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就业和需求为导向的和谐高校校园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海燕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重点课题[XJK06BGD026]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是牵动着千家万户,是广大学生及其家长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至今,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显,影响之大,已成为政府、社会和高等学校各方面都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高校如果“出口”不畅,就业压力得不到缓解,势必将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隐患。笔者认为和谐高校校园建设内在地要求修学与就业的平衡,学习的动力源于市场的需要,和谐的校园源于良好的就业。只有树立以学生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进口畅,出口旺”的观念,才能构建高校和谐校园。
  
  一、从目标、方向起,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
  根据社会发展和就业的需求,做好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发展的市场化定位。
  现代大学,已经走出象牙塔而融入了社会,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中心。身处社会中心的高校,必然要采取一种“社会需求导向”的发展模式。而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职业与岗位繁多而复杂,又处在动态变化之中,高校应随时对社会职业与岗位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并对行业、用人单位及毕业生进行调查,获取相关的社会需求信息,了解行业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趋势,对各种专业层次人才的需求做出预测,发现社会的新的需求,预测中远期需求,确定有开发潜力的岗位群设置专业,不断地、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及时把社会需求的预测反映到人才培养模式中。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得到社会的欢迎,学生就业才能畅通,高校办学才更有生命力。
  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是以人为本。高等教育以学生为本,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将培养学生作为高校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利益无小事,就业是学生最大的事,高校培养出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用人单位亲睐的人才,解决学生就业的问题,才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中之重。
  但目前的问题是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缝隙仍然存在,高校的人才培养难以跟上市场和社会的发展的步伐,虽然不断的改革,但脱离社会和市场需要的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与课程设置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脱节现象严重。因此学校应将“就业至上”作为办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规划人才培养的结果。只有树立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定位,坚决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彻底改变“只管招生、不管就业”的观念。
  
  二、教学方式的实践化发展。高校应该在课程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抓住见习、实习等重要实践环节,建设好实习实训基地,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长期以来,受精英教育的影响,高校的教育偏重于学科型、理论型人才培养,没有将人才的培养与学生的就业结合起来,过分强调传授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轻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就业所需的职业能力和求职能力的培养。殊不知,社会的发展早已过了那种拿着学校的毕业证书和文凭的时候就能顺利进入职场大门的时候,社会需要的是有实际能力的“准熟练”人才,因此,高校应在现有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了解社会实际的机会。
  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课程安排方面,应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本着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组织教学、不断对教学计划进行动态优化,建立以专业理论与技能水平培养为轴心的课程体系。在各专业的理论课教学中注意安排一些实践操作环节。如《计量经济学》、《零售学》等课程中可安排一定学分的实践学分;利用寒暑假组织一些力所能及社会实践活动,如认知实习、暑假调查实习等实践活动;在高年级开展一系列的模拟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活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另外,在校内多引导和指导学生参加“三下乡”、“挑战杯”、演讲赛和辩论赛、相关学科竞赛、科研活动、社团活动等,使学生创新精神、团队活动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第三课堂的实习、实训,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就业技能。
  
  三、教育教学管理的全方位服务,满足学生的就业要求,以更灵活的管理方式,服务于学生就业需要
  对高校办学来说,就业已成为一个考核评估的硬指标,高校办得好不好,关键在“出口”,就业率高不高,很可能决定学校的兴衰与成败。适者生存的社会市场法则使得高校必须更好地把办学与人才市场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也必然全面支持就业工作。
  长期以来,高校内部的教育教学管理由于相对稳定,所设置的课程、教学内容都是长期积累而成的,因此要反映社会需求的变化必须有一个过程,这就造成了高校培养的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有相对的滞后性,不能适应人才市场发展的需要。当前影响高校迅速适应人才需求的重要方面是过分追求行为上的一致性,许多基本管理环节上表现出僵化、死板的特征。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实行了弹性学分制,为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方面提供了体制和时间上的保证,但总体而言,仍然有许多障碍不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不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我们应该从一切为了“出口”服务出发,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快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改革,要从第八学期的毕业实习阶段的一次性抓就业,变成长年抓就业,做到用人单位随要随给,形成大就业的思维,企业在第四、五、六、七学期来招聘学生的,可以突破常规的管理形式,先让学生去实习、上岗锻炼,回头再到学校修补课程,先就业后发证。通过改变以往单一的、死板的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管理服务意识,让教学围着就业转,就业围着市场转,这样打开通道,使学校“出口”顺畅,只有出口顺畅了,才能用出口带动进口,保证学校的良性发展。学生高兴了,家长高兴了,老师才能高兴,管理者也才能放心,高校才能和谐。
  
  四、校园文化方面注重教风、学风的建设,“培养面向市场、挑战市场、征服市场的校园文化
  “和社会一般环境不同,学校作为社会有意识地培养与教育新的一代社会建设者的机构,就要尽可能地去创造一个有利于年轻人成长的、优化的育人环境。大学校园文化是以高素质的大学生群体为主体又以服务大学生群体成长和成人为目的的文化形态。这就要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大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值得关注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服务于人才的培养。
  培养人才是大学的天职,“校园文化活动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培养能力的重要战场”。校园文化活动能够调节学生的思维模式,丰富思维内容,激发创造热情,产生创造灵感,形成创新成果;可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知”与“行”达到最佳统一;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完善个性发展;可以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提高综合素质。
  在新形势下,高校应注重于搞好学风、校风、教风建设,努力培养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并形成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求实创新为主要内容的优良校风,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持学校规模、结构、质量协调发展,提高学校办学的整体效益。而这些都是与学生的就业分不开的。

  
  五、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合理配置学校的各方面资源,建设和谐高校校园
  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氛围,通过良好地教风、学风、校风,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对社会和人民的有用之才。学校的各方面资源都要着力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实际困难,把育人融入高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解决大学生求知之需、生活之需、精神之需和发展之需,努力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建设美好的和谐高校校园。
  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反馈”、“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等系统,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大胆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尝试校企联姻,将职业素质培训机构与实习结合,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将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为了学校的和谐发展,学校应将就业工作实行“三化”即就业指导全员化、全程化、全面化。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的择业意识和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就业指导中心少数工作人员的事情,也不仅是做学生工作的几位管理人员的任务,它应该成为全体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共同责任,尤其成为学校和学院两级班子一把手的重要职责;就业工作也不是只有在大四的时候才开始,他应该作为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入学之初,学生从一进校就增强择业意识,做好四年的整体规划,尽早开始必要的择业准备;就业工作指导全面化指的是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不应局限在择业意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方面,而更应该帮助学生增强对自己的全面了解,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自已的发展规划,包括职业方向的选择和发展目标的确定,学会根据发展目标来安排自己的活动内容等。通过教育和引导,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会“骑马找马”、“骑马挑马”,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就业不如创业,找饭碗不如造饭碗”的就业观。树立起将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相联系的择业观。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高校应该从单纯解决出路的就业指导模式转化为促进学生潜能开发、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生涯辅导模式。
  建立和谐校园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一个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只有努力培养能自觉与国家和民族共命运、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独立的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学校的就业出口畅通了,才能更好地构建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
  
  (马海燕: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744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