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介词“from”的用法对比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彭卓
摘要:从认知角度分析介词from的意象图式及语义的隐喻延伸,通过对比分析学习者语料库与小型Brown语料库揭示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使用介词from存在的错误,教师应向学生更多介绍from的非短语搭配用法,并注重对该词的语义理解,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
关键词:意象图式;语料库;短语;词丛;频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1)04-0117-04
根据对英语语料库的统计,在任何英语文本中,大约每8个词中就有一个是介词,在美国英语Brown语料库中,有l2.2l%的词是介词;在与其相对应的英国英语LOB语料库中,也有12.34%的词是介词[1](P51)。由此可知英语介词在词汇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是,汉语并非像英语那样有着丰富的介词,所以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学习英语介词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本文将以介词from为例,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介词from各种语义间的相互联系,并通过收集学生作文组建语料库与美国英语Brown语料库进行对比,从而揭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与英语母语使用者在介词from使用上的异同,借此给广大师生在介词from的用法上提供指引。
认知语言学认为介词的义项组成了一个高度有理据的系统,介词语义由“中心意象图式”(basic image schema)产生并形成语义辐射网络,这一语义扩展过程是系统的、普遍的[2](P108)。由此可见,意象图式是语义延伸的基础。Lakoff和Johnson于1980年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次提出“意象图式”概念[3](P12)。它由射体(TR)、路标(LM)和路径(PATH)三部分组成,TR为图式中的主体,LM为参照物,TR所经过的路径为PATH。意象图式可以呈现为静态与动态两种特性,几乎所有意象图式都具有这两种特点[4](P194)。
一、介词from的意象图式及语义延伸
(一)介词from的动态和静态意象图式
根据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以下简称OALD),介词from的基本动态空间语义为:“某人(某物)出发的地方或方向,某人(某事物)的来源”。该语义的意象图式见图1。
此外,由OALD可知,介词from的基本静态空间语义为:“表示两地间的距离”。该语义的意象图式见图2。
(二)介词from语义的空间隐喻延伸
人类在认识事物时,用已熟悉的概念来描述或谈论新的事物或概念,这就是隐喻认知。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认知活动。就其运作机制而言,隐喻通常是从一个比较熟悉的始源域向不太熟悉的(或未知的)目标域的映射[5](P87)。当我们把作为始源域的空间概念投射到抽象的非空间关系的目标域上时,空间隐喻就形成了[6](P46)。由OALD可知,介词from基于基本空间语义与意象图式的基础上,通过空间隐喻的方式,将语义映射到了时间域、对象域、数值域、状态域以及逻辑关系域等目标域,从而实现了语义的延伸(见表1)。
二、基于语料库介词from的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该研究有3个待解决的问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与英语母语使用者在介词from的使用率上是否存在差异?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使用介词from的短语有哪些与英语母语使用者是否存在差异?删除介词from所有短语搭配后,该词的其他用法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和英语母语使用者中是否存在差异?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某高校的2009级及2010级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研究者随机抽选了35个班级学生的作文语料。2009级和2010级分别被选取了611名和749名学生,他们分别来自经管学院、政务学院、法律学院、文学院、教育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美术学院、数信学院、化工学院、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英东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英东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以及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等学院。
(三)研究工具
1. BFSU Stanford POS Tagger 1.0。利用BFSU Stanford POS Tagger 1.0词性赋码软件,采用Left3words-wsj-0-18标准对语料库进行赋码。
2.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将赋码后的语料复制到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中,利用查找和替换功能以及编写正则表达式,将语料库中的单词与标点符号删除,只留下介词from以及其他单词和标点符号的赋码。
3.Antconc 3.2.1。利用Antconc 3.2.1语料库检索软件对语料进行分析。通过使用其索引(Concordance)功能检索出介词from在语料库中出现的频次,借此观察介词from在学习者语料库与小型Brown语料库中出现频率的异同;同时,使用该软件的词丛(Clusters)功能查看介词from的搭配情况及其出现的频次,由此查找出两个语料库中介词from的搭配异同;最后,利用该软件的关键词单(Keyword List)功能来揭示导致以上差异的原因。
(四)语料收集
随机抽选某高校2009级与2010级1 360名学生的作文作为学习者语料库,该语料库共有1 360篇作文,体裁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作文题目涉及一些人们常常谈论的话题,如:环境、教育、商业、校园生活、找工作以及家书等,总词次达206 295。另外,从100万词规模的美国英语Brown语料库中随机抽取了A范畴、F范畴以及C范畴一部分的语料组成了小型Brown语料库,该语料库的总词次达206 715。
(五)研究方法与过程
首先,研究者利用Antconc的索引功能分别检索出学习者语料库与小型Brown语料库中介词from的频次,并分别计算该介词在两个语料库中占语料总词次的百分比,通过比较两个百分比可以看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与英语母语使用者在介词from使用频率上的差异。
其次,研究者利用Antconc的词丛功能分别查看学习者语料库与小型Brown语料库中介词from的短语搭配情况,借助《新编英语常用短语用法词典》以及《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为参考,分别将两个语料库中介词from的短语搭配频次记录下来并做比较。同时,通过使用Antconc的关键词功能对两个语料库进行对比,查找出两个语料库中出现频率相差大的短语搭配。
最后,研究者把两个语料库中介词from的短语搭配删除,利用BFSU Stanford POS Tagger 1.0词性赋码软件对以上两个语料库进行词性赋码,并通过word文档的正则表达式将两个语料库中的单词与标点符号删除,只留下介词from以及其他单词和标点符号的赋码。接着,利用Antconc的索引功能检索出介词from在这两个语料库中非短语搭配用法出现的频次,同时,通过使用该软件的词丛功能检索出包含介词from在内的由二个至八个词性赋码所组成的词丛,把出现频次高的词丛结构记录下来。通过对比,找出两个语料库中出现频次相差最大的一些非短语搭配用法的词丛结构,并以这些结构为基础,在两个语料库中进一步检索出相似词丛的频次,通过比较,找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与英语母语使用者在介词from的非短语搭配用法上的差异。此外,研究者还通过使用Antconc的关键词单功能,进一步揭示导致以上差异的原因。
三、数据分析
(一)介词from的总体使用频次比较
研究者使用Antconc的索引功能分别检索出学习者语料库与小型Brown语料库中介词from的频次。其中,学习者语料库介词from出现的频次为871,该语料库的总词次为206 295,介词from在学习者语料库中占总词次的0.42%;小型Brown语料库中介词from出现的频次为911,该语料库的总词次为206 715,介词from在小型Brown语料库中占总词次的0.44%。由此可见,学习者语料库与小型Brown语料库中介词from的使用频率非常接近,这说明该高校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与英语母语使用者在介词from的使用频率上相似。
(二)介词from的短语搭配对比分析
研究者利用Antconc的词丛功能分别检索了学习者语料库与小型Brown语料库中介词from的短语搭配情况,其中词丛的最小长度设置为2个单词,最大长度为8个单词(因为一般短语都不会超过8个单词),词丛的最小频率设置为1。检索之后,研究者借助《新编英语常用短语用法词典》以及《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为参考,分别将两个语料库中介词from的各种短语搭配的原型形式记录下来(如表2和表3)。
由表2、表3两个表格可以看出,学习者语料库中介词from的短语搭配存在19种,总频次为168,小型Brown语料库中介词from的短语搭配存在25种,总频次为125。通过对比可知,学习者语料库中介词from的短语使用种类相对较少但使用总频次却较高,可见,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某些短语使用过于集中。此外,研究者使用Antconc的关键词单功能对介词from短语恢复原型结构后的两个语料库进行关键词对比。在比较中,研究者使用Log-Likelihood方法来计算主题性,由此得出be different from和from now on的主题性分别为40.287和17.276,可见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过于集中使用这两个短语。
(三)介词from的非短语搭配用法对比分析
研究者将两个语料库中介词from的短语搭配删除,并使用BFSU Stanford POS Tagger 1.0对两个语料库进行词性赋码,而后,通过word文档的正则表达式,把两个语料库中的单词与标点符号删除,只留下介词from以及其他单词和标点符号的赋码。研究者再次使用Antconc的索引功能检索介词from,得到该词在学习者语料库和小型Brown语料库中出现的频次分别为703和786,可见,相对于英语母语使用者来说,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较少使用介词from的非短语搭配用法。此外,研究者使用Antconc的词丛功能分别对学习者语料库与小型Brown语料库中的介词from进行检索,其中词丛的最小长度设置为2个单词,最大长度为8个单词,词丛的最小频率设置为1。研究者将词丛检索中频率排在前20位的结构进行比较,发现介词from左边出现的单词频次差异最大的就是动词,而介词from右边出现的单词频次差异最大的是名词、代词或名词词组。基于这一发现,研究者再次使用Antconc的词丛功能对介词from的某些特定的词丛进行单独检索,从而得到表4和表5。
从表4可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使用动词与介词from的组合结构时,更倾向于使用动词原形与介词from进行搭配。但是,从小型Brown语料库可知,英语母语使用者在介词from的前面更习惯使用过去分词的形式,研究者从小型Brown语料库中找到了一些相关的例子:“got hit from”、“be dropped from”、“be served from”、“is withdrawn from”、“had succeeded from”,等等。以上说明学生更倾向于使用动词的简单形式,如主动语态和动词原形,而英语母语使用者更倾向于使用动词的被动语态或完成时形式,这就导致了介词from前面的动词形式在两个语料库中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从表5可知,在介词from的右边组合中,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更习惯使用代词或限定词结合普通名词单数的形式,而英语母语使用者则更倾向于使用专有名词的单数形式。
基于以上两种结论,研究者进一步使用Antconc的关键词单功能来揭示导致以上结果的原因,研究者把学习者语料库作为目标文件,小型Brown语料库作为参照语料库,通过对比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PRP(代词)、DT(限定词)、VB(动词基本形)、TO(介词to或不定式to)、MD(情态动词)的使用频率上明显比英语母语使用者要高,他们的主题性分别为30 824.097,26 426.682,19 884.700,9 801.723,8 267.479,但学生在NNP(专有名词单数形式)上的使用频率比英语母语使用者的使用频率要低,主题性为-11 790.0。由以上对比分析可知,学习者使用情态动词以及不定式to非常频繁,这是导致动词基本形出现频次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VB from”结构常出现的一个主要原因。其次,学生的代词和限定词的使用频次非常高,分别为21 919和18 792,这就是为什么学习者语料库里“from PRP”和“from DT NN”两种结构经常出现的主要原因。最后,学生的专有名词单数形式的使用频率很低,这也是导致他们在“from NNP”结构使用上频率低的主要原因。
四、结果与讨论
基于以上对介词from的分析,本文要解决的问题都找到了对应的答案。首先,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与英语母语使用者在介词from的使用频率上相似。其次,在介词from的短语搭配中,与英语母语使用者相比,学生使用的短语种类相对较少但使用总频率却较高,这是因为学生对某些短语的使用过于集中,使用频次高的短语有“be different from”、“far (away) from”、“suffer from”等。最后,在介词from的非短语搭配用法中,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动词与介词from的搭配结构以及介词from与代词或名词词组的搭配结构的使用频率上与英语母语使用者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更倾向于使用动词原形与介词from进行搭配,他们也习惯于在介词from的右边使用代词或限定词结合普通名词单数的形式。而英语母语使用者在介词from的左边更习惯使用过去分词的形式,在介词from的右边他们更倾向于使用专有名词的单数形式。
针对以上分析结果,外语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介词from的用法时,应向学生呈现介词from短语搭配的更多用法,必要时把介词from的所有短语搭配列成表格让学生熟记,从而使他们对介词from的短语搭配掌握得更加全面。此外,外语教师还应向学生展示介词from非短语搭配用法的更多例子,要求学生注重对该词的各种语义的正确理解,尽量避免超用或少用情况的出现。并且教师还需详细地向学生讲述代词与限定词(如冠词、指示代词、不定代词等)的用法,避免这两种词的超用情况的出现,这样也可防止代词过多地代替专有名词,从而最终使代词与专用名词的使用频率分布合理。
参考文献:
[1]陈建生.非英语专业EFL学生英语作文中的介词at――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2,(5).
[2]马兰,魏在江.从认知角度看介词into的基本意象图式及其语义延伸[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3).
[3]王红莉.从介词over的翻译看其意象图式的跨语言映射――基于语料库的个案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9,(4).
[4]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赵佳.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英汉语言中时间的空间隐喻[J].许昌学院学报,2009,(1).
[6]毛智慧.从认知角度看英语介词within的空间隐喻[J].宁波大学学报,2005,(4).
责任编辑、校对:关 华
A Corpus-based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Usage of Preposition "from" in Non-English Major
Peng Zhuo
Abstract: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the image schemata and the semantic metaphorical extension of preposition "fro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 in the meanwhile, by means of comparing the Learners' Corpus and the small Brown Corpus, the paper has revealed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 use of preposition "from" and offered guidance in the use of this word for the vast major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 image schema; corpus; phrases; clusters; frequency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