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乌鲁木齐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现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社区作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基础细胞。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面对社区和谐稳定发展的新要求、社区有效治理的新目标,关注社区治理状况,提高社区治理能力迫在眉睫。新疆乌鲁木齐位于我国西北边疆,是多种民族、宗教、文化融汇的地区。特殊的多民族聚居特点决定了在新疆乌鲁木齐社区治理具有新的特征,乌鲁木齐市作为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其城市社区均为多民族社区,在治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特殊性。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深度访谈等方式收集一手资料对乌鲁木齐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现状进行系统性分析,有助于加深对乌鲁木齐市多民族社区现状的分析,以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多民族社区;社区治理
  一、乌鲁木齐市多民族社区
  (一)乌鲁木齐市地理特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乌鲁木齐”为蒙语词汇的音译,意为“优美的牧场”,处于亚欧大陆中心,天山山脉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边,是新疆全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桥头堡和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目前乌鲁木齐市全市辖7区1县,总面积为14216.3万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为429.96平方公里,全市为总人口241.1938万人(公安年报数),居住着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等51个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文明中,新疆乌鲁木齐市的各民族群众保卫边疆,屯垦戍边,为发展祖国对外经济、文化等事业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二)乌鲁木齐市人口及居住格局
  乌鲁木齐市常住人口为3112559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610775人,占到51.75%;女性人口为1501784人,占48.25%。全市总人口中,汉族人口共有2331654人,占到总人口的74.91%,各少数民族人口780905人,占总人口数的25.09%,其中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包括维吾尔族人口309853人,回族人口243213人,哈萨克族人口67483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764092人,增长了48.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266633人,增长了51.85%。
  乌鲁木齐市除汉族以外,少数民族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为主,其余还有其他多种少数民族的居民共同居住着,呈现出突出的小聚居格局。乌鲁木齐少数民族遍布市辖7区1县,有75%的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在城市里,维吾尔族、回族有相对集中居住的区域,其他少数民族则是分散杂居,全市每条街道都有少数民族居住。其中天山区、沙依巴克区等老区少数民族成分更多,多民族社区内少数民族较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各民族的数量和居住格局也在不断地变化。
  (三)乌鲁木齐市多民族成分构成及社区概况
  乌鲁木齐市是我国范围内较为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除维吾尔族、汉族之外,世居的民族还包括回族、哈萨克族、满族、锡伯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拥有13个世居民族。广泛分布在全疆各地的维吾尔族是新疆的自治民族,“维吾尔”意为“团结”、“联合”之意,维吾尔族同时也是我国历史比较悠久的少数民族。新疆大部分维吾尔族聚居在南疆的和田、喀什、阿克苏和库尔勒等四个地区。新疆全疆包括乌鲁木齐市在内,历史发展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深受维吾尔民族的风俗文化等影响,突出体现在饮食、宗教、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
  从社区大体特征来看,乌鲁木齐市社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突出特点:第一,均为多民族社区,即社区居住人群包括至少两种民族,没有单一民族社区,因此社区治理工作存在共性。第二,城市边缘地区有较多自建房及流动人口,其中流动人口以南疆少数民族及内地打工人员居多,部分流动人口存在文化水平较低等现象,因此自建房、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社区治安任务更重。第三,少数民族居多的社区宗教氛围较为浓厚,社区居民贫富差距较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较为薄弱,社区发展程度不均。多种复杂情况使得乌鲁木齐市多民族社区治理存在较多问题,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乌鲁木齐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现状
  (一)综合治安网格化管理应用
  社区治安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與狭义。狭义的社区治安主要指本地区公安机关及其派出机构的相关管理活动;广义的社区治安除了公安机关还包括与社区治安工作相关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居民业主委员会和社区内驻地单位的保卫部门等多方联动的治安综合管理。本文所述为广义社区综合治安治理。社区治安管理工作包括流动人口管理、社区安全秩序管理、危险物品管理等多方面,本文从乌鲁木齐市多民族社区网格化管理及其在流动人口和安全秩序管理两方面的应用为例,以小见大,简要阐述目前社区综合治安治理情况。
  网格化管理是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方式,主要是依托统一的数字化平台将社区按照“人、事、地”等多方因素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内确定一个“管理员”(或称为“网格长”等),对不同网格进行资源整合和事项管理,以充分了解社情民意并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每个管理员直接负责自己所在的网格,及时将网格内居民的现实诉求、存在的困难问题等情况向社区反映。可以说网格管理员相当于一种桥梁的作用,能够将每个社区居民与社区治理更有效地结合起来。
  目前乌鲁木齐大多数多民族社区已经实行或将开始实行网格化管理办法,在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第一,网格管理员的人员选配不规范。据了解,网格化管理在乌鲁木齐地区还属于起步阶段,设置过程不够完善,部分社区的网格管理员是社区工作人员,另一部分是社区居民,设置并没有比较规范的要求,导致部分网格管理员责任感较低,形同虚设,起不到相应的作用。第二,在网格管理员与社区与企业或居民沟通对接的过程中也存在困难。例如,少部分社区辖区内的企业配合度有限,相关信息反映较少或比较被动,对管理员应起到的作用设置了障碍。第三,网格化管理办法应用过程中易形式化。在网格化管理办法的应用过程中,有的社区过于重视网格化的设置形式,而忽略了其应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使网格化管理只存在于形式并没有起到实际作用。   网格化管理办法使社区治理更加科学、系统,打破了传统的上下级联系,将社区工作人员融入社区之中,逐步实现了扁平化操作。但目前丝路社区的网格化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支持较少。网格主要起到划分区域、将社区安全责任到人的作用,在居民生活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较为有限。
  (二)社区社会保障
  社区社会保障是为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依据相关法律和福利政策,围绕各项社会福利展开的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再就业等方面。乌鲁木齐市近年来逐步加深多民族社区的社会保障工作力度,以期保障不同民族都能够更好地享受到相同的福利政策,尤其体现在生活基础性的看病、就业、帮扶等方面。
  在缓解社区居民看病难的方面,自2009年起新疆自治区各级政府就加大了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站的建设力度,以解决社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争取让社区居民能够“足不出户”就实现挂号、看病的过程。乌鲁木齐市多民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越来越规范、完善,医疗设备也日渐充足。对于之前长期存在的社区卫生站医生少、专家少的情况,新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要求建立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机制。社区还通过应用网络软件平台等方式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开放网上预约挂号,为辖区老年居民进行免费体检等方式解决居民的身体健康需求。
  在帮扶困难群众方面,乌鲁木齐市多民族社区依据社区自身居民现状,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社区有困难居民的生活问题。乌鲁木齐沙依巴克区的变电站社区通过免费出租轮椅、助行器等的方式帮助残障社区居民更好地生活。变电站社区共有1578户,共4475人,其中大约百分之四十左右为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同时还有16名残疾人。社区就此开展了免费租借辅助器具的工作,有需要的居民可随时提出申请,填写《辅助器具租借登记表》租借有关器具。已有器具包括了轮椅、肘拐杖、腋拐杖、助步器等基础器具,如果居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非人为的损坏,还可以提出申请进行修补或更换。虽然提供的现有器具较为基础、有限,但仍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些帮助和便捷。
  社区社会保障包括各行各业的各民族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社区难以满足每一个居民的每一个需求,但社区以居民需求为目标,不断提升社区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才能逐步提升社区综合治理能力、展现社区作用。
  (三)社区党组织建设
  党组织作为社区工作的核心力量,需要不断深化其自身建设。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各个多民族社区不断加强和深化党组织,加强了对党员队伍的思想教育,加深了党员与群众的联系。
  首先,在思想建设方面,社区党支部通过举行“思想大讨论”等活动,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巩固了社区党组织建设。在党员队伍思想建设上,乌鲁木齐市多民族社区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群众集中时间进行维稳专题学习,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多次开展以“维稳从我做起”等主题系列思想大讨论活动。党员干部们按照“聚焦维稳意识强不强、维稳作风硬不硬、维稳能力足不足”的要求,谈认识、谈差距、谈举措,在思想交流中相互启发、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通过学习和讨论,各族党员干部进一步认清了当前的维稳形势,树立“维稳工作一盘棋”、“把确保稳定作为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试金石”的观念,把思想和行动聚焦到长治久安和维护稳定上来。“思想大讨论”等一系列活动深化了社区各民族党员干部对当前维稳反恐形势的了解和认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思想带头作用,坚定了社区党员队伍的思想阵地。
  其次,以“访汇聚”工作为主的多项工作进行得有序有效,为解决社区各民族同胞的生活难题,提升各民族居民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包括乌鲁木齐市在内的新疆全疆范围内开展了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总目标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并设立三大重点任务:一、着力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真正使基层组织强起来;二、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三、切实保障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访惠聚”工作使机关党员干部下到社区,融入社区,融入各民族居民的實际生活当中,更充分地了解社区居民所需,指导帮助社区工作,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在访汇聚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社区党员和驻社区工作队一道同居民代表、宗教人士以及社区内生活有困难的居民等多层次不同群体开展座谈会等活动,深入探讨当前社区相关情况,了解居民现实需求,拉进社区居民与社区工作人员等多方主体的距离。社区与工作组成员还结合社情与社区党支部、警务室、访汇聚工作组成员结合起来组成了“三位一体”的访汇聚工作,以更加系统、全面、深入的形式发挥党组织的影响力,提升社区党组织建设,解决各民族群众的困难和问题。
  三、结论与展望
  新疆乌鲁木齐市作为我国边疆多民族地区,其社会环境与其他省市有所不同,多民族的文化宗教背景、复杂的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深深影响着乌鲁木齐市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决定了乌鲁木齐市多民族社区的治理不同于其他地方。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层细胞更加承担着保障居民安居乐业的责任,因此乌鲁木齐市多民族社区在一般省市社区建设的基础上还需加强一定的安全稳定保障工作、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以促进多民族社区更加安定和谐的发展。目前乌鲁木齐市多民族社区发展仍然处于初级起步阶段,许多措施还不够完善,在不断实践新的治理措施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存在许多问题,多民族社区建设和治理能力的提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2] 叶裕昌等主编.民族问题概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版.
  [3] 杨海涛.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研究与展望[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年版.
  作者简介:格岩(1990- ),女,蒙古族,新疆乌鲁木齐人,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549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