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国首席信息官沿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保明

  最近,美国联邦政府的技术精英之间流传着一则消息:“联邦政府首任C10(首席信息官)VivekKundra要去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了。”
  两年前的2009年3月,时任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首席技术官(CTO)的Kundra,被刚入主白宫的美国总统奥巴马选中,担任美国联邦政府历史上第一位CIO。
  CIO在商界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企业信息化兴起的上世纪90年代,CIO就横空出世。随着美国政府机构的信息化推进,各政府部门也陆续设置了CIO这个职位。但是由于各位CIO之间并没有统一的领导,也没有协同作战的机制,所以各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比比皆是,办公效率不升反降,浪费公帑的批评声此起彼伏。
  作为信息技术迷的奥巴马对政府信息化这种一盘散沙、效果不如人意的现状颇为不满,因此一上任就新设了一个直接向他负责的职位:美国首席信息官(US CIO),即美国联邦政府信息化总监。具有变革理念的奥巴马在选人上也体现了他的新思维:选择了年方34岁、出生于新德里的美籍印度裔技术英才Kundra担任这一重要职位。
  Kundra上台后,不负奥巴马的提携之恩,十分高调地开始对联邦政府信息化大刀阔斧进行“整改”:
  (1)2009年12月他通过掌管联邦政府项目预算的总统“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MB),提出了全面改革政府信息化项目管理的25点计划,并力排众议强力推进这个信息化改革计划。
  2011年8月8日OMB主任向联邦政府各部门首长发出了备忘录,根据25点计划的精神,正式明确了CIO的职权范围,并要求各部门的CIO通过“联邦CIO委员会”(CIOC)发挥跨部门管理信息化项目的作用,以消除重复建设和协调失误的弊病。
  (2)为了消除重复建设项目,提高政府信息化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他提出全面合并各政府机构的数据中心,最终要在2015年关闭多达800处的联邦政府数据中心。
  (3)为了整合联邦政府的信息化资源,大力促进政府信息共享,他充分运用自身的专业特长,力推政府网络的“云计算战略”。
  Kundra的“三板斧”大大改变了联邦政府信息化的面貌。到2010财年,政府信息化项目的费用减少了30亿美元。
  在今年36岁的Kundra决定弃政从儒后,8月4日,白宫宣布任命41岁的Steven Van Roeke接替他的职务。VanRoeke自2009年起担任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负责财务、人事和技术应用的执行主任,其职能类似CIO。他曾在微软公司工作15年,担任过经理。
  Van Roekel上任后表示,“所有政府服务都必须改进……几十年来,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存在巨大差距,这是由于政府在技术上没花多少钱,而且反应也特别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87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