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银屑病的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银屑病是一种无明显原因、常见的皮肤病,无传染性,浸润性红斑的基础上被覆多层银白色鳞屑为特点,易于复发,病因与遗传、感染、代谢障碍、变态反应和自体免疫等有关。
关键词:银屑病 治疗 预防保健
中图分类号:R758.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1-0083-02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原因尚未明确、常见的无传染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其临床特点是浸润性红斑的基础上,被覆多层银白色鳞屑,病程经过慢长,易于复发。病因虽有遗传、感染、代谢障碍、变态反应和自体免疫等学说,但均未得到令人信服的确证。
防治: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一般多为近期疗效,没有更好的方法防止再次复发。
1 全身治疗
1.1 解除患者精神负担,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居处宜干燥,避免潮湿,限制饮酒及辛辣食物,追寻可疑病因,去除局部病灶,避免滥用药物,在急性期切忌应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及紫外线照射,避免应用热肥皂水洗浴,还要避免各种外伤。
1.2 免疫抑制剂疗法 下列药物虽有一定疗效,但毒性反应较大,可于其他疗法不能控制病情时短期使用,应用过程中应定期作血象及肝肾功能的检查,常用药物有:氨甲蝶令、氨蝶令、乙亚胺及丙亚胺、羟基脲、环孢菌素A等,其他免疫抑制剂如争光霉素、环磷酰胺等亦可应用。
1.3 维甲酸 本药副作用有唇炎、脱发等,育龄妇女禁用。
1.4 免疫疗法 可试用菌苗注射(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菌苗,四联多价菌苗),内服避孕药(如复方炔诺酮片),丙球蛋白注射,活菌卡介苗注射,人体白细胞转移因子注射等,亦有一定疗效。
1.5 抗生素 适用于急性点滴性伴有链球菌感染的扁桃腺炎和咽炎者,常用为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对于全身脓疱性银屑病可用较大剂量邻氯青霉素或先锋霉素。
1.6 皮质类固醇 适用于红皮病型、关节病型及全身性脓疱性银屑病。
2 透析疗法
以腹膜透析为首选,经济简便,安全,可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亦可在家庭中进行。可促使皮损好转,腹膜透析后复发者,再次透析仍有效。血液透析需一定技术设备和专业人员,心功能不全者禁用。不适于基层应用。
3 中医治疗
3.1 寻常性银屑病
血热型:宜用清热凉血活血,用青黛饮或凉血活血汤加减,风盛痒甚者加白藓皮、刺蒺藜、防风;湿盛者加苡仁米、茵陈、防己、泽泻;热盛大便燥结加大黄、栀子;咽干、咽痛者加大青叶、板兰根,白花蛇舌草、山豆根、连翘、元参。
血燥型:宜养血润肤,用养血解毒汤,脾虚者加白术、茯苓;风盛瘙痒明显者加白藓皮、刺蒺藜、苦参。
血瘀型:宜活血化瘀行气,用活血散瘀汤加减,或服银乐丸。
此外,我们近年来应用郁金银屑丸及青黛饮(丸)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取得较好疗效。
3.2 关节病型银屑病 宜散风怯湿,解毒通络,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血热明显者用独活、威灵仙,加生地、丹皮、白茅根、生石膏;湿盛者加苍术、防己,气虚明显者加生芪、白术。
3.3 红皮症型银屑病 宜清营解毒,凉血护阴。用解毒清营汤加减。
3.4 脓疱性银屑病 宜清热凉血,解毒除湿,用解毒凉血汤加减。
4 局部治疗
应根据皮损炎症反应情况选用不同的药物,如皮损广泛,勿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药物或分区域用药,以免吸收药物较多,发生不良反应。应用外用药前最好成绩先用温肥皂水将磷屑尽量洗净,但不应过分摩擦。
4.1 进行期 禁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可用安抚保护剂,如5%―10%硼酸软膏,清凉软膏或清凉乳剂或中医普连软膏。
4.2 稳定期及退行期 以剥脱、消炎及抑制细胞增殖为原则,常用药物有:5%水杨酸,10%硫黄,3%―5%白降汞等软膏或乳剂;水杨酸与硫黄可单用亦可合用。维生素A酸,常用0.25%―0.3%,可配成霜剂、软膏、泥膏、溶液;皮质类固醇,常用者有氯氟舒松,丙酸倍氯米松,去炎松等乳剂外用涂擦,对小腿局限性顽固的皮损亦可封包。
5 药浴
可用焦油浴(黑豆馏油,松馏油,柏馏油均可)。中药浴如用楮桃叶250g,侧柏叶250g,水5000ml,煮沸20分钟,适温浸浴,每周2―3次。或用:枯矾120g,朴硝500g,花椒120g,野菊花120Gjia2水适量煮沸,全身浴。
6 紫外线及三联疗法
紫外线可用次红斑量,适用于冬季型稳定期,夏季型进行期不宜应用。三联疗法系
7 预防保健:
冬季气候寒冷,人体的新陈代谢相对缓慢,银屑病本身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身体抵抗力比一般人差,所以要注意各方面的保暖,特别是头、背、脚等部位,冬天外出时需戴上帽子和加添加衣服,平时要坚持体育锻炼,使血气流畅,循环无阻,新陈代谢加快,受凉后容易使病情加重、恶化、诱发感冒、扁桃体炎、哮喘、关节炎、肠胃病、痛经、腰腿痛等旧病急性复发,特别是伴有鼻炎、气管炎、消化道疾病、风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银屑病患者,要非常注意。
参考文献
[1] 刘辅仁,主编.实用皮肤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
[2] 殷磊,主编.护理学基础[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48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