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青年志愿服务与主体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志愿服务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社会活力的体现,是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有效载体。青年作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和生力军。青年主体意识对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产生重要影响,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文章重点论述了如何引导广大青年通过志愿为社会、为他人提供服务的方式,提升青年的主体意识,培育和强化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青年;主体意识;社会责任感;志愿服务
  主体意识是指个人对自身主体地位、主体价值和主观能动性的自觉意识,以及由此形成的认识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观念。我国历经30多年改革发展,我国青年的主体意识伴随社会发展而觉醒和升发;同样,也催生了志愿服务事业。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青年作为社会中最活跃的一支生力军,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广大青年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重要平台,也是青年人践行社会责任、投身发展实践的重要载体。在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过程中,要尊重青年志愿者的主体意识,从青年自身发展意识出发,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青年主体意识对培育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主体意识”是人们自觉地把自己看作是活动的承担者和主人翁的一种认识和态度倾向,是一个人的主体价值和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主体意识是人的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其他思想观念、品德、人格、行为无不受它的直接影响和制约。良好的、符合社会要求和规范的主体精神是青年高尚思想品质和健全人格素质的有机组成因素,也是青年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真正动力。
  青年的主体意识与其社会责任感有着紧密的关联,在青年社会责任感认知和培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青年社会责任感培育与提升的观念基础和内在动力。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青年的思想观和价值观也受到了影响。主体意识的日趋深化,是社会关键时期青年思想变化的重要特征。因此,立足于主体意识,培养青年的社会责任感显得更为迫切。
  首先,青年主体意识对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具有导向作用。主要通过影响青年的价值观来实现,青年主体性的发挥要靠自身的主体意识的能动作用来实现。主体意识能够使青年认识到自身对社会的责任和价值,使青年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社会责任感强调的是个人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大力宣扬有利于社会、集体利益的主体意识,有助于青年增强国家、民族意识,增强集体观念,强化青年的社会责任感;青年主体意识的成熟,有利于青年正确认识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化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和理解,为青年的社会责任感指明方向。
  其次,青年主体意识对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具有凝聚作用。主体意识是否完善和健康直接影响青年对自身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以及自身能否主动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直接关系到个人责任感的形成问题。社会是由众多个体及其关系构成的,个人责任的形成能够促进群体责任的产生。个体责任感的形成有利于个体充分认识自身对社会的责任,自身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从而深化个体对自身的社会角色的认识,有利于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为积极的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青年主体意识能够使青年在认识自身地位和价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深刻认识自身与社会的关系,主动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同时,通过自身感染周围的人,由此发挥强大的凝聚作用。
  最后,青年主体意识是培育社会责任感的内在精神动力。青年主体意识能够对其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起到激励和催化作用。青年作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强化青年主体意识,培育其社会责任感尤为重要。个体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个体正当价值的实现无疑是对社会的隐形贡献。青年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价值,有利于青年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促使青年自觉主动的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社会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志愿服务中的青年主体意识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变迁,影响着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青年个人,而青年价值观、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的变化,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志愿服务便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成为满足社会需求个人需求的最好载体。
  “志愿服务”是一项以自觉自愿和不计报酬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全球性社会事业,是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载体。它在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与社会变迁下,内涵不尽相同,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在对志愿服务总体认识上达成共识:“自愿”、“无偿”、“奉献”、“有利于社会发展”。其核心是“服务和团结的理想,是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志愿服务的发展有着明显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它植根于一个国家的历史和传统,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其内涵也不断地丰富和深化。
  志愿服务是文明传递的过程,志愿者不图报酬、不辞劳苦、无私奉献、扎实工作,他们的精神潜移默化地感染受助者、影响着周围的人们。同时,志愿服务体现了“助人自助”的理念,志愿者可以增加社会阅历,提高服务技能,磨练意志品质,提高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思想境界,强化个人主体意识。
  志愿服务作为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以人为本”发展观强调社会发展应该建立在个人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它作为一种自愿服务,不计报酬,甘愿奉献,对人的精神追求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它也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展现自我才智,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青年步入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积累社会经验,提高思想素质及能力素质有重要作用。志愿服务可以培养青年人的责任感和亲和力,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为什么志愿服务是参与社会的最佳方案呢?首先,志愿服务让青年比较深人地了解社会。由于受年龄和经历的限制,青年主要生活在家庭和学校里,他们不了解社会发展的难度。接触社会可以使他们逐步改变这种“无知”的状况。其次,志愿服务让青年克服思想上的弱点。多数青年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去关心别人。接触社会可以使他们逐步治疗这种“毛病”。他们会进一步明白,“付出”不完全为了“获得”,社会服务保障在某些特殊的领域内不存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也不存在相互受惠的情况,而只能是一方给予,另一方受惠。因此,青年在志愿服務中既帮助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又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从而自觉地去肩负应有的社会责任。   三、青年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零星服务到网络服务、由组织发动到社会化运作、由短期行动到持久服务的过程,引发新的社会时尚,取得了显著成就。志愿服务,从不被理解的“前沿话题”转变为“80后”青年的“生活时尚”;志愿者主体,从系统职工和大学生延展到整个青年群体;志愿服务项目,从临时活动逐渐形成有延续性接力机制的事业,从“人人能为”的普通服务逐渐转变为专业性、技术性越来越强的专业服务;志愿服务领域,从过去单一的社区服务,已经逐步延伸到了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国际交流、为大型赛会服务、应急救援、环境保护等领域;志愿服务区域,由原来的城市社区已经发展到整个城市建设,并逐步向农村蔓延,现在志愿者已经跨出国门,足迹遍布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志愿服务尊重和适应了青年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的特点,志愿精神的感召、服务他人的快乐以及其阶段性、自主选择、平等参与、不计报酬、力所能及等特征,使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独特的、低成本的并可以广泛使用的社会动员手段,成为动员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信仰的社会公众,共同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他们参与融入社会、扩展社会资源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渠道。我国青年志愿服务开展以来,得到了广大青年的积极响应,得到了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志愿服务正在成为新的社会风尚,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
  首先,青年志愿服务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转型的产物。青年志愿服务的产生与发展是生产力发展、我国快速转型的必然結果,对我国安定和谐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缓解社会经济矛盾的重要作用。在维护社会安定、和谐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实践证明,我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其次,青年志愿服务是顺应社会需要应运而生。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时代新风,促进青年健康成长,都具有积极作用。青年志愿服务,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工作领域、服务社会需求,推动社会进步的一大创举。通过青年志愿服务,创造了一种新的有效的青年动员机制和方式,创造了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变革中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创造了一种新的为当代青年人所喜爱和接受的精神时尚。
  当前,大学生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大中专院校普遍建立了青年志愿者组织,相当数量的学校将志愿服务纳入学生实践课程;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时,十分看重其志愿服务经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及开展多年的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项目、活动,也将“受教育、长才干”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此外,在中学生中推行的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要求学生在16-18岁期间至少完成48小时志愿服务,通过志愿服务,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最后, 近三十年的实践充分说明,青年志愿服务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符合当代青年的特点,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它使一些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从志愿服务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在全社会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倡导时代新风正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已经成为新时期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途径;它以扶贫济困为主题,以社会困难群体为主要扶助对象,通过志愿服务方式为困难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为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它为当代青年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合,开辟了现实的途径,成为新时期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它适应当代青年主体意识日益增强的特点,组织和引导青年以志愿服务方式积极参加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调动了青年的内在积极性,是动员和组织青年的有效手段;它与国际志愿服务接轨,受到国际友好人士的普遍好评,在国际上树立了当代中国青年的良好形象,成为加强与各国青年之间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 涂敏霞,魏万青.城市青年志愿活动参与动机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2(08).
  [2] 王洪新.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培育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8).
  [3] 林彩燕.志愿服务的问题与对策初探——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供需调查为视角[J].浙江学刊,2016(03).
  基金项目:文章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及评价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15JGC169。
  作者简介:李冠南(1980.04- ),男,山东聊城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研究方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图书馆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211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