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江月
常州第一个国学班开班之始,我便成了常州第一位国学老师。从春到夏,从秋到冬,携着一种庄严的使命感,我把一群先行的孩子引入浩瀚、深邃、宁静的国学圣殿,带他们自在徜徉。尽管,只是一周一次课,我却是那般虔诚,缱绻在典籍的莽原,结一庐草舍,浣一袭轻纱,如在河雎鸠,翔舞晨昏。
算来,我和孩子们就这般抚摩着激扬千年的墨痕,怀抱着不眠的思想,且歌且舞一路走来,已经一年了,卷进我国学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已由一个班扩成两个班。值此岁末年初之际,我们含笑踏露而来,在阳光里轻轻吟诵,以我们心底的言语为你作一次“国学”的歌吟――
谁也无法否认,国学里面有许多非常好的“文化基因”,按梁启超的说法,就是让儿童自小接受“文明的酵母”,使此酵母在其以后人生的变化发展中能够真正“发酵”。的确,国学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教化作用,它在给予孩子知识的同时,也在孩子幼小的心里种下了“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思想,使孩子日益变得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坚定、胸怀博大。正确的人生观和思想观自能形成。综观近现代名家,几乎都在孩提时代就受了国学精华的洗礼:毛泽东从小学《诗经》,郭沫若从小接受《幼学琼林》的启蒙,苏步青、杨振宁等科学家,也是从“三百千千”开始启蒙的。
但是,1912年国民政府废除“读经”以来,国学教育一直在走下坡路,我们几乎丢掉了自己的文化家底。必须承认一个基本事实: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冷落之后,国学作为一门整体的学问,在国人的视野中确实被淡忘了,甚至受到部分人士的排拒。民族文化的形成,人民道德的养成,不再建立在对“国学”的传承、弘扬上,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无源之水必干涸,无本之木必凋零。于是,一代又一代人人文素质和人格养成出现了比较片面的状况。除了道德的沦丧,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当代人思索的问题。比如,当台湾文学人物此起彼伏、创就波澜壮阔的文坛新风时,我们大陆的文学大师却不见其影,再没一领文坛风骚、享誉海内外的文坛大家了!而国外,却正在“疯狂”“攫取”我们的国学,开始“向中国古人借智慧”。比如,日本商界流行着“论语+算盘”的理论;比如欧洲八十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倡议的《巴黎宣言》中这样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好在今天,我国又有许多人重视到这些问题了。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就有了这样的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指出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认识和体会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并从民族文化中获得创造与发展的智慧。到2005年,国学热悄然兴起,许多地方悄然兴起国学热。人大国学院的成立,更是促进了教育界、文化界讨论国学的热潮,有媒体甚至将2005年称之为“国学年”。进入2006年之后,各方关注国学的热情仍有增无减。《光明日报》开辟了《国学》专栏;若干与国学研究相关的论著出版之后销量大增;已经有多所大学准备兴办国学专业……
我欣喜,我们没有落后太多;我欣喜,我有这么多孩子同行。台湾著名学者龚鹏程在答记者问时说:“国学教育要从小做起。在大陆,已经有一些高校开始办国学班,我认为大学才学国学稍晚了一些。我们要从心理上纠正对典籍的认识偏差。”我完全同意。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和初中是孩子一生记忆力最强的时段,其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形象思维和记忆为主。国学的内容虽然博大精深,但文字十分精辟,很多都合辙押韵、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十分适合孩子背诵。我们许多人一定有这个感受吧?能够经常在言语活动中使用的那些语言材料,大多是初中阶段之前积累的,那些能够随口吟诵的诗文也基本上是初中、小学甚至学前阶段学习的。错过了这个阶段,自是事倍功半。况且,孩子一般都是精力过剩,若不准备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让他背,他们便会去记忆路边的标语或电视上的广告等。故此,我为国学班的这些孩子们能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学习对其发展价值最大的内容,感到欣慰。为着这分欣慰,我只有倍加用心地去教。
腹有诗书气自华。其实,我们这一代人,对于国学存在着“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重大缺陷,在和孩子们一起拥抱国学的过程中,“精思入神”,抚平了日渐浮躁、粗厉的灵魂,不再浅陋地飘浮于诱惑的表象的物质世界,“保持自己平静的心”。
国学,“一国固有之学也”。
(作者为常州市阳光培训中心国学老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282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