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GMP》课程教改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是制药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章制度。《GMP》也是高职高专院校药学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对《GMP》的教学改革实践,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特点,提出了《GMP》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探讨了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具体措施。
关键词:GMP;教学改革;职业能力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of Drugs,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1],是制药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章制度。因此,GMP一直是高职院校是药品生物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熟练地掌握GMP相关条例属于药学类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
虽然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中关于取消GMP认证相关的措施已得到国家批准,GMP认证取消已成定局。但是,药品管理法明确了GMP是药品生产企业的基本要求,取消GMP认证,并不代表取消GMP标准,只是取消了“认证”这种形式,企业仍需按照GMP标准生产,GMP检查仍然存在。同时,在最新药品生物行指委发布的新版《高等职业教育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中,《GMP》仍然是药品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因此,《GMP》依旧是药品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课程。
一、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已开设《GMP》课程的各类高职院校师生及企业就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对于GMP掌握程度等情况反映,虽然各高校有开展此门课程,但实际教学效果并没达到教学目标,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
市面上GMP 相关书籍,大部分主要针对如何设计企业的软硬件来满足认证的要求[2],如厂房的选址、规划,文件的编制等内容,适合于企业设计、认证。而高职院校是以培养一线技术人员为主要目标,本课程应是以教会学生理解企业为何要执行此规范为目标,进而服从管理、参与管理,而不是去设计企业管理。
(二)教学手段
目前,《GMP》的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而GMP的内容大部分是“法规条例”等,授课过程中,教师由于缺乏企业生产经验,不了解实际生产情况,无法将理论联系生产实际,只能条框型式地讲解,有如“读条例”,学生提不去学习的兴趣,故而知识转化率并不高。
国务院最新颁布的《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即《国发〔2019〕4号》中明确表示,应当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我们应当以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两方面入手进行改进。
二、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一)突出教学重点
目前市场上的教材种类繁多,各有侧重。在选择教材时,因根据教学目标,人才培养计划合理选取。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有侧重。我校药品生物专业的学生在大三顶岗实习阶段会去往我校校企合作基地(某制藥有限公司) 学习,该公司作为药品生产企业很具有代表性。该企业的生产岗位往往对人员卫生有较高要求,尤其是配制、灌装等核心岗位,还需要学生能够熟练的穿戴洁净服。因此,在我校药品生物专业《GMP》课堂上,会着重讲解人员卫生的重要性以及具体要求。同时,以视频的方式播放洁净服的穿戴方法,并开展实践课让学生练习穿戴洁净服,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目标,有兴趣,有动力,知识掌握程度非常好。同时,培养出来的学生到了生产企业能够很快的适应岗位,也得到了企业的好评。
(二)丰富课堂教学方法
不同的知识点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GMP的内涵。例如,以图片、视频直观显示“硬件”;以历史事件或争议性话题开展辩论赛或模拟法庭,引发学生自主思考;以项目化教学设计训练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可以设计“模拟新开办药品生产企业推行GMP 管理”开展项目[3]。在GMP教学中,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是文件管理,文件涉及制药企业的各个岗位、各种人员,掌握文件操作是企业员工的一项必备技能。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文件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内容枯燥,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课堂开展非常困难,可用情境模拟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模拟制药企业各个部门的角色来起草、修改、审核、复制、发放文件,加深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职责认识,熟悉企业管理模式,理解GMP在企业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三)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现高职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的原因之一,是认为学习内容与日后就业没有关联性。很多学生往往是在工作岗位中,需要用到相关知识才开始学习,本人就多次收到毕业生就业后的反馈“XX知识确实很实用,后悔在校期间没有认真学习”。因此,学校在开展教学时应该以知识实用性为目的,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
一方面,应当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课程对于场地要求较高,设备设施的运行也需要大量经费支持,故而,多数高校将《GMP》设置为纯理论课。因此, 可将虚拟仿真引入实验教学,解决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借助于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计算机软件模拟的真实环境中完成各种预定的实验项目,所取得的学习或训练效果甚至优于在真实环境中所取得的效果[4]。
另一方面,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扩大校外实训基地规模。高职院校教学要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强调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的同时, 更加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的结合[5]。我校药品专业与多个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涉及生产、销售、检测等各个就业方向,并采用为其六个月的顶岗实习,学校、企业“双导师”共同教学及考核制度,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
(四)培养“双师”型教师
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教师来自于学科型人才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但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重理论研究,轻实践能力培养,脱离行业发展。故而近些年“双师型”教师呼声愈来愈高。所谓“双师型”教师必须兼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卓越的专业实践能力[6]。相应的措施有[7]:(1)从企业聘请中的专家、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学校的相关教学任务(2)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和企业标准、企业文化(3)“双师型”教师定期培训计划,如学校学历的定期培训,企业实践的定期培训,国家师资的定期培训,以及学徒式的培训和专题研讨培训等。
三、结语
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从人才培养计划、教学目标、行业发展现状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只有不断完善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合理采用新型教学手段及技术,才能在培养技术人才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 宋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课程教改研究——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04):125-127.
[2] 王颖,侯春燕.《GMP》教学与课改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2(30):247.
[3] 邓雪萍,杨亚勇,曾玉勤.“GMP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调查报告[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5):36-37.
[4] 乔明曦,杨丽,方亮,等.可持续发展的药剂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探讨[J].药学教育,2015,31(02):55-57.
[5] 刘宏伟,罗晓燕,宋恭华,等.制药工程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2,29(01):15-18.
[6] 贾文胜,梁宁森.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5(01):92-95.
[7] 汪文婷.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969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