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本文以机械制造技术为例,分析了工作过程的内涵和特点,讨论了项目的设计思路和实施过程。
关键词:工作过程 项目 知识的载体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5-0-02
机械制造技术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它由“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等 4 门专业课程优化整合而来,概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与生产实践联系密切。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采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先介绍理论知识,然后指导学生参加机械加工实训,理论与实践相分离,学习理论感觉晦涩难懂,实训时忘记了理论,与高职教育目标即以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社会基本适应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是相违背的,所以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教育部和劳动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颁发的《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重点指出“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课程设计理念,遵循企业工作任务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 教育部姜大源研究员指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检验“适度、够用”的标准。
一、工作过程的内涵和特点
根据德国不来梅大学以劳耐尔教授为首的职业教育专家的研究,所谓“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转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
工作过程具有二个特点,第一,结构的固定性,根据德国联邦职教所(BIBB)的六阶段理论,工作过程的基本结构要素包括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第二,工作过程具有完整性、综合性和运动性。所谓完整性,是指每一工作过程的活动顺序或工作程序是完整的;所谓综合性,是指工作过程既含有物的因素,又含有人的因素;既涉及职业技术方面,又涉及组织、管理方面;所谓运动性,指组成工作过程的具体成分随着时间、地点、人员、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二、项目的设计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项目课程,教学活动需要按照项目编排来展开,教学内容服务于项目,把与项目和本职业相关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整合。项目的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1.确定课程内容
我们先后去呼和浩特铁路局车辆段、机务段、工务段,内蒙古一机厂、二机厂、包头钢铁公司、包头铝厂、呼铁山桥轨道装备有限公司等企业调研,了解企业机械制造相关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经过企业专家和职教专家反复论证,初步确定教学内容。
2.寻找知识的载体
通过和企业的工程师、技术主管、班长、技师和一线普通职工的交流,了解企业加工的产品,继而确定典型产品,对这些典型产品进行改造,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形成了知识载体
3.建立知识载体和课程内容的联系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把教学内容分别放到不同的载体中,比如把车床、车刀、车削加工的相关知识放到锥度轴加工中,把铣床、铣削加工的相关知识塞入传动轴的加工中,钻床、钻削的相关内容通过液压块的加工学习,刨床、刨削加工在V型块的加工中领会。
机械制造技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件为载体,以工件的加工为核心,以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项目:加工锥度轴、加工传动轴、加工油堵塞,加工液压块和加工V型块,如表1所示。
工作项目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设计,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学习金属切削机床的结构与操作、金属切削刀具、夹具和机械加工工艺等知识,形成操作金属切削机床、制定加工工艺的技能。
三、项目教学的实施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工学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在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按照工作任务的不同,以“六步法”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来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以项目二——加工传动轴为例,介绍教学的实施。传动轴是一个高转速、少支承的旋转体,它用于连接或装配各项配件,传动轴的图纸如图2所示。
1.信息咨询
学生明确完成什么加工任务和具备哪些知识,通过资源库、机械加工的相关网站收集相关信息完成知识的准备。
2.制定计划
教师指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图纸,选择毛坯、机床、工量刃具,确定加工方案、制定加工工艺。
3.决策
每组派一名学生宣读本组的工艺规程,教师评价学生制定的加工工艺,对工艺规程中不合适的部分给出修改意见。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最终的加工工艺方案,下表为传动轴的加工工艺。
4.实施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装夹毛坯和刀具、操作机床完成零件的加工。
5.检查
学生选择量具,检验工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分析加工误差的原因。
6.评价
在项目的评价中,采用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有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评价,也体现操作技能和产品质量的评价。
四、结论
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制造技术的改革,把企业的工作过程引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长技能,体会出工作的成就感,培养了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殷晓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院校“机械制造技术”中的应用[J].镇江高专学报,2012(3):96-98.
[2]吴铁军.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12(3):59-62.
[3]陈伟珍,邓岐杏.基于工作过程实施项目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1(02):126.
[4]苗雅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改革[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4):100-102.
[5]姜香梅.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探索[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5);63-66
作者簡介:
訾乃宝(1971- ),男,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机电维修与管理。
闫福明(1969-),男,内蒙古包头市人,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级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机电维修与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542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