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春磊 张志刚

  摘 要: 本文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素质教育的深刻理解,明确揭示素质教育的真谛,阐述高校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着力研究在高校体育教育中采用不同模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达到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素质教育背景高校体育教育
  
  1. 前言
  素质教育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主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简称《决定》)指出,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第26节),素质教育……应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第2节),《决定》的第5节还专门阐释了学校体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不可或缺性。
  
  2. 素质教育的概念及特征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由素质教育强调全面性(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密切结合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注重发挥人的智力潜能,强调人的个性心理素质的培养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到素质教育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素质教育弘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是注重形成人的精神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性,需要学生德、智、体并重,全面发展人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素质;素质教育体现人的通识性,指教育从幼儿到研究生院都要在不同层面上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人的全体性,指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素质教育鼓励人的创造性,指教育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拓他们的思维空间,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3. 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我们的高校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决定》中指出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同时还确定了高校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手段。更明确地指出高校体育教育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进学生健康,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全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身体锻炼和将来健康维护,在以上思想引导下我们拟定了高校体育思想示意图:
  
  4. 高校体育教育模式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可归纳为健壮的体魄,高超的智能,良好的心理因素,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精神。因此我们提出以下体育教育模式。
  4.1以人为本,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体育教育的功能决定了高校体育应以增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和提高身体素质为目标。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各项教材在组织教学时要摒弃以教会学生各项运动技术为核心的传统教学。应着重让学生掌握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运动技能与练习方法为主要组织课堂教学,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改善学生的形态机能。
  4.2引入终身体育,以健康为理念
  4.2.1用“健身”的体育观更新“强身”的体育观
  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应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特有的教育功能,使每一个学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获得和保持以生理机能为特征的身体健康。因此我们提出用“健身”的体育观来更新“强身”的体育观,主要反映出高校体育依旧重竞技、轻生理,重成绩、轻发展的现状。“健身”规则是一种以健康为理念,与社会同步发展相一致的新型体育观,一方面要求参与主体的全面性,另一方面要求实践行为的终身性,并融生存、享受、发展为一体,使高校体育教育相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最大的持续性,以社会发展的需要带动高校体育教育开发向人的全面发展而和谐转化。
  4.2.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体育观
  体育教育的本质是对人自身自然的改造,这就决定了学校体育活动的性质是一种直接的实践活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我们必须打破单纯的“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和质疑“三中心”的教学体系,在健康理念的指导下,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
  4.3理解快乐体育,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结合我国愉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深层次理解快乐体育显得十分必要。首先快乐体育十分强调学习的兴趣,它对认知和技能形成的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具备这样良好的心理状态,会倾向于主动吸收信息和拓展自己,其次,快乐体育就强调成功的体验。学生经过努力得到的成果得到了自己或社会的承认,就会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因此,成功能促进学生对今后的学习采取积极的主动的态度,产生一种正面的心理作用。
  4.4努力营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提高教师素质
  校园体育文化所创造的氛围能激发学生愉快的、自主的从事身体锻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道德性等方面的能力,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去从事创造、享受体育运动,以求获得知识的满足感、技能提高的喜悦感以及失败后战胜困难的超越感、和他人共同参加体育运动的集体感、运动后的轻松愉快感、学生自我选择实现目标成就感,同时提高其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塑造美的人格和心灵,使之接受美的陶冶。
  培养走向世界人才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必须从整体上具备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需要的素质,强调体育教师在整个体育教育中通过专业训练获得专业技能,培养专业道德和专业素质,并明确提出体育老师要逐步实现“双语化”教学。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 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8
  [2] 刘鸥 素质教育融入体育课堂的探索,体育与科学 2001.3
  [3] 蒋玲 高校校园文化是素质教育中最理想的潜在课程 体育与科学 2001.5
  [4] 王广虎 健康理念内涵的把握与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 体育 2001.10
  
  (吴春磊:华北科技学院学生处综合科,科长、讲师。研究方向:体育及学生管理。张志刚:华北科技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746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