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品德与社会》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国华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在阳光下幻化出的无限美丽的源头活水。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课程真正成为沟通生活与学习的桥梁。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为,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为了使这门课程能更切实地体现和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都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这个意义上讲,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就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一、源于生活

   生活,是一首诗,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情感。而儿童,更是如此。他们的许多言语与经验、行动都来自生活。正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的课程教学,要选取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感受与体验真诚地表达出来。
   1.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过去我们的思想品德课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而现在《品德与生活课》要求我们从儿童的整体生活出发,从原本综合在一起的儿童生活出发,在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自然地进行品德教育。
   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感受,《品德与社会》教材采用了大量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照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情都来到了书上,都走进了课堂。而课堂的活动其实也就是生活的再现。
   如,一年级第一单元第1课《我上学了》第二课时内容――看看我们的校园,书上有很多图画是介绍学校的。我考虑到一年级新生刚入学,虽说孩子们在上学前班时就在这个学校,但他们每天的生活也仅仅是教室――厕所“两点一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对自己的学校还很陌生。因此,在上课时,我就带着学生到学校的各排房子去参观,让学生边走、边看、边听老师的介绍。通过实地参观,同学们认识了自己的学校,也知道了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比如:到操场游戏时,刮风天要远离树木,不能在校园里乱跑,上厕所时要注意的事项,班上的拖把、笤帚应该放在教室的什么地方……我还特地带领同学们看了山墙上的评比专栏,告诉他们哪一条代表自己班的成绩。这样,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帮助学生尽快地认识学校,为适应小学的生活打下了基础。在课中,同学们可以自由提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从交流中得到解答。这样,在关注学生生活的同时,渗透了爱学校、爱公物、守纪律、讲卫生等方面的品德教育。
   2.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品德与社会》正是在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并予以继续教育与培养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某一次队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助于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师应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如,第一单元中《认识新同学》,在上这一课时,我考虑到,班上的同学由于在上学前班时就在一起学习,不存在不认识的问题,重点是引导他们:结成好朋友,共同学习。因此,除了在课内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使同学们认识结交好朋友的好处外,还搞了一个课外活动:在教室里开辟了一个《交朋友》栏目,把愿意和班上的同学交朋友的同学照片贴上去。
   这一下同学们可高兴了,纷纷拿来了自己最得意的照片,有的孩子把自己三岁时的照片都拿来了。看!全班二十几个同学的照片都上了墙。下课时,同学们围着照片看,指指点点,脸上泛出得意的微笑。
   过去,我们也把学生的照片贴上墙,那可不容易,要什么学习好、劳动好等等要求。这回,我的要求最简单,只要你愿意和同学交朋友就行。《交朋友》照片栏目的活动设计,完全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当然在关注学生生活的同时,品德教育也渗透其中。比如团结友爱教育,首先要做到和同学一起玩,要认识同学,而和同学交朋友,是团结友爱的基础。这样的品德教育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合作等活动,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源源不断地再现出来,并在小组或者集体的交流中不断丰富,在教师的正确导向下,成为学生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习惯。

   二、回归生活

   当然,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促进儿童发展,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丰富与深化学生的经验也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实践。在课堂上学习与活动中养成的道德行为习惯、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总是要通过实践的检验的。
   1.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学生的品德形成,往往不是从品德概念开始,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如我在教学《遵守交通规则》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所居住的环境的交通情况及人们的交通意识和遵守的情况,我带领学生来到公路进行实地勘察,让他们记录一定时间内违反规则的次数,并进行归因。我还把交警请到我们的课堂,让学生与他们面对面交流,更深层次了解当地人们违反交通规则的种类及原因,与交警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这样的实践,让学生亲自接触社会中的人与事,在考察与统计中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从而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理解得更深更透。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发展。
   2.淡化教育痕迹,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体验中如沐春风,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在生活中,我们所能面临的事情何其多,而这些并不能一一从教材中找到答案。《品德与社会》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就更要淡化教育痕迹。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这些都是一个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这些态度和观点正是在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与体验中不断丰富及完善起来的,他们感受得这样真切,因此在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调动已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渐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在阳光下幻化出的无限美丽的源头活水。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课程真正成为沟通生活与学习的桥梁。
   我们的品德课的教学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不要在上课时,总是想到我在上思想品德课,要真正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多想想学生最需要什么,最困难的是什么,为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把同学们的生活引向健康、积极、快乐、负责、有爱心、有创意、肯动脑的理想中去,让我们的品德教学的课堂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让生活在课堂中重现。■
   (作者单位:宝盖路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026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