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新课标中课外阅读量化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姚帝栋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课外阅读的总量进行了量化规定,这意味着新课标对课外阅读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量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何落实量化要求,本文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课程标准;课外阅读;量化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226-01
  
  1量化价值探究
  
  学习活动是青少年的主要活动。在学习活动中,他们逐渐表现出学科爱好上的明显差别。但是他们往往体会不到成就一项事业所需要的广博知识和全面才干,因而忽视兴趣之外的学科,造成掌握知识的片面性。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他们应该形成“会学”和“乐学”的目标体系,即小学生的会读、会听、会说、会写、会算、会查、会观察、会思考“八会”目标和中学生的会读书、会观察、会听课、会笔记、会思考、会运用、会安排“七会”目标,以及以情为核心的知、情、意、行的个性结构,使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和谐发展,从而增长知识、开发智能、提高素养、完善人格。如何实现和完善人的个性结构,阅读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人生的“必要阅读量”,尤其是书册必要阅读量问题,既是个古老的课题,也是个新近的课题,作为21世纪的青年人,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素养,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必须达到2000万字的“必要阅读量”,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现代化,决不能抛开我们的优良传统。能够流传到今天的古代文学作品和人们喜闻乐见的现当代文学名著,都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经过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曾经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的。达到了2000万字的“必要阅读量”,既可以培养熟练的读写能力,又能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还有助于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切实达到新世纪培养人才的要求。
  
  2合理性讨论
  
  阅读理解能力,是建筑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对某一篇作品中词汇、意境、结构、主题的理解力的高度,往往取决于他们的阅读的数量。作品读得多的学生,阅读理解力自然就强、阅读速度也快;反之,其理解力就弱、阅读速度也慢。
  对某一篇作品掌握的程度,是会随着同类文章的阅读量而自然增长的。譬如,语文教师即使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得再深再透,也没有让学生在此前此后自行多阅读几篇鲁迅作品来得有效。因为作品的量的积累,将无形中在学生大脑中构建起对鲁迅作品文字风格、故乡风情、思想意识的整体理解,产生对鲁迅作品的全方位认知――此中的整体理解和全方位认知,正是学习语文最需要的心理程式。这是因为前者只是停留在“现成知识的结论性传递”的阶段,学生并没有得到能动的自行操作、自我认知和创造性思索。虽然后者看来只是学生的粗浅的阅读,但已经是他们自身阅读理解能力的发生认识过程了。几十年来,语文教师及其所出试卷似乎都把作品的“言”(目前语文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部分)看得太重,而把作品的“意”(作品的人文精神和工具作用)看得太轻。但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却似乎特别不能以“言”害“意”,而必须得“意”念“言”――就像中国古代的私塾教学那样。而我国许多语言文学大师也大多是在得“意”而忘“言”的境界中培养出来的人物。其实,学生只要掌握了作品的基本意义、基本内涵即可,至于一般词语是否有绝对正确的理解,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在大量的阅读中他们自会得到更深层的认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少讲,把时间留给学生去扩大阅读量,自行理解作品,进而讨论和写作,这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和产生“启发式”教学的钥匙。
  
  3量化的利和弊
  
  对阅读量的要求,古语中已有明确表述:“《文选》烂,秀才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抵能读千赋,则能为之”……从这些古语及名人学者的经验之谈中,我们不难获得一个启示:大量阅读,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那么,大量阅读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起到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呢?
  首先,从语言学习理论的角度看,阅读不属于“语言学习”而属于“语言习得”。在阅读中,阅读者在用眼睛获取外来信息的同时,还调用了自己知识网络中两方面的知识:一是语言知识,二是对世界认识的知识。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被动的积极思维的过程,是人脑中新旧信息相互作用与反应的过程。通过阅读,阅读者不仅获得了新的信息,同时其语言能力也在这种相互的作用与反应中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正如小孩子学习母语,并没有家长给他们系统地讲词语含义、句子结构、语法知识,但他们通过和周围人的语言交际,自然习得了母语的口语能力。同理,如果学生坚持不间断的大量阅读,作品中的具体生动的描述、抽象的概括等语言表达及篇章结构等都会影响着他们对语言运用规律和技巧的把握。同时,作品中蕴含的主旨意蕴,语言符号中所包含的道德情感的震慑力量,作家对社会、人生、人性乃至人类发展趋向的评判与深思,又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及自身灵魂的塑造。目前,从教学实践上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将其目光投向了阅读的教学上来。例如,1998年两省一市实行的高中语文新教材改革的实验,除了语文课本的必修篇目外,又增加了《语文读本》,其中所选篇目是课本所选篇目的4-5倍;2000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以及2003年的高中语文新课标也都对课外阅读篇目及阅读量作出了明确规定。由此可见,大量阅读,确实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最直接、迅捷、方便的途径。其次,学生可以从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获得一种语言感悟能力,即“语感”。所谓“语感”,实际上是一种心理能力,一种心理直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长期地感受语言的奥妙,认知语言的情趣,把握语言的精髓,会逐步形成一种对语言的默契和灵悟。他们可以凭借这种直觉,灵活而敏捷地把握各种不同语言环境中语言质的规定性,形成敏锐的、准确的、深刻的理解和鉴别语言的能力。同时,又能充分体现或调动特定语言环境中各种语言运用的可能性,发挥其潜在的语感势能,从而达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茫然、无动于衷……其实,这都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作为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从了解孩子入手,关注每位孩子,善于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扬长避短,允许孩子有自己独特的受动行为,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对教师的发起行为进行理解、回应和反馈,尽量避免用自己设定好的模式来要求和评价幼儿。对于平时好表现的幼儿,教师应提供给他们表现的平台,对于不好表现的幼儿,教师应耐心引导,如,不定期地与孩子说说悄悄话、谈谈彼此的“小秘密”等,从而拉近孩子与教师的距离,让孩子逐步产生互动的愿望。教师应让每一个孩子在不断互动的过程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巩固孩子在同伴心目中的位置,引导孩子从被动转为主动的参与者。
  2.2良好的师幼互动在心灵融合中达到高潮师幼互动是教师与孩子间的互动,归根到底是心与心的融合。作为教师,应重视教师与幼儿之间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只有在积极的情感氛围中,幼儿与教师才更容易生产被支持感,互动的动机会更强,效果也会更好。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心灵默契能否达成,关键不在于幼儿自身,而在于教师能否理解幼儿心灵深处的内隐;能否与儿建立“心灵互动的平台”。当幼儿发起互动时,教师应该帮助幼儿摆脱教师的控制。教师应该“蹲下来”,与幼儿在同一平台上交流、对话、回应、反馈、使幼儿心情舒畅,从而与教师建立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师幼关系。“老师,我是这样想的”,“老师,这个办法不如我的好……”“孩子,你能说说这样做的理由吗?”在平等的对话中,在教师尊重话语的鼓励下,孩子们主动求知的欲望便会增强,从而达到良好的师幼互动效果,良好的师幼互动可让幼儿产生积极的情感倾向,有助于孩子个性品质的良好发展。幼儿是明天的栋梁、祖国的希望和世界的未来,让我们一起把最温馨的目光、最慈祥的笑容、最真切的话语、最真挚的鼓励、最真诚的希望都献给孩子们。融融的师幼情,将伴随他们风一程、雨一程,永远地挥不去道不尽,是他们健康、快乐旅途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4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