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淑贤
目前,农村学生厌学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那么,现在的学生为什么会厌学呢?下面就此问题谈谈其中的原因和应对的策略。
常言道:“人之初,性本善。”其实,现在的孩子(学前或幼儿园)是喜欢上学的,他们是背着书包乐颠颠地来到学校的。但是,由于长期的教育失误却把一个个很喜欢上学的孩子培养成了厌学的学生,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究其原因,这与办学体制、教育方法、社会环境等均有密切的关系。一是办学体制和评价体系方面的原因。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目前有些学校虽然喊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口号,但是在办学思路上却还是在拼命地追求及格率和升学率,而根本不顾及学生的切身感受。一些学校仍然以升学考试科目为主,致使不是班主任或主科教师上的课学生就不重视。另外,在一些地区如今衡量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教师、一个学生的好坏仍然看重的是分数,由于总是用分数作为衡量的标准,从而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倾向。二是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的原因。现在仍然有一部分农村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僵化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漠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只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这样,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却得不到发挥。有不少教师不去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大搞“题海战术”,如山的作业压得学生根本喘不过气来。同时,有些教学内容不能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致使学生不易接受或者根本不能接受。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视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过分追求讲授内容、教学进度、目标检测的高度统一,从而导致优秀学生“吃不饱”而浪费时间、学困生“跟不上”而丧失信心的结果。到了高年级,有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已经根本听不进去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他们坐在课堂上根本感受不到在知识的海洋中邀游的乐趣,而是在痛苦地熬时间、盼下课,这样的学生厌学是十分正常的。三是教学安排和教师素质方面的原因。在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分数高低作为衡量学生唯一标准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有些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只安排与考试有关的科目,其他的德育、美育、体育、音乐、劳技等课程根本不安排或少安排,从而使学生感到学习生活十分枯燥。另外,有些教师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而是夹杂着某些不健康的情绪,应付了事,在课堂上根本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教师言行粗鲁,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致使他们产生了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于是“破罐子破摔”,干脆就不学了。四是家长教育和社会影响方面的原因。由于家长们普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纷纷让孩子参加各类课外补习班,学舞蹈,学画画。学作文。学奥数……由于在课后奔波于各种补习班,致使学生没有了玩的时间。这样,孩子便没有了生活的自由、没有了童年的乐趣,由此也就有了厌学情绪。
针对以上几点原因,我认为学校和教师应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通过教育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把学习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联系起来,从而使他们产生主动学习的需要,进而形成比较持久的学习动机。二是要使学生感到学习生活的乐趣。学校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感觉到生活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的快乐。三是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四是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缩短与学生心理上的距离,要真诚地关心和尊重学生,从而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70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