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悟太极拳的养生哲学(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上善若水”(《道德经・第八章》)。上:最高级的。善:好的品德、品行。――摘自《康熙字典》。
  陈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人称“牌位先生”的泰斗陈长兴在其《太极拳十大要论》的第一论“理”中论及“静与动”的辩证拳理时这样论述道:“当时而静,寂然湛然,居其所而稳如山岳。且静无不静,表里上下,全无参差牵挂之意,动无不动,前后左右均无游疑抽扯之形,洵乎若水之就下,沛然莫能御之也。”著名太极拳理论家陈鑫在《太极拳推原解》中论及太极拳动静之间的辩证关系时说:“行同乎水流,止伴乎山立。”还有王宗岳、孙禄堂、杨澄甫等诸多宗师级的前辈或在经典著述中,或在口传身授时,都不约而同地以水为喻,深刻形象地阐明太极拳的运动机理,给人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启迪,其中的奥义值得所有太极拳习练者深思。
  管子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水是生命三要素之一,是人类乃至所有生命赖以生存而不可或缺的物质,与阳光、空气一起被称为“生命三要素”。虽然三者都是生命要素,但水的形态却不同于阳光和空气,它是有形的,是人的五官可以感触体验的,也因此给予了大师们从水的自然属性而感悟出太极拳深奥哲理的依据。无须赘述,让人习练太极拳时像阳光或者像空气那样体察身体的感觉只能让人摸不着头脑和无所措手足,而以水况之则有难以言表的妙处。正如前文摘引的大师提点的那样,静与动这对矛盾体在水这里得到了高度的统一。不仅如此,凡涉及太极拳阴阳理论的虚实、开合、刚柔、蓄发、吞吐、进退、顾盼、黏离、上下、左右、内外等概念无一不能在水这里找到对应的印证。因此,练拳时像水那样去练,时时体悟水的特性,把拳练到了水那样的性征,就无限地接近了太极拳的本义,就离功夫大成和健康长寿相去不远了。
  水是人体血液的载体,是细胞和体液的主要成分,人体体重的70%是血液和体液,血液的90%是水分,是人体关节和肌肉的润滑剂,是身体所需的所有营养转运输送的载体,人体内产生的所有毒素的分解、转运和排泄都有赖于水的承载运化,并且这种承载运化完全是自然态的,无需也无从经由人的意识控制。大自然在创造人的元始之际就已经把水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定格在了人生命中。水的特性之一是柔,“天下莫柔弱于水”(老子《道德经・七十八章》),世间万事万物没有比水再柔的东西了,而太极拳的特点之一正是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练拳时如行云流水,如水之载物,如舟行于水,心如水之静,体如水之动,内外合一,内外一体。在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外在的“水式”潜移默化地强化着体内之水的承载运化功能,非身强体健而所得者何?
  水还有一个非常可贵的特性,就是它总是极其自如地处理与万物之间的关系,用“不即不离、若即若离”勉强可以解释这种关系。当你在水中处于静态的时候,水紧紧地包裹着你,一动不动,几乎感觉不到受迫和压力,而当你在水中移动的时候,身旁的水被推开流走,却又有新的水流涌入你刚离开之处,仍然紧密地把你包裹起来,须臾不曾离你而去,尤其是你越快速移动就受阻越大,因为要包裹你的水流速度也越快,永远都是你不动它不动、你先动它随你而动,永远都与你亲密无间密不可分。你可以随意地进入水中和离开水面,它让你感觉受阻,但阻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这种不即不离、若即若离的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正是人行走于天地之间与自然和社会相处所追求和遵循的最高境界。太极拳的“沾、连、黏、随、不丢、不顶”的法旨正是契合了水的这种特性,从而成就了太极拳精妙无比、出神入化的功夫境界,并给习练者的身体带来得之天成的改善。太极拳的习练和体用都要求绝不使用丝毫拙力,其要求做到的“柔和、圆润、连贯、流畅、舒缓、绵密”等要领最符合水的上善之德,依此德而日日勤习,身体无时无刻不受到水德滋润,脏腑每时每刻都不受拙力侵袭,不会出现因重力打人而被反作用力反伤的现象,日久天长,习练者自然而然就能达到疾患远遁、精神矍铄、身轻如燕、如得仙体的奇妙境界,这是太极拳问世以来被无数勤习而得道者验证过的事实,毋庸置疑。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贵乎自然,人在向天地万物学习模仿的过程中看到了水的奥妙,圣贤和大师们总结了水的特性并运用于指引生活和创造拳种,使我们在生命延展时不至于漫无边际茫然无措,在习练太极拳时不至于瞎子摸象莽撞蛮干而走偏。“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接近)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忧”,老子用鞭辟入里的圣言立起了一座闪亮的灯塔,指引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免于误入歧途。太极拳的老师们异口同声地教导每一个习练者要“舍己从人”,这正是遵从了道德先人老子的教导。每一个习练者都要走正道学拳,并且在学拳的同时学会走正道做人,像水那样,以“不争”的“上善水德”平稳前行在“天下莫能与之争”的人生坦途上。
  (版权所有,非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编辑/张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6628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