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以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已经是校企双方探讨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互联网+”的平台作用解析了校企合作过程中系列问题。结论为:双方应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实现共赢,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教师定制培训与专业定制设置,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教学,为学校与监管部门提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院校 企业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5-0-01
  在“互联网+”时代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逐渐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大量的企业数据可以呈现在网络平台,学校、教师与学生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调整学校专业设置、年度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等,优化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兴趣,及早融入企业的文化氛围。企业则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寻求合作学校,定制合乎自身发展的学生资源,将企业的发展理念、技术需求与文化价值及早渗透进学校的教学过程,帮助学校进行教学理念改革,优化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根据自身需要开展教师培训、安排合理的企业实习等。究竟如何提高校企双方的合作效率是一项尤为迫切的研究任务。
  一、“互联网+”带来新的机遇
  “互联网+”代表着更加高级的社会形态,它要求有效发挥网络技术优化社会资源,为社会发展开创新的空间。“互联网+”具有更加强大的优势,它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更多、更快、更准确、跨领域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讲是高职业院校提升其教育质量的良好助手。“互联网+”情况下高职教育势必经历一场深刻的教学思路、教学专业设置与教学目标的改革,为社会发展与企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能力过硬的毕业生。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在教育过程中融进“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模式,及时关注社会政策,企业需求,充分认识“互联网+”情况的时代特征,开展高职教育教师的定制培训、专业的定制设置、定制教育教学方式与开拓更优的校企合作模式,改变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被动局面造成的劣势地位,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学生。这对探索内地城市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二、“互联网+”可以提供大量的需求信息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人才,企业最为清楚。企业制定招工计划时是服从自身的发展需求的,并呈现在“互联网+”平台上,供学校参考。
  学校则需要从“互联网+”平台上获取企业需求,也只有目标明确、方式恰当、同时考虑用人单位与教学单位的需求才能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是做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企业提出明确的用人条件,学校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引导高等职业教育更加目标明确地进行人才培养。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可以共享学校的教学资源与企业的生产资源,消除学生培养方向的不确定性,以定制方式为企业培养真正所需人才,学生同时可以适应学校环境与企业环境,在知识结构方面、处理问题方面、待人处事方面都会得到很好地锻炼,学生素质会更高。
  三、“互联网+” 背景下校企合作问题解析
  1.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国家部委、各省级部门均出台了相关制度,成立专业机构大力推进高等职业学校与企业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应该发挥企业主导作用指导职业教育的实施,给学校提供明确的企业信息。发挥学校主体作用,从专业建设等教学的输入端、课堂教学等施教过程中与指导就业等教学的输出端培养学生。发挥政府监管作用,对校企合作进行统筹协调、合理规划,对校企合作进行专项检查等。
  2.开展教师的定制培训
  高职院校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技术能力主要来源于教师求学期间学习与教学从业过程中的积累,课堂教学均能够完全把控,甚而至于对于理论知识熟记于心。但是如果按照“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进行衡量,部分教师可能还是有一些差距,或者其操作技术水平、理解企业的需求、学习企业知识的能力需要提升。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将其企业文化深入传递给与其合作的学校,并且委托学校将其企业文化规划进学校的教学课程。而作为学校方面,则应该利用“互联网+”平台,随时主动联系用人单位,或者委派教师进入企业,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在日常的教学环节融入企业文化,提前培养学生对合作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思想境界、价值观方面培养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教师急需究竟学校应该如何根据企业的需要安排自己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计划与培养计划,在掌握必备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专业知识,强化专业知识培训,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义为熟练型技能人才。
  3.开展专业的定制设置
  首先,专业设置一定要结合企业的需求开展,学校应该统筹自身的教学资源,甚至于整合资源让设置专业更加贴近企业需求,让学校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参考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优化课程规划,在设置专业甚至在进行课程规划时教学主体单位高等职业院校应该邀请用人单位委派人参加,对学校的专业、对详细的课程目录进行建议。另外基于对自己企业的负责,企业应主动参与进学校的课程规划。
  其次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还要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与技术需求,安排更加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专业课程,对于一些重要课程,可以提高其课时比例,考察力度,真正把专业知识教会给学生。
  4.采用灵活的方式教学
  首先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转变,教师要走进企业,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用人单位的发展规划,优化专业设置、课程选择与教学方式、将学校教学目标进一步与企业的用人目标吻合,为企业多输送高质量的技术型人。
  实践教学尽量安排企业知识,学校教学尤其实践教学应该及早吸收企业知识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安排,即便是接触一些比较表面的知识对学生以后进入工作也会是一个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教学场所、教学手段均可以因地制宜,学生毕业实习可以实行双导师制,既要安排学校指導老师,也要安排企业指导老师,及早将学生融入企业的氛围与文化传递给毕业生。
  四、总结
  高质量快速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关乎国家提高社会劳动能力的大计,“互联网+”时代已经将大量的教育需求呈现给每一个教育实体单位面前,如何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积极进行职业教育改革。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高等职业院校应该积极达成与企业用人单位的合作,用人单位也应该以最大的真诚、最切合实际的办法与学校进行合作,达成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完成专业的定制设置、教师的定制培训、学生的定向培养,把企业文化、企业的工作方式与企业的发展状况与趋势提前纳入学生的培养过程,为提高培养效率,提高培养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545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