会计工作者,而且使学生具有知识和能力、继承和创新、国际化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使学校的会计专业教育能够切实适应当今学科逐渐交叉和融合的国际潮流。具体而言,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我们除了要求学生学习会计学、计算机、外语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外,同时还学习管理学、经济学、法律、金融等学科的综合知识,在教学计划中还安排相当学分的人文素质和工程技术类课程的选修课,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综合提高;强化实践性环节设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同时进一步强化基础,拓展专业口径,调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与结构,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相渗透,使教学计划既体现与时俱进,又做到适时适度微调,保证教学计划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三、会计教育国际化专业课程体系
(一)设置会计国际化特色培养课程体系为实现会计国际化特色培养,我们对会计学课程体系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合并和重组,加强了课程之间的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并对相关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对外语、计算机、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采用不断线的安排方式(即在每个学期均有相关课程或实践环节的安排),拓宽了专业基础知识,突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形成“会计理论、计算机技术两个侧面和会计国际化一条主线”构成的会计国际化特色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以下四部分组成: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任选课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中公共基础课占理论教学总学时的50%,目的是使学生在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方面获得相应的基础知识,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学科基础课占理论教学总学时的30%,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本专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打好宽厚的学科基础平台,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今后的自学能力和发展潜力;专业方向(特色)课和专业任选课占理论教学总学时的20%,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本专业学科必须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特有的核算方法和工作流程,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审计、决策等,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发展动态;实践性教学环节共25周,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内容,目的是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更好、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课程体系见表1所示。
(二)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为了使培养的学生真正具备会计国际化能力,保障会计国际化特色专业课程体系的实际效果,我们对课程教学内容也应进行相应的更新调整。会计理论主要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国际比较会计(英语)、财务会计报告分析、会计制度设计、计算技术与会计书写技术、手工会计实验等教学内容;计算机技术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关系数据库管理、通讯网络技术、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等教学内容;增设“审计实务”、“资产评估”、“风险管理”、“证券投资学”、“政府与非赢利组织会计”、“会计专业文献阅读(英文)”、“纳税策划”、“现代成本控制”等专业方向选修课
程和相关会计案例等课程,并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强化税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合并、删减、调整“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交叉内容;将管理会计、国际会计、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等作为《会计国际化课程群》进行建设,并采用双语进行教学,形成会计国际化特色。为了及时使学生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内容,我们加强了相关内容的宣传教育,在第1、3、5、7学期开设“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应知应会”、“专业前沿动态”和“职业生涯展望”四门课程,由会计学专业首席负责人及校外专家等向学生宣传、解释、说明,从而保证了每位学生都能清楚自身专业的特色和培养目标,理解课程体系和相关教学内容,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明确会计职业的职业价值观,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
(三)建设适应特色培养需要的教材体系教材作为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在加强会计国际化特色专业课程建设的同时,我们制订了会计专业特色教材建设计划。教材建设的原则是:中英文教材并举,其中中文教材以自编为主,外文教材以选用国外优秀教材为主,同时配套编制有关习题集,并通过教学系、学院、学校三级把关,使教材的选用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在积极开展教材和教学辅助材料编写工作中,我们将会计国际化特色专业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理念和具体要求体现在每一本教材之中。目前正式出版主干教材有:《基础会计教程》、《财务会计学(上、下)》、《成本会计》、《中级财务管理》、《应用统计学》;教学辅助材料有:《新编基础会计习题集及解答》、财务会计学等习题集3部、自编会计电算化辅助教学软件及“影子工厂”实验教学系统,使得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实施得以保证。双语教学全部采用优秀的原版英文教材,同时指定相关中文版的教材作为辅助教材,并由特别安排出国进修过的教师讲授,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国际会计的理论与发展前沿,提高学生对会计专业英文的实际应用和国际交流能力,同时在课余时间使用中文版的教材来进行补充学习,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内容及难点的理解,以保证不同外语水平的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质量。
四、会计教育国际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
(一)开展网络教学条件建设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高校教学条件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中,这对于开展会计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具有很多优越性。因为,利用有效的、适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及网络教学资源库平台,便于会计国际化课程体系的统一组织和管理工作,也便于开展各门课程的自身教学管理;通过开展网上教学活动,可以方便相关课程教学人员开展协同工作,及时更新与调整课程内容,从而创造会计国际化课程体系网络建设、学科研究及教学活动的一体化环境,促进课程教学资源的丰富和共享;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一个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起一整套针对会计国际化课程的教学系统,不仅能有效的整合课程体系中各课程的教学资源与网络资源,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而且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国际化的会计人才提供有力保证。
(二)构建有效的会计实践环节教学方式会计实践环节的教学使得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缩短实践与理论的距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而且也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国内大多数的大学实验课上要么只进行一些非实践性的理性模拟,要么就残缺不全地做一做凭证、账簿和报表,显然没有达到实践性教学环节应该起到的作用。为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实用型、国际型会计人才,真正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我们开展了强化实践环节教学方式的探索。我们将手工会计实验与电算化会计实验相结合、传统实验和特色实验相结合,手工实验强调“设计性实验”,电算化实验强调“综合性实验”,强化实验教学内容。同时将我校开发研制并推广应用的“金舟”会计商品化软件结合到实验中,开展“影子工厂”实验教学系统的使用,该系统是一套能够全面、系统、深入、真实地模拟企业的八大管理职能、42项管理过程和159项管理活动的实验软件,它将企业版软件及企业的数据抽象、改造,编制成教学版软件,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解决会计专业学生实习难问题,让学生在真正接触到企业实际数据的同时,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我们还通过加强上海等地的实习基地建设、设置会计信息系统的课程设计等,来培养学生会计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形成特色培养体系。
(三)推进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当前高校教学方法存在最突出最根本的问题表现为,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师生积极互动的活动。现代教育方式应强调实现个性化教学,要提高教学效率,并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更新教学手段,创造出开放的、生动的、动态的课堂,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对话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建构、思想精神的交流与理解。为此,我们改革会计教学方法,运用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方法有:学习国内外高校成功应用的案例式教学,采用启发、交流方式开展课堂讨论,营造生动活泼、高效率的教学氛围,解决会计教育中存在的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实现由会计教育课堂化过程向社会化过程的转变;增加选修课比重,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院校选修课程,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后,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及未来就业的趋向构建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利用我校举办国际商务培训班以及与澳大利亚LA TNOBE大学合作办学的有利条件,会计专业的学生由美中教育交流服务机构的外籍教师和出国进修过的教师教学,引进国外大学的先进管理方法、教学方法和教材,借鉴国际会计教育经验,全面提升会计国际化专业建设。
(四)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高校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推进教学改革,培养国际标准会计人才的关键在教师。因此,建设和拥一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团结协同、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实现会计教育国际化、提升教学质量水平的关键。首先,全方位建设师资队伍,引进优质教学资源。为了实施人才强校的战略,我们制定的师资队伍建设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引智”为基本思路,通过“名师+团队建设”相结合、“学位+国外进修”相结合、“引智+国内高访”相结合、“科研+实践锻炼”相结合、“平台+学院文化”相结合等措施,努力建设一支与办学定位和目标相适应,结构优化,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指导思想的指引下,我们每年均制定专业师资引进、培养、进修计划,根据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积极、主动做好人才的引进和补充工作,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其次,开展教学团队建设,建立丰富的教师资源库。开展学科建设的关键是要拥有一支优秀教学团队,为此,我们大力培植与引进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的学科带头人,同时吸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学骨干,形成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由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的梯次合理的会计学专业学科教学梯队和学术研究团队,充分发挥团队优势来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尤其是对新加入团队的教师实行导师制度,选聘思想品德好、治学严谨、理论功底深、教学科研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发挥老教师在培养中青年教师过程中的“传、帮、带”作用。并且定期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并实行日常化、制度化的教学大比武活动,组织团队教师进行相互的教学观摩,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使青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科研和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最后,采取多渠道对外交流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要推进会计国际化特色的学科建设,培养国际标准的会计人才离不开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教师,即具有国际水准的理论研究和复杂实务操作技能的高层次师资队伍。我们还采取以下对外交流方式来积极提高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训,进一步提高了现有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还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其他高等院校聘请一定数量的学术水平高、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组成学院的兼职教师队伍,弥补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师资问题;定期选派教师到国外大学进修,建立国际间的校际联系,引进国外高层次的教授、学者来校任教、讲学或访问,或向国外派出高级访问学者,参与国外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通过国内外高端访问、境外进修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双语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积极承办国际、国内学术讨论会,开展学术交流,掌握会计学科的国际发展前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8014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