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泰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泰经贸往来,文化交流频繁,云南作为我国辐射南亚、东南亚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省份,对泰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泰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但又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从泰语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前景及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提高泰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就业稳定性,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泰语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泰语专业;就业状况;对策
  云南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中国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泰语人才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直接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及云南与泰国经贸、文化、教育等多领域的交流效果。云南省高校的泰语教育目前所面临的形势,一方面表现为单一泰语人才较多;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对某些领域专业知识的掌握,泰语专业人才的社会职场成就较低。
  一、云南省泰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及问题分析
  为了解云南省泰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我们对云南省优势行业对如:商贸、农林矿产、交通运输、旅游开发对泰语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实地发放问卷调查共55份,收回有效问卷55份。通过问卷分析,得出全省泰语人才就业现状及问题如下:
  (一)复合泰语人才缺口大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發现云南省泰语专业人才用人单位的人才素质要求与培养单位的人才培养理念存在一定的偏差。虽然云南各高校的泰语专业开设模式多种多样,但毕业生在泰语的应用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据笔者回访了多家用人单位得知,毕业生就业后难以很快胜任所应聘的工作,尤其是能真正掌握商务、生物、能源及矿产业这些云南支柱型产业的专业知识的复合泰语人才缺口大。此外,用人单位还一致反映毕业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低下,以及对语言对象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知识的掌握有所欠缺。
  (二)泰汉互译及其它外语能力较弱
  云南省高校目前所培养的泰语专业人才泰汉互译、英语能力较弱。泰汉互译都好的人只占20%,通过云南省泰语专业八级测试的人较少,同时通过泰语专业八级测试、英语四、六级的毕业生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的翻译人员仅做笔译和交传,极少一部分人能够胜任同传翻译,并且存在超过一半的翻译人员在工作中感动比较吃力。对于翻译水平来讲,外语水平仅仅是其中一项决定因素,翻译人员的知识广度以及其双语能力,都会直接影响到其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
  (三)泰语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与用人单位存在差距
  大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服务意识及团队精神对于用人单位发展的重要性,这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相吻合。随着泰语人才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人才就业市场必然会呈现出饱和状态,目前泰语专业人才作为买方市场的优势地位终将改变,对于培养单位而言,以用人单位的人才素质要求作为培养人才的标准才能在未来竞争激烈的经济社会中占领先机,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用人单位对泰语人才的需求,不但重视毕业生的外语能力以及在读期间取得的各种证书,更注重的是毕业生所具有的综合能力。问卷中,对专业对口问题进行调查,有46%的招聘企业认为“能力比专业更重要优先考虑能力”。51.2%的招聘企业认为“能力和专业同等重要,同等考虑”。而几乎所有用人单位都认为一个人的职业道德,特别是服务意识及与企业相一致的价值观是尤为重要的。而这在多数学生所在学校的课程中是较少涉及的内容。
  二、云南省泰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发展前景
  云南省过去3年与泰国的商贸业务、文化交流持续增长,反映出中国一东盟、中泰经贸发展和人文交往的良好势头。加之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发展和泰国于2017年提出“泰国4.0战略”,“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的建设,为泰中两国围绕一带一路的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与此同时,泰国数字化产业的发展,也将为中国电子商务,网络金融、应用软件等行业走出去提供机遇。”因此人才市场对于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泰语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泰语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充满着机遇与挑战,可选择的就业渠道比起其他专业来说机会和选择多很多,云南省泰语专业人才在中国一东盟尤其是中泰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交流发展中大有可为。
  三、提高泰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主要对策
  (一)以行业和社会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的本质是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通过人才需求调研和岗位面向剖析,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价值观教育融为一体,使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得到提高。所培养的人才达到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行为规范,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泰语专业基础知识和科学文化素养。还需要熟悉旅游、商贸、法律、教育、物流等知识,具备较强的从事本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基本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以泰语为工作语言,能够胜任相关行业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从知识准备、能力准备、思维准备等方面进行充实和提升
  高校从大一新生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学生在二年级时就应该制定自己将来的择业意向及学习计划,并开始从知识、能力、思维等方面提升自己。首先,泰语基本知识方面的培养。在经贸、人文交往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泰语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要了解泰国和中国相关经济、文化、历史、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在知识结构上应该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这样才有利于培养跨文化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技能;其次是强化能力的培养。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泰语人才不仅要具有较好的语言学习的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处理突发应急情况的应变能力、高强度压力下工作的能力等等,学会以更灵活更富创造性的方式去处理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和冲突。第三就是思维方式的培养。泰语专业人才要能系统、战略性、全局性地思考问题。具备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不受人才所在的地域限制,能够跨领域、跨系统、跨时空参与到南亚、东南亚国际事物中去。并一定要注重职业道德的学习和培养。   (三)加强就业指导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促进多渠道就业
  目前,很多泰语毕业生存在盲目就业、不愿走出去,想从事所谓“铁饭碗”工作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因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鼓励泰语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到泰国去就业,他们可从事的行业其实有很多,如对外汉语教师、中国驻泰国企业等都非常需要高素质的泰语人才,特别是男性,其就业的机会就更多。因此,作为专业指导教师或班主任应该改变学生“铁饭碗”的落后就业观念,鼓励他们走出去,并积极投身到其他行业中。而学校也应该通过开展能力提升、创业引领、校园精准服务、就业帮扶等行动,加强部门协同、信息共享和服务对接,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并积极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服务活动,对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計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贫困县计划、农技特岗计划等政策进行宣传解读,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四)多给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
  泰语学习者的实践机会较少,临场应变能力、翻译能力、处理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急需提高,因此需要在教学期间内有意识加强学生对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可以与泰国高校建立协作平台,或是加强中泰交换生的专业知识交流,建立国外实习基地。还可以同国内涉外企业进行阶段性定向合作,以合作共赢作为协作发展的宗旨,借此强化泰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习空间,使其在未来的就业中找到更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为今后能更自如的适应就业环境打下基础。同时在此基础上,加强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调研和预测,健全就业市场预警机制,加强创业就业指导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就业形势的分析研判,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健全创业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五)进行课程及教学模式改革
  高校可以与企事业单位、职业培训机构、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和泰国一些知名企业合作,加速实现知识向技能的转换;鼓励有针对性的进修、委托培养;鼓励网上教育、远程教育、专题讲座;鼓励与泰国高校联合办学等方式来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在教学模式上,可以采取专业+泰语教学模式。基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泰国4.0战略”“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等一系列思想和政策背景,如何在语言的基础上,结合云南优势产业和中、泰的发展前景,开设专业+语言的模式,势在必行。因为语言只是一种交流的工具,让学生在掌握一门专业的同时,又会泰语,专业能力+语言能力模式下培养泰语专业人才,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四、结语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云南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对高素质的泰语等东盟小语种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步增长。当前泰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是广阔和良好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泰语专业毕业生除了把自身本领练就过硬以外,还需对就业形势有较全面清醒的认识。同时也需要高校充分利用本校或本地优势,为毕业生就业提供良好的条件,在提高就业率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职场成就。
  注释:
  [1] 常翔,张锡镇.泰国东部经济走廊发展规划[J].东南亚纵横,2017(04).
  [2] 李亨.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的“云师大模式”[N].云南日报,2014(05).
  参考文献
  [1] 段昭阳.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非专业泰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战线,2011(37).
  [2] 王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和泰国农业合作研究[J].农业贸易展望,2017(1).
  [3] 蔡杰.高职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967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