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泮托拉唑(10mg)治疗老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及其对幽门螺杆菌相关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研究小劑量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及其对幽门螺杆菌相关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我院老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66例,随机分研究组(小剂量泮托拉唑)与对照组(法莫替丁)各33例,评估两组胃黏膜PGE2含量与有效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胃黏膜PGE2含量高,有效率高,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小剂量泮托拉唑治疗能改善胃黏膜组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情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剂量泮托拉唑;老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胃黏膜损伤
【中图分类号】R7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1-0-02
目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时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其在老年群体中发生率 高,主要原因在于患者抵抗力与免疫力低下,该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报道,此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直接的联系,临床采取胃粘膜保护剂治疗该疾病,但最终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切实采取对症的药物治疗是很重要的。为分析小剂量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及其对幽门螺杆菌相关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我院研究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66例,研究组(n=33):男18例,女15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0.43±5.29)岁;病程5个月-11年,平均(6.32±1.19)年;对照组(n=33):男19例,女14例,年龄61-84岁,平均(70.62±5.12)岁;病程6个月-13年,平均(6.71±1.04)年。各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法莫替丁(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489)治疗,每天2次,每次口服20mg,睡前服用,后期根据病情康复情况调整药量。
研究组采取小剂量泮托拉唑(Takeda GmbH 德国,批准文号H20140659)治疗,患者需每天晨间服用10mg该药物,后期结合病情适当增减药量。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4-6周。
1.3 观察指标 两组胃黏膜PGE2含量与有效率对比
胃黏膜PGE2含量:测定两组糜烂区与非糜烂区该指标情况,各分值与治疗效果呈正比。
有效率: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胃镜检查黏膜病变部位低于5%;好转:临床症状好转,胃镜检查病变部位是5-25%;无效:与上述标准不符且病情加重,有效(显效率+好转率)率与治疗效果呈正比[1]。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2.0分析数据,胃黏膜PGE2含量(),t检验。有效率[n/(%)], 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胃黏膜PGE2含量 研究组较对照组各指标含量高,P<0.05,见表1。
2.2 有效率 研究组较对照组有效率高,P<0.05,见表2。
3 结论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与Hp有直接联系,此病在老年群体中发生率,主要与机体生理机能减退、病情反复与抵抗力低等有关,若不能及时采取治疗手段,则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有研究报道,该疾病患者采取法莫替丁与泮托拉唑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前者能提高治疗效果,但患者极易产生不良反应,造成临床疗效欠佳;后者属于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呈弱碱性且组织选择性较强,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但常规剂量极易造成机体产生药物副作用,因此临床往往采取小剂量泮托拉唑治疗该疾病,有效改善患者腹痛或反酸等临床症状,对胃黏膜产生保护作用,从而促进其病情早日康复。
郭薇, 王亚芬, 焦健等研究中明确指出[2],小剂量泮托拉唑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胃黏膜产生PGE2,改善临床症状与预后效果,避免机体发生药物副作用,具有可靠性与时效性,值得借鉴。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较对照组胃黏膜PGE2含量高,有效率高(P<0.05)。由此可证:对老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小剂量泮托拉唑治疗能改善胃黏膜组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情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邱新萍, 王洪, 邹济源,等.清利化浊方联合铋剂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4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 2016, 57(5):405-408.
郭薇, 王亚芬, 焦健.泮托拉唑与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服用阿司匹林老年患者胃及十二指肠损伤的预防作用[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6, 23(2):78-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241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