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医务社会工作对躯体化干预的介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医学实践领域中,对于躯体化症状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基础,它可作为一种工具,用身体作为媒介,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作为一名医务社会工作者,要把它与生理病症进行鉴别,把躯体化当作案主的防御机制,发现躯体化背后的社会和心理的失调因素,不仅对于患者的诊断提供更专业性的意见、而且在躯体化的干预上要发挥社工的专业性。文章以社会心理学、精神病学、认知行为治疗理论为指导,提出躯体化在诊断和干预方面存在的困境,并且以医务社会工作介入躯体化的治疗和康复为视角,通过对躯体化基本特征的规律性分析,探索出一条医务社工对于躯体化的干预治疗的基本路径。拓展医务社工在社会工作实务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躯体化;医务社会工作;干预介
  在中国传统的医疗环境,对于躯体化的认识已有了一些理论基础,但是对于其诊断和针对性的干预尚没有形成一套健全的机制。特别是在早期干预阶段,初次医学求诊者,往往被当成“普通患者”进行物理治疗,错过早期主动干预和有效治疗的好时期,而这种现象往往会造成患者生理、心理更加嚴重的损害。现如今,我国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民生问题特别是医疗保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心理治疗为主、物理治疗为辅的躯体化治疗模式也逐步建立起来。以家庭、社区为干预的载体也逐步走向人们视野,而社会工作特别是医务社会工作介入躯体化治疗也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下面笔者就关于医务社工介入躯体化治疗进行了相关探讨。
  医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分支,发展才刚起步。因此医务社工介入躯体化治疗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探索和建设,这种探索和建设首先体现到有关躯体化的界定方面,医务社工有其自身的专业局限。
  一、躯体化与医务社会工作
  在现代医学里,躯体化泛指以躯体症状来表达自己心理不适的现象,但其躯体症状并不能用医学和生理特征来进行解释,求诊者往往忽略其背后的社会和心理因素,把其归咎于一种生理病症。但严谨地来说,躯体化并不是一种疾病的名称,而是代表一种临床现象。只有在躯体症状达到一定的诊断标准,才可视为一种精神疾病,即躯体形式障碍。文章以“躯体化”代指“躯体化及躯体形式障碍”。诊断标准是否达到需要通过具体的测量工具和指标,比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障碍量表(SSS)。而在综合医院里的心理疾病治疗门诊中,SCL-90由于其自评性,运用更为广泛,但SCL-90量表主要适用于年龄16岁以上的案主。针对测量对象和测量目标的特殊性,儿童躯体化量表等应运而生并投入使用。
  医务社会工作是指医务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术,为处在困境的个人、家庭或者社区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医务服务。医务社工对躯体化的介入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服务、改善其心理状况,同时有利于其社会功能的恢复及再社会化。我国社会工作的外延范围以及相关研究比较狭窄,通过医务社工介入躯体化的相关实践研究,可以进一步提升医务社工的专业影响、拓展医务社工的视野,丰富医务社工个案的研究的大数据,提供更多的选案范围。
  二、躯体化在诊断和干预方面存在的困境
  在医学实践领域,对躯体化治疗的探索还处于初期,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并且躯体化以及躯体形式障碍发病形式多样、有急有缓、有轻有重。因此笔者认为,躯体化在诊断和干预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致有如下:
  (一)诊断难
  根据已有的研究发现,躯体化症状与大量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密切相关,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尤甚。精神疾病的初期往往伴随躯体症状的显现,而大量精神疾病患者在初次求医帮助时,更倾向于诉说自己的躯体症状。不仅如此,医生也忽视了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只告诉其最后的诊断,没有使病人参与整个诊断推理的过程。这样就会容易导致选择错误的就医方向以及带来医疗资源的浪费等问题。并且医务社工扮演中间者的角色、作为患者和医生之间的第三者之间的角色,角色认知不够清晰。对于躯体化概念界定较为模糊、不会使用有效的测量指标工具。
  (二)躯体化干预治疗本身的不足
  如今,有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式来对躯体化进行干预和治疗,但大多数情况下,只采用单一药物治疗的方式。在药物治疗方面,对躯体化的物理研究还不够深入,国内外也均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患者主要使用抑郁症类的药物。因此效果较为局限,可以缓解患者的躯体症状,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在心理治疗方面,病患较多,但医生的力量较小,医务社工以及心理咨询师的采取心理疏导等方式,干预方式较为单一,成效并不明显。
  此外,躯体化的诱因尚不明确、个案也具有独特性。有些患者对于这种躯体症状是无意识的,是内心潜在情绪的投射;而有些患者则是有意识的,这类患者希望借助病情来获取关注和重视,久之产生了较为真实的病症感受。现阶段,社会工作介入精神病领域已有一些个案工作和支持性小组等手段,但介入躯体化治疗的医务社会工作的个案研究却比较少,这也是医务社工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分析
  (一)医务社会工作者介入躯体化治疗的角色分析
  教育者:对于社工本身而言,其关键在于积极捕捉躯体化现象的知识,善用有效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指标。除了学习躯体化的康复理论知识外,还需掌握临床照顾技术。
  咨询者:社工积极询问患者或案主过去的生活状况、最近的心态变化,努力鉴别其与躯体疾病的差别。帮助临床医生提高对该病的识别能力、并给其带来更专业性的意见和方案。避免过度医疗以及医疗资源的浪费。
  资源联系者:躯体化的干预治疗无论是以综合医院、社区还是以家庭为载体,都需要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医务社工发挥自己的中间角色,扩大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把三者衔接起来。
  支持者角色:要求医务社工与案主的良性互动,鼓励案主正确面对躯体化症状、协助案主自我决定、自我发展、激发自己的潜能面对躯体化。
  (二)介入技巧分析   医务社会工作干预躯体化以个案工作为基础,建设以心理治疗为主、物理治疗为辅的干预机制。深度、精确地介入躯体化的辅助治疗,并且有选择地运用个案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物理治疗:已知躯体化症状来自案主的心理症结,因此采取心理治疗措施是躯体化干预的重点。但在就诊初期,案主倾向于诉说自己的躯体症状,因此治疗方案往往从物理治疗开始。
  处方干预;医务社工应该详细告知患者药物用量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并且充分听取患者的意见,帮助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建立,帮助其减轻担忧。
  (2)过程干预;医务社工应该积极跟进患者药物干预后的效果及影响,以便及时与临床医生讨论改进方案。提醒患者积极运动,必要时以舒缓音乐转移注意力。
  心理治疗:
  序化生活:具体包括三个方面:时间上,帮助案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固定的生物钟;空间上,利用地形和网络因素,鼓励案主开放心态,拥抱改变,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并且把案主的家居用品按照记忆及喜好进行摆放;活动上,设计合理的活动帮助案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亲情桥建设:帮助案主建设密切的亲情联系,这里的亲情桥指的是与亲人、朋友以及同事之间的联系,强化案主的存在感和在亲人面前的信任度;重塑朋友圈,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引导案主积极与同龄人沟通交流,拉近与其他人的距离、分享个人美好经历以此来转移注意力。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目的是重建案主正确的认知,从根本上来影响案主的躯体症状。医务社工运用提问、模仿或自我演示等技巧把案主带回思考过程或者引发事件,识别出案主的惯性思维以及这些惯性思维后面的错误认知,并告知其与躯体化症状的联系以及正确的认知;通过系统脱敏和放松训练引导案主用正确的认知去替代以前惯性、错误的认知。这样的过程多次重复、多次巩固。对于躯体化的治疗和干预,认知行为疗法疗程较短,通常8-12个疗程,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短效疗程,更易于被大众接受。
  (三)医务社会工作介入躯体化治疗的机遇和挑战
  如今,针对躯体化干预治疗機制的研究已有所开展,但尚处于初期。当然,研究是一个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医务社工介入躯体化干预治疗也有其发展的机遇和困境。
  躯体化等精神障碍疾病的治疗可充分纳入医务社工的服务范围。医务社会工作干预躯体化的个案研究是一种新的尝试,医务社工通过发挥干预医疗过程、搭建亲情桥、序化案主生活、整合社区资源等作用,承担了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角色。这些不仅仅扩展了医务社工的内涵和外延,并且也都是躯体化干预的客观需要。当前社会的医疗保健需求空涨,躯体化这一类精神障碍的治疗和康复也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医务社工介入躯体化干预是一个是社会工作实务需要继续深化的课题,值得的研究。
  躯体化症状因人而异,虽然文章提出医务社工干预躯体化以个案工作为基础,建设以心理治疗为主、物理治疗为辅的治疗机制,但是方法并不完备,留有空白。比如:未将社区医疗资源纳入重点工作项目中;有些方法不适合案主的年龄和兴趣;并且对于躯体化症状治疗效果的评价,也带有主观性,误差客观存在。
  四、结语
  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步伐加快,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躯体化等一类的精神障碍的人不断增多,社会医疗保健需求也不断提高。由于躯体化症状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渐进性并且患者也倾向于诉说躯体症状,在初期往往会导致躯体化诊断难的问题,大多有诊无疗,甚至无诊无疗的状态。并且对于躯体化干预尚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机制。文章以医务个案社会工作介入躯体化治疗为视野,建设以心理治疗为主、物理治疗为辅的干预机制,是一个整合了医院、家庭等资源,充分考虑了案主的意见以及权衡了各种利弊的方法机制,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参考性并且体现了社会工作专业的优越性。虽然在效果评估和技巧上面其有一定的局限,但是对于医务社工而言,扩展了其实务的范围;于躯体化也是一个需要不断继续深化的课题。因此医务社会工作介入躯体化的干预值得研究,也符合躯体化的客观需求。
  参考文献
  [1] 吕小康,汪新建.因果判定与躯体化:精神病学标准化的医学社会学反思[J].社会学研究,2013,28(03):29-46,242.
  [2] 陈红,郝徐杰,关婷,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院,2013,17(04):1-4.
  [3] 张聪.运用“双序治疗”主导躯体形式障碍康复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7.
  [4] 叶家豪.中西医结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初期临床观察[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
  [5] 汪夏.大学生抑郁情绪躯体化:测评工具与前因后果[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6] 吉华平.识别躯体化现象[J].医学与哲学,1992(12):7-9.
  [7] 张园园,刘果,高柏慧,等.儿童躯体化量表的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03):141-144.
  [8] 王欣.认知行为疗法结合暗示疗法治疗躯体化障碍的样例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9] 张朝辉,宋景贵,张亚林.躯体化障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05):639-640,644.
  [10] 杨泗学,张凯,李祎,等.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非理性信念、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06):1020-10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819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