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洁

   在上世纪60年代崛起的美国“黑色幽默”作家中,约瑟夫・海勒是最杰出和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问世,在美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二十二条军规》有着极特殊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一批杰出的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的相继去世或引退,美国的现代主义运动逐渐步入低潮。《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问世不仅使现代主义文学摆脱了止步不前的困境,而且也标志着美国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个重要突破。
   小说中,海勒的黑色幽默比比皆是,无所不至,几乎渗透了小说的字里行间。小说一开始,作者就用戏谑的陈词滥调来为恐怖和荒诞的世界涂上一层喜剧色彩:真是一见钟情。尤索林第一次见到这位牧师就疯狂地爱上了他[1]。
   尽管小说以残酷的战争和可怕的死亡为背景,但作者却有意采用一种恢谐的口吻和不合时宜的语言来叙述故事,这不仅为小说平添了一种怪诞的幽默感,而且也使读者对海勒异乎寻常的艺术风格“一见钟情”。事实上,在小说的开头两页中,作者已经成功地展示了一幕又一幕滑稽可笑的场面。每天早上,“三个活泼而又严肃的医生在护士的陪同下来到尤索林的病房”。“他们看看床前的表格,然后不耐烦地询问他的病情。当尤索林告诉他们与以前完全一样时,他们似乎非常恼火”[1]。同房间的病人邓巴“为了让人将饭菜送到他的床上不得不一再使自己脸朝下的方式跌倒”[1]。在医院装病逃差的尤索林“给他所认识的每一个人写信,称自己将去承担一项非常危险的轰炸任务”,并故弄玄虚地说:“他们寻找志愿者,这任务非常危险,但总得有人去完成。我回来后立即给你写信”。[1]更有趣的是,当尤索林在住院期间被迫替军方审查所有士兵的信件时,“他发明了不少游戏来取代他的乏味感”[1]。起初,他将这些信中的副词和形容词全部涂掉,只留下a,an和the三个冠词。有一次,他在一封中只留下开头的“亲爱的玛丽”一语,然后以部队牧师的名义写道:“我悲伤地想念你”[1]。由于“第二十二条军规要求每一封经过审查的信上都得有审查官的签名”,尤索林便在他看过的信上签上美国著名小说家华盛顿・欧文的名字。“当他感到乏味时,他又改为欧文・华盛顿”[1]。可见,海勒在小说一开始就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个滑稽可笑的镜头,为整部作品的“黑色幽默”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
   此外,海勒在小说中还常采用叠言来渲染荒诞的现实,并以此增强作品的“黑色幽默”效果。例如:海勒在小说开头描写尤索林的病情时反复使用“黄疸病”一词,取得了极强的艺术效果:尤索林因肝痛住院,他差点儿患黄疸病。医生们都感到困惑不解,因为他患的不像黄疸病。如果是黄疸病,他们就能治。如果不是黄疸病而病情又消失的话,他们就能请他出院。但这种与黄疸病差不多的情况一直使他们不知所措[1]。
   在上述五个句子中,每一句都有“黄疸病”一词。作者通过这一单词的叠用既增添了语言的艺术感染力,又创造了一种滑稽可笑的情境。
   在小说中,作者还经常采用令人捧腹的“人物传记”,往往以戏谑的口吻描述了小说人物荒诞的生活经历,其内容千奇百怪,常常令人喷饭。例如,海勒对卡杰尔上校的经历作了极为发噱的介绍:战争之前他曾是一位活泼、令人伤心而又咄咄逼人的销售经理。他是一位非常糟糕的销售经理。卡杰尔上校是一位如此糟糕的销售经理以致使他的公司成为一些为了减税而急于兼并亏损单位的公司的争夺对象。在整个文明世界中,从巴特里公园到富尔顿大街,他是众所周知的一位能帮助他人尽快减税的可靠人物……人们能依靠他使最兴隆的公司倒闭。[1]
   诸如此类的“人物传记”在小说中屡见不鲜。这些“传记”不仅从各个侧面反映了美国社会的荒诞现实,而且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滑稽性和讽刺效果。不仅如此,海勒还频繁使用语义混淆、似是而非或自相矛盾的俏皮话来表达小说的“黑色幽默”感。他经常将某些词语的表面文字意义同它们的比喻或象征意义混为一体,从而向读者展示出一种滑稽可笑的情景。例如,英语中“You scrath my back,I'll scrath yours”。意为“你捧我,我就捧你”。然而,在以下这段话中,海勒巧妙地将这句话的比喻意义同其表面文字意义(即你替我搔背,我就替你搔背)混为一体,造成一种令人捧腹的场面:“贿赂能让人走遍天下。互相行贿。你懂我的意思吗?你捧我,我就捧你”。当尤索林开始用手搔他的背时,丹尼卡医生忙说:“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1]
   由于作者、读者和小说中的两位人物都明白这句话的涵义,因此,尤索林的动人实在显得滑稽可笑。在作品中,似是而非或自相矛盾的俏皮话也俯拾即是,从而使小说妙趣横生,幽默无比。然而,最典型、最有趣的例子莫过于作者对“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描写:只有一条军规,那就是第二十二条军规。它明确规定,一个人面对真正即将来临的危险考虑自身的安全是精神正常的表现。奥疯了,因而可以免去他的轰炸任务。他只须请示一下即可。但如果他请示的话,他就不再被认为是疯子。从而不得不承担更多的轰炸任务。奥如承担更多的轰炸任务,他将是疯子,不承担才是正常的。但如果他头脑正常的话,就得承担任务。如果他承担任务,他就疯了,因而可以不必承担;但如果他不愿承担,他便是正常人,因而必须去承担[1]。
   海勒对“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描述充满了“黑色幽默”。他巧妙地采用了一连串自相矛盾的俏皮话来揭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荒谬逻辑,从而使读者在感到好笑的同时深刻地认识到“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荒谬本质。
   此外,小说的故事情节也充分体现了强烈的“黑色幽默”感。作者成功地将一个个怪诞的镜头和滑稽的场面交织一体,从各个侧面来揭示现实的混乱性和荒诞性。例如,基地伙食负责人米洛上尉贪得无厌,采用包括援助敌人在内的各种荒诞手法谋取暴利。当尤索林的军装被同伴斯诺登的鲜血溅污时,他好几天不穿衣服,赤身露体。在斯诺登的追悼会上,他一丝不挂地躲在树上,使前来为他授勋的将军狼狈不堪。此外,与内特利相好的妓女毫无根据地将尤索林视为杀人凶手,并毫不留情地对他一路追杀。而基地指挥官则命令尤索林扮演为掩护上司而负伤的战争英雄,不然,就以出卖军事情报罪将他送交军事法庭。诸如此类的荒谬情节在小说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它们既令人可笑,又使人震惊。正如泰普曼牧师所发现的那样,“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世界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
   在小说中,“第二十二军规”不仅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而且构成了作品全部“黑色幽默”的重要基础。“第二十二条军规”不只是军方的一个具体条令或规定,而是代表了一种可怕的势力、荒谬的原则和破坏性力量。概括地说,它是整个荒诞制度的象征。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涵义不断扩大,由原先的防止军人逃避战斗任务的规定变成迫使军人永远服从上司的命令,最终成为“他们有权做任何事而我们无法阻止他们”[1]的专制工具。事实上,“第二十二条军规”代表了一切摧残生命、蹂躏人性的邪恶势力。正因为如此,1970年出版的《韦伯斯特新世界美国语言词典》(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of American Language)将“第二十二条军规”解释为“在法律、制度或习惯上不分清红皂白使人成为牺牲品的荒谬现象。”尽管尤索林曾对“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存在表示怀疑,“但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人人都认为它是存在的,这比它的存在更加糟糕。”[1]
   由此看来,《第二十二条军规》既是一部讽刺现代战争的“黑色幽默”小说,又是一部揭示战后美国荒诞现实的社会小说。海勒用异乎寻常的艺术手法来表现自己对西方现代生活的新体验,并以“黑色幽默”小说家特有的目光对现代主义后期的美国社会作了全面的审视。《第二十二条军规》不仅是美国“黑色幽默”小说中的上乘之作,而且也是现代主义后期英美文学中的一部经典力作。它对上世纪60年代“黑色幽默”小说的蓬勃发展产生过难以估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Joseph Heller, Catch-22[M].Simon and Schuster, New York, 1961.
   (作者简介:刘洁,西安石油大学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162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