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肘推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丁国强

  摘要:目的:观察肘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将观察病例分为治疗组54例,对熙组50例。治疗组用肘推法为主,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86.0%,两组阀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肘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独特,疗效显著,安全舒适,优于常规推拿法。
  关键词:腰椎 椎间盘突出/穴位疗法 推拿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02―0051―02
  
  笔者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临床上采用独创的肘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4倒,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同时设常规推拿法50例为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分别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等已经CT或MR明确诊断的患者,待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按照SAS软件编程产生的随机号码所示均等分入两组,其中治疗组采用肘推法为主,对照组为常规推拿法。一般资料见表1。
  表1对年龄、病程进行F方差齐性检验,P>0.05,说明两组之间方差齐,然后进行t检验,P>0.05,说明两组在年龄、病程上无显著性差异,患者基本情况一致,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1.1.2纳入标准。①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1月实施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②年龄在35~60岁之间;③经CT或MR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④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1.3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或肝肾等疾病危及生命,以及意识不清者;③有神经功能障碍、马尾神经损害者;④妇女妊娠期;⑤肿瘤患者、腰椎结核合并严重感染者。
  
  
  1.2治疗方法。
  1.2.1治疗组。应用肘推法。嘱病人仰卧在床上,松开腰带,全身放松。医者面对病人,站在患侧床边,集中精力,将右肘尖垂直着力于患者气海穴上,均匀用力,顺时针旋转点按,力度以病人全身放松、舒适为佳,点按时间约10分钟;然后用右肘尖逆时针点按下肢双侧穴位:风市、阳陵泉、足三里、丰隆、丘壤、太冲,一般每穴点按约1~2分钟,点接力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再让患者俯卧位,以腰部压痛点上3个椎体为起点,到第一骶椎为止,分别用右肘尖点按各椎体棘突左右旁开1.5寸处,以患者有下肢放射感为度,一般每穴1~2分钟,然后重点肘尖点按压痛点各3分钟;如有条索状筋结者,再用肘尖左右弹拨筋结1分钟。腰部治疗结束后,再依次肘尖点按双下肢的环跳、殷门、委中、承山,一般每穴1~2分钟;最后让病人慢慢起身,下床活动5分钟以上。一般患者每天1次,重者可每天2次,15次为一疗程。
  1.2.2对照组。应用常规推拿法(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推拿学》五版教材“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节)。嘱患者俯卧。全身放松,医者在患者腰、臀部及下肢来回施用滚法、按法10分钟;牵引:在患者胸部、大腿部各垫枕头2个,使腹部悬空,嘱患者双手拉住床头架,医者双手抓住患者双踝关节,双脚踩在治疗床的横挡上,先将双腿往上提起抖5下,后慢慢放下徐徐后拉,持续用力牵引5分钟,慢慢将患者双脚放在床上;或用机械进行骨盆牵引;冲压:牵引结束,医者立即站到患者患侧,于离患侧10cm处双手叠掌用掌根对准患部用力向健侧冲压3下;斜扳复位:医者一手按患者腰部,一手将患者大腿往上扳;再一手按腰一手扳肩,左右各1次,先扳健侧,后扳患侧;最后用按、揉、推、拿等方法放松5分钟。每天1次,15次为一疗程。
  
  2 结果
  
  2.1疗效观察。疼痛评分法采用国际通行的、公认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参见《临床疼痛治疗学》修订版),即采用一长10cm动标尺,的游两端代表疼痛的极限,一端标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标为“10”表示剧痛,让病人理解有关VAS的概念、用法和意义后,当移动标尺在自己疼痛的位置时,医生立即可以在尺子的背面看到具体数字,可以精确到毫米。
  
  2.2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度以上,镇痛评分≥60%,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直腿抬高50~70度以上,镇痛评分在30%―60%之间,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腰腿痛症状、体征无改善,直腿抬高30度以下,镇痛评分≤30%。
  
  2.3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见表2,疗效比较见表3。从表2可知,治疗前两组间比较t检验,P>0.05,提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镇痛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3经过Ride分析,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4.6090,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典型病例
  
  患者谈某,男,47岁。初诊日期:2006年10月25日。主诉;腰痛3年,并伴有左下肢麻痛,症状时轻时重。CT检查提示腰椎均有骨质增生,L4/L5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就诊时病人呈痛苦面容,腰已弯成70度的体形,查体:被动体位,腰肌紧张,L4、L5两侧均有压痛点,左侧较重,且沿坐骨神经径路各点均有压痛,直腿抬高左侧40度(+),右侧80度(+),行走困难,活动极度受限,由2人搀扶进门。初诊依上法治疗完毕后,患者腰部基本直起,经指导活动10 min后,由其爱人陪同步行回家。第2天患者自己前来就诊,治疗完毕,下床后腰即直起,活动5min后站立恢复正常,活动基本自如,照旧步行返回。如此治疗14次,症状、体征均消失,直腿抬高两侧均达80度,CT检查情况基本同前。经随防6个月未复发,已恢复工作及正常活动。
  
  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亦可称为髓核突出(或脱出),或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本人认为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所产生的症状,绝大多数是腰椎两侧产生的软组织损伤和无菌性炎症所造成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椎体滑脱、旋转移位和小关节紊乱造成的。腰椎两侧的软组织肿胀压迫神经;软组织肿胀渗出与周围的神经发生粘连产生牵扯痛;椎体旋转移位,或小关节紊乱,使本来由于椎间盘突出导致变小的椎间孔更加狭小,挤压神经根产生疼痛;还有腰部损伤后产生疼痛,为了保护腰椎的相对稳定,减轻腰部疼痛,而使臀部的肌组织长时间的处于张力状态,导致臀部的软组织劳损,压迫神经产生臀部疼痛和下肢放射痛等。中医所谓的瘀浊积聚,阻滞经络,不通作痛,乃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治疗上应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破积散结为主,辅以壮腰健肾,以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肘推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强调整体调理,治病求本。与一般推拿、点穴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选取主穴及手法运用方面。笔者认为,病虽在腰(阳位、督脉),但重用腹部(阴位、任脉)气海穴,可益气通经,行气活血,补益下焦,于“阴中求阳”,使阴阳平衡。并且现代医学认为:腰椎的稳定,后缘靠腰背的竖脊肌,前缘靠紧贴后腹膜的腰大肌和腹内压,腹内压是稳定腰椎的主要内动力。长时间肘按气海穴可以调整腹肌和腹内压,使腰腹部肌肉松弛和韧带紧张得到缓解,从而直接解除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最终消除神经根周围的炎症和水肿,改善损伤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并有利于突出的椎间盘复位;肘推下肢坐骨神经支配区,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淋巴流动,松解痉挛的肌肉,推拿还可对神经系统产生抑制调节作用,从而起到镇痛效应。可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兴奋血管周围的植物神经感受器,由传人纤维到达丘脑,由下丘脑发出冲动调整植物神经功能,从而使血管紧张素Ⅱ下降。另外对末稍的强机械刺激,可使局部组织器宫活动能力增强,血液、淋巴循环加快,大大提高局部的新陈代谢的能力。并可使局部组织蛋白分解,末稍神经递质增加,产生血管神经的活性物质,降低致痛物质如组织胺、5―羟色胺等在体液中的含量。因此可使组织功能活跃,从而达到镇痛、调整神经功能的作用。加之取肾俞、命门、大肠俞、至阳,强肾壮骨,疏利腰脊;取患、健双侧足太阳经、足少阳经穴,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平衡阴阳,使病变机体重新建立内外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手法运用方面,以肘推为主,要用悬空劲,切忌用死力,以免加重病情。病愈后进行腰背肌锻炼,是功能恢复,防止复发的重要的一环。
  总之,肘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独特、患者舒适、医者省力、疗效显著。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321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