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4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方法是应用抗结核联合激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是采用抗结核治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率的结果为61.90%,其总有效率是95.23%,经过统计学比较,两项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38.10%、85.71%)。对于治疗组的患者,治疗产生的并发症意识障碍、头痛、脑膜刺激征及脑神经损伤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療组患者并发的脑积水、脑梗死、脑实质病变及胸片结核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采用抗结核联合激素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要优于单纯使用抗结核治疗,并且对于病患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的提高。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联合治疗;抗结核;激素
【中图分类号】R2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6--02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结核杆菌导致脑膜和脊髓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性结核病。近年来由于结核杆菌基因突变、抗痨药物研制相对滞后,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给这一疾病的治疗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研究对收治的42例结核性脑膜炎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探究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 2016年2月至 2018年4月 42例被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 20例,女 22 例,年龄7~56(42. 54 ±3. 12)岁;早期 15 例,中晚期 27例;脑脊液改变:轻度 6例,中度 29例,重度 7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 TBM。将其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患者分别在性别、年龄、病程和脑脊液改变程度等方面进行差异性比较,未见其统计学意义(P > 0. 05),所以两组病患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结核法进行治疗:针对轻度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给予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三联药物处理。中度和重度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给予链霉素、利福平、吡嗪酰胺、异烟肼四联药物处理。观察组给予抗结核治疗基层上,联合激素治疗:轻度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口服20 ~30 mg波尼松,一天一次;中度和重度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静脉注射 10 mg的地塞米松,一天一次,在治疗 4 周后将药量逐渐减量,同时给予患者20 ~30 mg的波尼松,一天一次。中度和重度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给予甘露醇 125 ml,快速静滴,3 次/脱水治疗。两组患者在以上的治疗前都经过一些基础性的治疗:在营养方面摄入蛋白含量和热量较高的食物,对于深度昏迷的患者可使用鼻饲或肠胃外营养。
1.3 疗效结果 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脑脊液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改善,脑脊液基本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未改善,脑脊液的检查结果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0. 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 2 检验,P < 0. 05 代表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的结果为61.90%,其总有效率是95.23%,经过统计学比较,两项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38. 10%、85.71%)。对于治疗组的患者,治疗产生的并发症意识障碍、头痛、脑膜刺激征及脑神经损伤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同时治疗组患者并发的脑积水、脑梗死、脑实质病变及胸片结核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3 讨论
TBM 早期表现发热、头痛、呕吐、倦怠,通常持续1~2周。早期诊断以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相当重要。当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的病理检验结果和头颅影像学检查高度提示本病并且确诊为本病时,必须立刻采取抗结核方案进行治疗。根据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或乙胺丁醇、链霉素四联抗结核治疗是TBM最有效的抗痨用药方案。对于抗结核药物来说,选择的药物应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同时选择的药物还应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在本实验药物选择中,异烟肼和吡嗪酰胺可以快速的通过血脑屏障,一部分的利福平和链霉素可以通过炎性血脑屏障,联合用药不仅可以提高抗结核药物的疗效还可以减少因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本研究依据病患的具体反应对治疗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抑制和杀死病菌的方面异烟肼与利福平以及链霉素这些常规抗结核药物可以起到作用,所以针对轻度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便可痊愈。中度或者重度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需加入辅助性的药物,如吡嗪酰胺。吡嗪酰胺作为半杀菌药物,不仅可以增强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并且可以提高结核菌杀灭效果,使得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经过治疗的患者其脑脊液得到显著的改善,在结核性脑膜炎压力及蛋白质等方面均有好转。曾有报道显示,患者的生命会受到脑脊液变化的威胁,所以使用的吡嗪酰胺可以形成高浓度穿透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中,从而达到强化治疗的效果[1]。激素不仅可以减少结核中毒的程度,控制炎症的发生;还可以减缓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等现象的出现,并且激素还能够减少响脑脊液循环的粘连梗阻等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病症[2]。激素治疗也能够有效的提高脑脊液中关于抗结核的药物浓度,构成一个高浓度的杀菌环境,以此来迅速减少脑脊液中的细胞数和蛋白含量,从而完善患者的预后[3]。
本研究在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病患上,将抗结核、激素联合治疗和单纯应用抗结核治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联合治疗的治疗组痊愈率的结果为61.90%,其总有效率是95.23%,经过统计学比较,两项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38. 10%、85.71%)。对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采取抗结核联合激素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单独进行抗结核的治疗,同时患者的治疗应该采取早期、联合、规律、足量、足疗程的方案,并且针对不同临床症状的患者要实施剂量个性化的措施。
参考文献
廖荣信. 结核性脑膜脑炎的 MRI 诊断进展[J]. 中国医师杂志,2015,17(1):158 -160.
何红彦,邵艳新,殷智晔等.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特点观察与治疗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8):878- 880
孙绍武.结核性脑膜炎规范治疗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2017,37(4):62~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6896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