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青少年社会适应方式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编制青少年社会适应方式量表。方法 在文献综述、开放式调查、专家咨询基础上构建量表,以克伦巴赫a系数和分半系数检验量表的信度,以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检验量表的效度。结果 量表由28个项目组成,包括理性与非理性、主动与被动、独立与依赖3个因子,共解释总变异的35.167%。全量表的克伦巴赫a系数为0.837,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所提取的三个因子与构想模型拟合较好。结论 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可作为相关研究中了解青少年社会适应方式的测评工具。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适应方式;因素分析;信度;效度
  社会适应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对特殊儿童的研究,该领域研究把社会适应看做个体对外部环境适应的一种“有效性”,强调个体所处环境或者文化的重要性。之后社会适应的内涵和外延都不断拓展。该定义的本质是把社会适应看作是个体人生历程的基本任务,对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青少年社会适应方式是指青少年在适应社会过程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一种典型的心理行为特征(其深层次上仍属于人格特质的范畴,只是在这里更加强调其适应这一层面的意义)。该特征在青少年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当中一经形成就会固定下来,被个体所偏爱,在个体适应社会的过程中被个体无意识使用,通过具有倾向性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因此通过对行为表现的测量可以考察其适应特征。
  为了验证青少年在适应社会过程中是否表现出了以上特征,拟编制青少年社会适应方式量表。该量表的编制以广州市的初高中生为被试,主要通过开放式问卷,文献综述,专家咨询等方式来构建量表。通过预测和正式施测,对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以期能够编制出测评青少年社会适应方式的有效工具。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1)预测被试:预测对象为从广州市三所中学选取初一、初二、高一共8各班级进行课堂实测。共发放问卷375份,回收375份,有效问卷365份。其中男生169人,女生196人;初一95人,初二182人,高一88人。
  (2)正式施测被试 正式施测对象为在广州市选取两所中学,每个学校抽取8个班,共16个班,其中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各选四个班,发放问卷625份,回首有效问卷608分,其中男生296人,女生312人,初一152人,初二175人,高一145人,高二136人。正式施测回收问卷一半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一半用于验證性因素分析。
  (二)工具
  自编青少年社会适应方式量表 量表的编制基于以往的研究、开放式问卷、专家咨询及研究者实地调研及考察的结果,在以上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确定了青少年社会适应方式量表的原始量表,由44道题组成,五点计分,每个项目以自陈的方式呈现,计分方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2、3、4、5分。对于反向计分的题目,将在数据整理阶段,通过SPSS对其分值进行转换。
  (三)统计分析
  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 15. 0 进行项目分析、相关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 采用LISREL 8.7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二、结果
  (一)预测
  对预测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调整项目和因素,确定正式问卷题项。并对题项进行修订,保留有效题项,修改语义模糊题项。
  项目分析采用临界值法,以高分组和低分组各27%作为临界值将被试分为高分组、中间组和低分组,只选高分组和低分组,将两组被试在每题得分的均求出平均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所得平均数进行显著性检验,所有题项的t值均达到显著水平,未删减。
  对问卷KMO和Bartlett检验后发现,KMO值为0.773,球形检验统计量为5118.33,显著性为.000,表明适合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然后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正交旋转因素分析,依据共同度小于0.2,因子负荷小于0.3,两因子负荷之差小于0.2的原则删减题项,共删除题目24题,剩余有效题目20题,由于所剩题目不多,正式施测时按照上述方法增加10道题。
  (二)正式施测
  (1)内容效度。内容效度是指所编量表条目与欲测内容一致性程度。此量表所选条目主要来自开放性问卷和其他相似类项内容,在此基础上确定预测量表。然后邀请一位心理学教授和4位一线中学教师对对预测问卷进行评估。评价所编量表条目是否能够准确测评中学生社会适应方式以及表述方式是否恰当、通俗易懂。以上措施确保了量表的内容效度。
  (2)结构效度。对修订后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量表KMO和Bartlett检验后发现,KMO值为0.868,球形检验统计量为3528.995,显著性为.000,表明适合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然后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正交旋转因素分析。删除共同度小于0.2、因子负荷小于0.3、两因子负荷之差小于0.2的题项两题,最终确定三个因子,28道题,共解释总方差的35.167%。
  根据每个因素包含的项目内容, 对这3个因素进行了命名。因素1包括10个题目,主要涉及个体在适应社会过程中有目的、积极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要求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被命名为主动与被动,得分越高,个体越能够主动制定计划和目标,根据社会环境的要求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适应行为方式和策略。因素2包括9道题,主要涉及个体在独立适应社会环境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被命名为独立与依赖,得分越高,其独立生活能力、自我满足水平会更好,得分越低,其合作性、对环境和他人的依赖性、社会满足水平可能会更好。因素3包括9道题,主要涉及个体在适应社会环境方面表现出来的理智与情绪特征。被命名为理性与非理性,得分高的个体,其适应行为更理性和自制;反之,其适应行为情绪色彩更浓,易产生冲动行为。
  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也是评价量表效度的一种方法,此次测评3个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介于0.184-0.526之间,达到中等程度相关,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在检验量表的效度时,通常把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构作为一个重要参考标准,本研究也使用该方法。作为检验量表结构效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此采用LISREL 8.7 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按照探索性因子分析所得的28个有效题目与3个因子之间的归属关系构建理论,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如表1:
  (三)信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系数)和分半信度做为检验量表信度的指标。量表的a系数为0.837,三个因子的a系数在0.681-0.816之间,如表2。
  三、讨论
  青少年社会适应方式研究源自社会适应行为研究系统模型,社会适应方式即社会适应行为的方式系统(特征)。它指青少年在适应社会过程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一种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该量表与中学生社会适应行为量表的不同之处在于该量表是方式(特征)量表,而不是社会适应水平(行为)量表,考察的是不同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特征而不涉及青少年社会适应水平,但因子得分的高低应该与青少年社会适应水平存在相关,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三个因子解释了总变异的35.167%。第一个因子主动与被动有10道题,该因子主要涉及学习和人际交往中个体是否能够主动和其他同学接触,主动制定计划和目标,根据社会环境的要求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适应行为方式和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第二个因子独立与依赖有9道题,该因子主要涉及在生活和学习当中,青少年能否在缺乏父母和老师支持的情况下正常生活、学习而无需别人的照顾。第三个因子独立与依赖有9道题。主要涉及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青少年的情绪管理与调节能力,得分高的个体能够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其适应行为更理性和自制,懂得在不同的場合表达不同的情绪。
  用因子分析方法来评价量表的结构效度是一个比较公认的方法。由于探索性因子分析具有样本依赖性特点,因此,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之后,往往需要再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作为补充,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对一个量表的结构进行一个整体描述。
  本研究对量表的3因子结构模型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分析选用χ2,df, χ2∕df,RMSEA,NNFI,CFI,IFI共七个指标来评价模型拟合程度, 结果均显示该3因子模型与构想模型的拟合较好。
  量表的信度分析显示该量表总的Cronbach's a系数为.837,各分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分别为0.681、0.705、0.816。总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839,各分量表的分半信度分别为0.682、 0.760和 0.832,表明该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也处于正常的范围内。
  以上结果初步证明,青少年社会适应方式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了解青少年社会适应方式的测评工具。但是由于本研究样本主要来自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共四个年级的学生,缺乏初三和高三的数据,在样本代表性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Grossman,H,J.(Ed).Classification inmental retardation Washington,DC:American  Association on Mental Retardation,1983:1.
  [2] Mathoney,J.L.& Bergman,L,R.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in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positive adaptation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2(23):195-217.
  [3] 聂衍刚,林崇德,等.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特点[J].心理学报,2008,40(09):1013-1020.
  基金项目:文章为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东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2018GWQNCX085,主持人:尚亚飞。
  作者简介:尚亚飞(1985.04- ) 男,河南开封人,硕士,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872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