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依托基础课资源,提升大学生幸福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幸福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基础课的目的、内容都与幸福观教育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依托基础课资源,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实践等环节来提升大学生的幸福能力。
  关键词:基础课;幸福;道德;法律
  当前,幸福观教育越来越进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有学者指出幸福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称基础课)是在全国本科院校、高职高专开设的一门大学生的思想理论课。这门课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通过这门课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幸福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一、“基础”课为何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幸福能力
  (一)“基礎”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的幸福能力
  基础课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又是一门修养课,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法律素质为目的,融政治性、思想性与生活化一体的一门课程。基础课通过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法律素质的修养来实现大学生自我的发展和提升,实现大学生的成人和成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育人是基础课的最终目的。那培育的是什么样的人呢?培养幸福的人。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但幸福主要是由:客观现状和主观感受的结合。幸福是人的内在需求得到满足后的快乐愉悦的感觉。因此,幸福的本质是人的自我实现。同时幸福又是一种感悟,相似的境遇不用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幸福。因此有人说,获得与感受幸福都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即“幸福是一种能力”幸福能力的获得是幸福感的根本。幸福既然是一种能力,那么也是可以培养的。幸福能力是“由人追求幸福的意识和发现、捕捉、选择、创设与品味幸福的智慧,以及导引幸福走向的幸福观所构成的一种综合素养。”幸福能力包括:创造幸福的能力和感受幸福的能力等等。创造幸福的能力与人的幸福观有关系。幸福观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对待诸如什么是幸福、幸福的标准以及如何获得幸福等问题上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每一个人具备了幸福能力就能有幸福的人生。基础课的目的是什么呢?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成人成才的教育。最终也是大学生自我实现,是为了大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因此,二者在目的上是一致的。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人最高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 教育 (目的) 是培养幸福的人。基础课要培养的人既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又是一个幸福的人,是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基础”课教材内容与培养人的幸福能力密切相关
  “基础”课的内容没有明确提出培养人的幸福能力,但其内容本身就蕴含着幸福能力养成所需要的内容。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是沉思的生活和中道的生活;康德认为幸福是一切爱好的满足,按照这幸福满足的多样性,幸福是外延的;按照满足的程度,这幸福是内包的,按照满足的持续性,这幸福是延伸性的。”心理学认为幸福是一种主观愉悦的感受。罗国杰老师认为:“幸福就是处于一定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环境的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马克思主义在考察了前人幸福理论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认为幸福是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是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是享受幸福和创造幸福的统一,每一个人在为他人谋幸福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幸福。马克思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曾说过:“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献身,为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那时我们感受到就不是可怜的 、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属于千百万人。”因此,幸福包含着生命的价值感、道德满足感、愉悦的心灵、美好的感情等等。这些素质的培养,与基础课的内容有很大的契合。比如:幸福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在自我实现中获得最大的满足。这就是在实现个人理想和坚定人生信念、在找到人生方向的前进中实现的;同时幸福需要品德的修养,美好高尚的品德本身涵养人的心灵、滋润人的心灵;而在为别人付出中,会得到一种幸福感,这是美好品德的馈赠;同时,幸福还是一种人生的态度,通往幸福的路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我们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幸福需要一种达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这就是心理素质方面的要求;而法律素质的培养为我们的幸福生活打下了最基本的 保障。可见,在我们的基础课上,有很多内容其实是在塑造大学生的幸福观,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幸福能力。
  二、如何依托“基础”课,提升大学生的幸福能力?
  幸福能力包括哪些内容?幸福能力包括正确的幸福观,而幸福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幸福能力还包括人生的态度;还包括幸福的体验宽度等等。“基础”课可以通过教学内容设计、可以通过教学过程呈现和实践教学环节,三位一体提升大学生的幸福能力。
  (一)依托教学内容,打造幸福基础
  幸福是什么?基础课包含大量的内容可以为幸福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扬起理想风帆,打下幸福之基。幸福是生命本身的自我实现,每一个人的自我实需要理想来指引。在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树立远大理想”就和幸福紧密结合起来。帮大学生理解理想的意义,树立高远的理想是幸福人生的底色。因此,让大学生理解理想是生命的航标,理想是内心坚定的信念。理想是目标、理想是动力、理想是永不懈怠的源泉、是面对挫折时候的勇气。青年大学生树立理想既是体现了社会理想的价值引导,同时也是实现自身幸福的要求。
  信仰与幸福。
  信仰是对价值目标和价值理想的确认和信奉,是自己行为准则的笃定。我们为什么需要信仰是因为,我们需要有安全感和确定性。这本身就是幸福的要求。幸福总是对不确定性的否定,尤其是我们行为之前是确定的、行为之后是安心的。幸福与信仰也就有了关系。在“基础”课上,要讲明信仰的意义,信仰对人生幸福的关系。激发学生对信仰的寻找和对信仰的遵从。   心理与幸福。
  幸福还包括对内心的安宁和平和。罗素说:“种种不幸的根源,部分在于社会制度,部分在于个人心理”。“幸福是个体某种期望得到满足后的一种主观感受,从这一意义上讲,人生幸福与艰苦,并不取决于我们的机遇,而在于我们如何对付它,在于感受它的性质和程度。”
  生活中有很多情绪,而这些情绪影响到了我们的幸福。基础课在第三章讲到:我们要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的,我们的幸福与能够正确对待环境密切相关。通过这一讲让学生了解到个人对情绪的能动性,每一个人面对相同的环境有不同的表现,要形成乐观心态;形成良好的心理习惯有助于幸福,比如乐观、达观的内心更容易获得幸福;同时还要具备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的能力,有一种不以自我为中心,而能理解同情别人的一种心理。而且,对情绪来说,还需要修炼,需要自律。这些都是提升幸福能力的重要素质。
  人生价值与幸福。
  幸福的人生是實现人生价值的人生。教材第三章就讲述实现人生价值这一部分,这这一部分也是幸福真谛的重要内容。我们怎样获得幸福,幸福不是在自我的享乐和物欲中得到,而是通过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创造活动在对社会、他人的贡献中实现了人生价值而得到。这是人生的真正价值。
  道德与幸福。
  道德和幸福的关系更为直接。虽然有德不一定有福,但是没有真正的道德,就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而且没有道德支撑的幸福追求也及易把幸福等同于感性欲望的满足,而感性欲望的满足所带来的幸福是虚假的幸福。同时道德和幸福还有更深层的关系:
  首先,遵从道德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中国传统道德观认为:德者,得也。过有德性的生活,实现了心中的“道”,这不是幸福吗?其次,道德保障了社会秩序,保证了人们在生活中的安全感,为幸福保驾护航;第三,道德品德高尚的人,通过利他行为为实现社会价值,为他人赢得了幸福,自己也会带来幸福感和快乐。可见,道德对幸福如此重要,康德甚至把是否拥有良好的德行性作为配享幸福的前提。他认为,幸福属于感性的自然领域,而道德属于实践理性的自由领域,所以:“道德学就其本意来说并不是教人怎样谋求幸福的学说,乃是教人怎样才能配享幸福的学说”。
  三大领域和法治。
  基础课上关于三大领域道德规范的要求也与幸福紧密相关。首先,规范可以创造的幸福的环境,无论是家庭环境、还是社会公共生活环境还是职业生活,都是我们的幸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法治与幸福的关系来看,法治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从基础上保障了人的幸福。当今是陌生人社会,它需要法治精神。现代法律规定了人的自由权利,这是幸福的基础。每一个人具备法律素质可以创造一个人民幸福实现的环境;而职业生活不仅仅是谋生的工具,还是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载体,因此,职业规范和职业操守对幸福生活有重要影响;家庭是人生活的最初的环境,家庭对孩子的价值观、对孩子的心理、对孩子的幸福观都有重要的影响。家庭中相互理解、包容、谦让、尊老爱幼等等对大学生未来建立自己的家庭奠定基础。
  (二)依托教学过程中的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一种幸福体验,这也是提升幸福能力的办法。幸福不仅仅需要理性的内涵,幸福还需要有体验。朱小蔓教授认为,“人的最基本情感通向德性,情绪感受和情感体验至少是德性生长之根。”幸福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我们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氛围一种体验。让学生感受幸福,只有具备这种记忆,未来学生才会去追求这种相似的记忆。课堂幸福氛围的营造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首先教师不仅仅要做到理论深刻,还要形式活泼,结合学生特点适当的幽默是必要的;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找一些视频动画影像资料,这个时代是声音的时代,让学生既能感受理论的魅力,也能得到情感的愉悦;同时,还可以让同学进行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在实现成就中满足。当然,所有这些的背后,都需要教师自己具备幸福能力,将这种能力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师要将自己的幸福和职业自豪感结合起来,要做到真懂、真信、这样才能打动学生,才能让每一节课都不枯燥,让学生体验到获得知识的幸福感、课堂体验的愉悦感。
  (三)注重社会实践设计,增强幸福体验
  幸福离不开幸福感的获得。思修课不仅仅有课上教学课,还有课堂外的实践课。而实践环节的设计可以提升幸福能力。实践环节有多种形式。比如学生微视频的拍摄、校园调查等等,这些都不错,但是还可以基于幸福理念进行设计。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一种成长体验、幸福体验,然后将这种体验记录下来、做出思考。比如大学生的环保活动感受自己行动给环境带来整洁的成就感,大学生模拟法庭活动感受法律的魅力,还有在社会公益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以及为别人付出而带来的快乐感等等。活动是载体,活动之后让学生来分享、来思考、来体悟我们幸福的真正来源是什么,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
  三、培养幸福能力有利于提升基础课的教学有效性
  依托基础课,提升学生的幸福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幸福能力的获得,对基础课来说,这样做也有利于提升基础课的教学有效性。
  (一)基础课培养人的幸福能力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在当前,提高思修课有效性的途径有很多,而近年来学者普遍将目光聚焦在重视受教育者这一角度上。如有学者提出了关注受教育者的需要;有学者提出要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转移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双主体性;还有学者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等等理论等等,虽然哪一种些理论更加有效可以进一步讨论,但可以看出,改变过去那种教育者一言堂、将受教育者仅仅看作是“美德袋”的观念已经是共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受教育者、了解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关心他们的成长,通过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光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而关注大学生的幸福是最具有人性、最具有同理心、最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话题,因为每一个人在生活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了幸福的生活。费尔巴哈说,人的任何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但幸福不是唾手可得的。因此,思政课要提高有效性,做到以人为本,就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幸福。
  (二)基础课培养人的幸福能力能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一切教育的根本是为了实现自我教育。基础课也不例外。当前基础课存在着与学生生活较远、学生不感兴趣,枯燥无味,有时候学生甚至反感,这主要是没有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学生被动接受一些看起来与自己无关的东西,当然就成为水课了。但是
  以幸福能力培养为目的的大学生基础课,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它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促进学生自我探索的欲望,这样就能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实现。
  (三)基础课培养人的幸福能力能够实现教学相长
  提升基础课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是教师学生共同的成长。我们看到这样的基础课的设计不仅仅是立足于学生,也是在促进教师培养自己幸福能力。教育是传递,如果教师的幸福感很弱,那么学生也不可能感受到幸福。因此,这样的课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自身的幸福能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卢景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幸福主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2] 王雨,陈基友.走向幸福—罗素精品集,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
  [3] 叔本华.处世智慧,林康成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2年.
  [4] 朱小蔓,刘慧,刘惊蛰.“德性成长与生命中的情感体验”,教育参考,2002年第12期.
  [5]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关文运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作者简介:朱培霞(1983.03- ),女,山东泰安人,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968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