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宁夏原州区禅塔山石窟调查报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位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境内的禅塔山石窟开凿于北魏,与须弥山石窟存在一定的承袭关系,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一处重要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在洞窟的组合结构以及功用上受到了龟兹地区石窟的影响。该石窟的发现对研究佛教东传和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有所助益。
  关键词:禅塔山石窟;调查;报告;组合结构
  中图分类号:K87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5)03-0011-05
  An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Chantashan Grottoes in Yuanzhou District, Ningxia
  HAN Youcheng
  (Institute for the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of the Xumishan Grottoes Cultural Relics,
  Guyuan, Ningxia 756003)
  Abstract: The Chantashan Grottoes in Yuanzhou district, Ningxia, which was constructed in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is an important cultural heritage site on the northern route of the east section of the Silk Road. The origins of the grottoes are related to the Xumishan Grottoe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combinati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of the caves in particular show influence from the grottoes in Kucha region. The discovery of these grottoe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studying the eastward transmission of Buddhism and the exchanges and blend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Keywords: Chantashan Grottoes; investigation; report; combination and structure
  (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一
  禅塔山石窟位于宁夏固原原州区西北45千米的黄铎堡镇张家山村三队西侧约2500米(图1)禅塔山东南面山腰间(图2),海拔2067米,北纬36°14′27.4",东经106°00′39.3"。地处六盘山余脉北段,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度类型,风多雨少。北距须弥山石窟约10千米,与须弥山南北相对。岩石属于极易遇潮风化的红砂岩,和须弥山的岩石成分和抗压强度近乎相同。四面环山,沟壑纵横,梁峁交错,石峰突起,掩映在天然次生林中,环境幽静,山上有珍贵树种杜松。峰顶为一平台,南北长9.4米,东西宽8.0米,其上有建筑遗址,并有残砖瓦块,可能为禅塔的遗址。
  禅塔山石窟见于诸刊报道的资料甚少。只在本地区的一些史志和调查文章中提及过禅塔山或石窟{1},并没有进行过专题报道,而且也无详细的调查记录。有鉴于此,笔者曾前去做了初步的调查记录和编号,但因时间仓促,洞窟的记录尚欠详细。2012年5月,我们又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测绘和记录,现将此次调查的结果报告如下。
  二
  禅塔山石窟开凿在一座独立山峰的东南崖面上,现存洞窟10座,小圆拱龛6个,水窖2眼。石窟分布在高约60米、南北长约50米的山峰东南崖面山腰间,石窟沿崖面从上到下排列(图3)。
  第1窟
  位于山峰顶端南侧,窟口南偏东70°。
  为平面方形敞口龛。面阔400厘米,进深320厘米,正壁高380厘米,内无饰。
  第2窟
  位于山峰东南崖面中上部南侧,第1窟左侧下方,窟口北偏东85°。
  平面近于方形,敞口。面阔330厘米,右壁长200厘米,左壁长380厘米,正壁高400厘米,内无饰。
  在正壁和右壁相交的崖面上有台阶可通向第1窟。
  第3窟
  位于第2窟左侧偏上方。窟口北偏东85°。
  窟外崖面凿成立面,敞口,中开窟门。面阔450厘米,进深370厘米。
  窟门平顶,宽80厘米,厚80厘米,高70厘米。
  主室:方形平面,平顶。面阔450厘米,进深400厘米,顶高100厘米(堆积以上)。壁面凿造平整,素面无饰。
  窟内及窟外堆积较厚,内有残瓦块。
  第4窟
  位于山峰崖面中部南端南侧。窟口北偏东70°(图4)。
  前壁为敞口,窟内平面,平顶(图5)。面阔390厘米,进深450厘米,高250厘米。
  窟内右壁前侧有一圆拱形禅洞,洞宽65厘米,高110厘米,深100厘米,内无饰。左壁坍塌与左侧第5窟相通。
  窟外崖面上有拱形排水沟槽。窟门上方有长方形横槽,宽70厘米,长390厘米,深10厘米。窟门前有台阶一级,宽30厘米,高25厘米。
  窟前崖壁上有台阶可通此窟。
  第5窟
  位于第4窟左侧。窟口北偏东55°(图4)。
  窟门近敞口,仅门的右侧存有前壁,左侧无前壁。窟内方形平面,平顶(图5)。面阔395厘米,进深480厘米,高250厘米。左右两壁前端各有一柱础遗迹,宽30厘米。   窟外立面,门上凿有长条形横槽。下有两级台阶,长80厘米,宽30厘米,高25厘米。
  窟内素面无饰。正壁中间有约40个小圆洞,直径10厘米、深5厘米左右。右壁坍塌与第4窟相连。
  窟前平台上有圆形柱洞1个,直径35厘米,深15厘米;沿崖壁边缘存有栏杆柱洞9个,直径10―14厘米。窟前崖壁上有台阶可通此窟和第2、3窟。
  第6窟
  位于第10窟崖面上方。即该山峰崖面中部最北端。为一圆拱形深龛,壁面无饰。因山体坍塌,无路可登,内容不清。
  第7窟
  位于第5窟左下方。窟口北偏东55°(图6)。
  窟外立面,上有拱形排水沟槽。
  主室平面长方形,平顶(图7)。面阔290厘米,进深540厘米,高250厘米。
  窟内正壁有一圆拱小龛,龛宽80厘米,进深50厘米,高125厘米;右壁前侧开一平顶、长方形耳室,宽170厘米,深260厘米,高230厘米;耳室壁面下方存有火炕痕迹,右壁有烟道通向窟外,前壁残毁;耳室后壁开一长方形浅龛,宽175厘米,深45厘米,高120厘米。左壁开二门与第8窟相通,前侧门为长方形、平顶,宽90厘米,厚25厘米,高190厘米。后侧门为长方形、圆拱顶,宽75厘米,厚20厘米,高200厘米。前壁开方形窟门,顶部存有两个安装门框的方孔及烟道。窟门下部有台阶一级,长80厘米,宽40厘米,高10厘米。
  窟内素面无饰,烟熏较重。
  第8窟
  位于第7窟左侧。窟口北偏东55°(图6)。
  窟外崖面上有排水沟槽。
  窟内长方形平面,平顶(图7)。面宽270厘米,进深400厘米,高230厘米。
  窟内正壁下方存一小台,宽25厘米,高40厘米,为火炕痕迹。右壁开二门与第7窟相通,右壁前侧门有安装门框痕迹;右壁壁面上开有灯龛1个。左壁开二门与第9窟相通,前侧门为长方形、圆拱顶,宽80厘米,厚25厘米,高19厘米;后侧门为长方形、平顶,宽75厘米,厚50厘米,高210厘米。左壁两门之间有一烟道经前侧门上方通向窟外;在左壁烟道上方开一长方形小浅龛,宽40厘米,深15厘米,高35厘米。前壁开一明窗,高135厘米,宽210厘米。残塌较严重。
  窟内素面无饰,烟熏较重。
  第9窟
  位于第8窟左侧,与第8窟相连。窟口北偏东55°(图6)。
  窟外崖面上有排水沟槽。
  窟内长方形平面,平顶(图7)。面阔260厘米,进深400厘米,高240厘米。正壁存一方形小浅龛,宽27厘米,深19厘米,高20厘米。左壁前侧开一平面为长方形耳室,一面坡顶,宽100厘米,深200厘米,高180―240厘米。耳室壁面下方存有灶台痕迹,并有烟道通向窟外。右壁开二门与第8窟相通,后侧门有安装门框的痕迹。靠右壁前的地面有一圆洞,直径30厘米,深20厘米;前壁开一明窗,宽140厘米,高180厘米,左侧也有一烟道通向窟外。窗门前有台阶一级。
  窟内素壁无饰,烟熏较重。
  第10窟
  位于第9窟左下方。窟口北偏东80°。
  窟外崖体立面,有建筑遗迹。门上方开一规整的人字形排水槽,排水槽上开一方形明窗,高80厘米,宽70厘米。明窗之上又开有很规则的人字形排水槽。门外两侧壁面上方各凿一小方孔,宽30厘米,高25厘米,深50厘米。
  窟门平顶,门高220厘米,宽150厘米,厚100厘米。门壁上方各凿一安装门框的小方孔,高、宽、深皆为20厘米。两侧有烟道通向窟外。
  主室为纵长方形平面,平顶(图8)。面阔340厘米,进深1440厘米,高320厘米。窟室内高外低。正壁为一高坛,坛高60厘米,宽190厘米,长350厘米。高坛上为三级台阶,每级宽约65厘米,高约10―15厘米。在高坛正前方约100厘米处地面有一直径80厘米、深10厘米的圆洞。左右壁下方为宽20厘米、高40厘米的突出平台,左右壁面上正中部位各有一对称的圆孔,直径40厘米、深15厘米。左右壁面上还整齐地排列着五行小方孔眼(图9),每行约17孔,高、宽、深均为10厘米左右。每行孔间距60―75厘米,几乎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每列孔间距40―45厘米,排列不规则,多不在一条垂线上,但通壁平整。前壁门上排列一行小方孔眼,共6孔,正壁存3孔,其大小与左右壁孔眼相等。左壁壁面下方后侧沿突出的平台有后代改凿的喂牲畜的长槽,长720厘米,宽35厘米。
  窟内素面无饰,烟熏较重。
  另外第4、5窟前的崖面上有人工开凿的登窟台阶、平台及浅龛,第7、8、9窟之间的崖面下方上开有6个小圆拱浅龛,龛内无饰;第8、9窟之间稍下的崖面上,开有人字形排水槽,槽下有3个小洞眼,排列在一条线上。山峰的东南崖面上存有2个水窖和10个小圆柱洞。
  三
  关于禅塔山石窟的开凿年代,当地村民流传,在开凿须弥山石窟之前,曾在这里选址开凿石窟,因为路途艰险,可供开凿的崖壁面积有限,加之此处岩石质地较差,于是没完成就舍弃了;另据传此处是须弥山高僧的一个隐秘修行之处,风景秀丽,能俯瞰须弥山全景。有的学者从洞窟形制分析判断,认为大约开凿于唐代[1]。
  禅塔山石窟现保存洞窟10座,洞窟内没有任何雕像和装饰痕迹,也无明确的开窟题记。从第7、8、9三窟的排列布局看,三窟相连,自成一体,与须弥山石窟北魏第23窟的布局相近,而且这三窟的上方皆有排水槽;从第10窟有明窗、人字形排水槽、梁架洞眼看,与须弥山石窟北魏第14、24窟也很相似,但该窟面阔340厘米,进深达1440厘米,开明窗或许只是为了采光和通风。应该说,这类洞窟的开凿当在北魏时期,但其具体的开凿时代还待进一步考证。
  但是洞窟的组合结构以及功用不容忽视。从此次调查的情况看,虽然洞窟数量不多,但是洞窟规模大,实用性强,既有僧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如第4、5、10窟),也有僧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如第7、8、9窟)。这种组合结构有可能源于公元4世纪的克孜尔五佛堂寺院[2]。特别是第10窟,这样一个纵长方形平面大窟,在国内其他石窟中较为罕见,一般都是横长方形平面,须弥山北朝开凿的第39窟、唐代开凿的第103窟虽然是纵长方形洞窟,但是由前、中、后三室组成,与此窟相比还有一定的区别,应该说须弥山石窟与此存在一定的承袭关系。这种纵深窟形与印度阿旃陀等有礼拜的塔堂窟的开凿方法十分相似,有可能是举行法会或其他宗教活动的场所。公元1―2世纪, 龟兹地区就有禅法流行,位于新疆库车东北的玛扎伯哈石窟即有9个宽1米多、深则近达10米的长条形禅窟,尽头处的正壁上有一个浅浅凹入的龛,未发现有雕塑佛像的迹象。窟内无窗、无壁炉、无壁画、无塑像、无睡炕,入口处坍塌,有无明窗情况不明[3]。
  与禅塔山石窟存在一定承袭关系的须弥山石窟,即位于丝绸之路东段北道沿线,地理位置重要,也决定了它必然要受到来自各方面文化的影响。须弥山第33窟便是其中的一例。该洞窟在形制上与印度阿旃陀第12窟极为相似,而且这种类型洞窟的开凿也受到龟兹石窟的影响[4]。那么,受其影响在禅塔山开凿像第10窟这样一个纵深大窟便在情理之中。这批洞窟的发现对研究佛教东传和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记: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承北京联合大学陈悦新博士、故宫博物院孟嗣徽研究员等诸位同仁的惠助,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高雷拍摄了图片,宁夏固原博物馆王育民和陈悦新分别绘制了石窟位置示意图及洞窟平、剖面图,谨致谢忱!
  参考文献:
  [1]马东海,张彩萍.禅塔山石窟与丹霞地貌自然景观[J].原州,2012(2):88.
  [2]陈悦新.须弥山石窟概述[M]//须弥山石窟内容总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22.
  [3]韩翔,朱英荣.龟兹石窟[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0:75,106.
  [4]韩有成.宁夏须弥山33窟窟制源流探析[J].新疆文物,2002,(1,2):111-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17527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