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文化观对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它象征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作为二十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楷模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以唯物主义观点科学谨慎地评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及近代中西文化的关系,而“文化调和论”作为李大钊中西文化观的延伸,致力于探寻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其目的是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发展道路。本文从李大钊文化观产生的历史背景出发,阐述其文化观的基本内涵,希冀于为当今中国文化的建设提供些许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李大钊;文化观;启示
一、李大钊文化观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李大钊文化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李大钊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其所处的时期,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整个民族面临着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在这种境况下,广大有识之士的爱国热情被激发,立志要为苦难的中国寻求出路,而作为国之栋梁的李大钊也积极探寻救国救民的途径。从鸦片战争至大革命运动以来的百余场革命战争表现出了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但其斗争形式一直停留于从器物层面的效仿运动到制度层面的借鉴革命,这种“流行”趋势迫使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从思想意识形态方面对中国的文化选择进行探索。同时,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及多元文化融合的局面,要求进步思想家们立足文化发展的整体并通过对两种文化的对比研究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的福音。李大钊在受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启发后,发表了诸多著名的文章,积极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的相关理论学说,批判改良主义,并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成为了一个民主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
(二)李大钊文化观产生的思想基础
李大钊自幼就开始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并深受其熏陶,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李大钊熟读《四书》《五经》等儒学典籍,写得一手好诗文,这为他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长期系统的学习和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认识,奠定了李大钊文化观的基础。清政府实行新政后,各地纷纷创办新式学堂,而就是在这里李大钊开始接触西方科学知识以及政治民主思想。同时在卢梭、孟德斯鸠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和“天赋人权”学说的影响下,他认为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内在精神,要注重人的个性发展,而国人的思想一直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和政府的强制压迫,这无疑成为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的绊脚石。李大钊欣赏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他觉得,人生而平等,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当然这种平等思想应体现在经济、文化及教育各个方面。他将自由、平等、民主等资产阶级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构成了其思想的重要框架。
二、李大钊文化观的基本内涵
(一)关于“动”“静”文明的分析
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中西文化的论战,其中一派主张“全盘西化”,另一派主张排外,坚持用东方文化来改造世界。李大钊则科学地规避了他们的片面性、机械性。理性地认识到两种文明虽性质不同,但却具有互补性。在《动的生活与静的生活》中,李大钊通过对国内外政治的关注,比较了中西文化的特质,并把西方文化归结为“动”,动的精神即进步的精神。他认为中国文化已病入膏肓,需要注射新鲜血液以改变其“静”的状态,故而紧随时代潮流,主张“去其从来一切静的文明,迎彼西洋之一切动的文明”。他期望用西方的民主来批判中国的专制;以东方文明增加西方文明的“精神”气质从而创造新生命而演进于无疆。 当然,东西方生活也有静与动的区别,这是因为二者一是以农业为托、一是以商业为托,反映到政治、社会等方面,则有专制与自由、阶级与平等之区别。
(二)关于中西文化的调和思想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李大钊持批评与继承的态度,故而在对中西文化比较的基础上,李大钊主张融合中西文化,创造新文化。宇宙万物都处在普遍的联系和矛盾之中,有对立有统一,正是在这种关系中,旧事物得以消灭,新事物得以产生。对于中西文化,李大钊强调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包容与并存,主张两种文化只有在对立与统一之势之中方可取得进步与发展。除此之外,李大钊还将“调和”视为人生理想的境界,从美学的角度认识“调和”。称“调和者, 美之母也”。他亦将“调和”看作是一种理性的表现, 主张“要有容人并存的雅量, 更要有自信独守的坚操”。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这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李大钊指出现代文明是解放的文明, 东西方均面临着创建一个新文明以克服自身弱点的任务, 他们固有的传统文化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都需要新的文化来代替, 而这个所谓的“ 新文明”, 正是东西方文化相互调和和补充的产物。
(三)关于社会主义第三文明
东西方文明的动静需因时因地地相互调和,相互融会,以创造“新生命”。而这里所指的“新生命”是指在两种文化调和的基础上,整合而出的一种“新文明”,即“第三文明”。
所谓的“第一文明”指中国文明,中国文明追求精神境界。西方文明即“第二文明”,崇尚物质享受。李大钊认为想要救民族于危难之中,并实现真正的进步,“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崖”。 并认为“俄罗斯之文明足可充当东西之媒介”。 可见,李大钊将第三文明的愿望全然寄托于俄国。 李大钊以其独特的“第三文明”观细致地回答了中国文化路径选择的问题,即以摒弃中西文化的糟粕为前提,综合融会中西思想文化的优长,让两种文化存同并进、相互调和,以辩证的方法来创造新的文化形态。李大钊这种在文化上的先进认识及选择,直接导致了他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关注以及对社会主义文明的向往。 社会主义文明既优于中国传统文化,又优于近代西方文化,完全可以成为中西文化整合创新、扬弃的产物,符合其第三文明观。
三、李大钊文化观对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坚持创新思维,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完善政治制度,确保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走向,使其成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文化的建设与创新必然要适应一国的时代特征及世界发展的潮流,要立足于實际。不同的时代,我们党总是能够以优秀的思想文化作为凝聚中华的力量,把握时代脉搏,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态度和创新思维,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坚持实事求是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避免教条化和神圣化。
(二)坚持与时俱进,把握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只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将马克思主义视为先进的文化思想。同时,他还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化必须与国情相结合,否则文化将无法发展。改革开放后,大量外来文化涌进,中国文化的发展面临新的问题、挑战。所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作为我们的主流文化,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认真分析,整体把握,始终保持解放思想的精神状态,坚持与时俱进,发展先进文化。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去粗取精,恰当处理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
优秀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如今多元文化并存、发展质量参差不齐。要求我们必须去粗取精、择善而从,保持我们文化的独特与自信。对待不同的文化,我们要端正态度,骄傲自大、盲目排外的守旧思想必然成为我们追求先进文化事业的绊脚石;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优秀的文化思想对于世界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吸纳西方文明成果及先进的外来文化思想,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养料,彰显活力与生机。用辩证的方法、敏锐的思维、批判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
参考文献
[1] 邱淑云.试论李大钊文化发展观的当代价值[J].长白学刊,2012(2).
[2] 费腾.浅析李大钊的中西文化观[J].改革与开放,2012(11).
[3] 李燕.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J].哲学社会科学,2015(6).
[4] 李大钊.李大钊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保先迪(1991- ),女,汉族,甘肃皋兰人,西北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549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