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协同培养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我国教育体系不断改革与深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已经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立足地方高校,阐述了基于协同培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为例,研究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并提出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变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加强教师培训等措施。
  关键词:协同培养;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在产教融合、协同培养的时代召唤下,地方高校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在创新创业教育道路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但笔者也发现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发现需求,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基于协同培养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已经成为地方高校学者和实践者关注的重点。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概述
  基于协同培养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是指在专门机关管理活动中,动员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强调地方高校教育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以强化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进而达到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目的。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从本质上来说,基于协同培养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是地方高校与社会组织机构以及科研院校、行业企业等有关部分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加强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可以说这是一种合作。对于这种合作关系意在多元主体为实现培养目标而深入开展的互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作为围绕以协同育人展开的多元主体间的互动合作,其最主要特征就是参与主体的多元性。教育不是学校的专利,全社会都有管理与教育学生的使命。地方高校应该努力构建一个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立体教育环境,解决教育生态失衡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当前地方高校创新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于促进高等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二、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首先,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当前地方高校学科教育中,一些管理人员和校领导还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应用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做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就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发展,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虽然我国出台了相关政府加强教育创新改革,对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加大了支持和扶持力度,但是在实际中执行力还不够,很多地方高校只是将工作停留在形式上,并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本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时间短、教学模式不够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来自国外,在国外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模式还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还不够充足。而且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制度不够完善,教育内容较为单一,不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培养,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虽然有的教师注重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但是在教学内容方面创新意识不足,教学方式单一,完全依照教案开展教学活动,对于刚刚起步的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形成合理、科學的教学模式,创业教育者与研究人人员还需要进一步进行交流和探讨。
  最后,投资经费不足。当前对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政策还不够完善,地方政府以及大部分地方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仅停留在口号层次居多,缺乏实质性的经费投入政策。投资经费严重紧缺,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设备、设施、软件系统缺乏,无法满足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的需求,这导致了教学质量与水平无法得到提升,也阻碍了个大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推广与执行。
  三、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为例
  作为一所典型的地方高校,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不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搭建校政、校企、校友与母校“三轮驱动”式发展平台,强化“借力驱动、项目引领、以赛促学、成果导向”,打造“专创融合,科创融合,思创融合,师生共创”的创新创业教育特色模式,努力凝练创新创业教育品牌。
  以专创融合为核心,推动双创教育普及化。特色专业建设是促进双创教育专创融合的有效路径。目前钱江学院依托视觉传达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护理学等特色专业建有四个杭州市名师工作室。各个工作室结合专业特点,做精做强专业细分方向,鼓励大学生入驻工作室学习专业技能,提高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微专业”打造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模式创新。学院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紧扣杭州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瞄准创业细分领域,跨分院跨专业培养跨境电商、文化创意、智慧护理等人才。学院成立杭州市首个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基地、跨境电商学院,整合电子商务、经济学、市场营销、英语、计算机等专业的师资力量,推出跨境电商微专业,开展跨分院、跨学科、跨专业联合培养跨境电商人才。事实证明,微专业的建立能够有效促进的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幅提高。
  以科创融合为关键,推动双创教育成果化。学院积极响应杭州市政府促进现代职业教育暨产学对接工作的号召,制定了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产学对接工作规划,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产学对接的系统规划。学院实施特色学院发展战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加快落地,分别与杭州市跨境电商综试办、杭州地铁集团、汇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三家校友企业合作共建,成立了跨境电商学院、杭州地铁学院、汇泉护理学院、潮童星管理学院、日弥国际学院、为真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等六个“特色学院”,以自主创业和订单培养为导向,引入企业资金、企业课程、企业师资、企业平台,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校政、校企、校友与母校“三轮驱动”式发展新思路,构建“创业+特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学院依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商务、经济学、社会体育、音乐表演等各个专业,强化“创新驱动、项目引领、成果导向”,构建了“大力扶持学科竞赛—>教师提升应用技能—>学生提高实践水平—>竞赛项目屡屡获奖—>推动实践教学改革—>继续支持各类竞赛”良性循环递进式体系。   以师生共创为保障,推动双创教育全员化。要深化“双创”教育改革,高校教师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立德树人是高校教师的使命和从业之本,因此学院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入手,强化立德树人,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位,并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科研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全过程。全面试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师德“红线”。推行师德考核“德育分”加分制度,实行量化考核,设立“德育分”底线,鼓励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省新苗人才计划、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文体科技竞赛等,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师友计划”,为学生配备校内外创业双导师,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组织实施“教师进企服务工程”,每年选派10位左右教师入企挂职;开展国际化交流,邀请国际专家来校进行双创教育的交流活动。出台双师型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将教师“双创”业绩纳入教师考核和评职评优体系,充分激活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思创融合为前提,推动双创教育思政化。强化新时代创业青年思想引领。学院积极完善保障机制,创设“双创”教育生态。为加强创业大学生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学院成立“以创业为主题”未来企业家党支部,把党的基层组织覆盖到学生的创业团体中,这也是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扎实举措。未来企业家党支部成员主要由学院未来企业家协会学员和入驻创业孵化园的创业公司负责人及团队成员。未来企业家党支部在开展创新创业讲座、案例、体验活动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互通桥梁。
  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地方高校教学活动必须紧跟社会发展脚步,不能仅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严重限制了学生思维逻辑的发展,限制学生综合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升。所以,地方高校应该建立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既要包括理论基础与专业实践的课程体系,还要包含公共课教师和专业课体系。比如,我们要从教学建设与改革上入手,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及实习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无论从培养方案上还是从教学模式上来说,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在企业真实案例的基础之上设置教学任务,在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为学生适应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二)转变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注重学生考核,开展学生的创新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是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产物,实践性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创新创业教育互动教学活动中的深度合作和交流,老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介质互联网方式来扩大教学内容,然后有机结合相关知识、时代发展趋势以及学生学习需求等,在游戏中设置相应的课程知识,让学生边做游戏边运用理论知识,促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同时,可以准确全面地反应学生的特点和基础水平,老师根据学生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开展后续的辅导工作。此外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热情,改变传统一味灌输教学方法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造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与价值观,创新创业教育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针對学生进行传统的精英主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运用,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水平,实现教学的目的,为社会大输入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创造了积极条件。
  (三)加强教师培训,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和传统教育的融合
  教师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引导者与领路人,针对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创新创业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可以组建相关的教育部门或者组织,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进行定期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职业素养等多方面的内容,尤其要尊重工作者个体差异,遵循开放性原则。所谓的开放性原则指的是听取其他人员和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然后通过集中探讨或者研究的方式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加强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并且针对先进的学生创新成果转换为生产力,为尤其对于基础较差的工作者来说这是一种较为完善的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 史晶,李杨,冯译冉.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5).
  [2] 陈琼秋,郑天翔.浙商文化融入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的策略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02).
  [3] 徐小洲,倪好.面向2050: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愿景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8(01).
  基金项目:文章系2018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创业能力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阶段性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530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