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社区健康管理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评价社区健康管理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的220例慢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两组实施社区一般健康管理和社区健康管理,比较两组疾病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及疾病知识掌握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管理前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觀察组管理后的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应用社区健康管理,能够进一步改善社区慢性病管理效果,减轻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社区健康管理;社区慢性病管理;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3--01
  现阶段,我国医疗领域针对慢性病的防治主要采取预防管理的形式。社区为慢性病患者主要聚集场所,慢性病的社区管理更应引起重视。本研究对社区健康管理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旨在明确能够进一步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水平的相关措施,现进行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的220例慢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30~75周岁;(2)有明确的慢性疾病史。排除标准:(1)处于慢性疾病终末期;(2)合并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异常。应用抽签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中,男52例,女57例,年龄38~71岁,平均(54.9±4.2)岁。观察组中,男54例,女56例,年龄35~72岁,平均(55.1±4.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在获取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实施。
  1.2 方法
  对对照组实施社区一般健康管理,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定期组织义诊了解患者健康状况,给予个体化指导等。
  对观察组实施社区健康管理,具体内容包括群体性健康管理和个体化健康管理两部分。群体性健康管理:以月为单位,举办慢性病相关知识健康讲座,聘请资深专家向患者讲解慢性病发病、发展的危险因素,介绍疾病预防方法、保健方法,并为患者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和一些健康管理小工具,如计步器、油壶、盐勺等,给予患者饮食和锻炼等方面的帮助。个体化健康管理:(1)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和护理人员共同成立社区健康管理小组,专门负责监督患者的健康行为实施情况,可通过面对面沟通和电话、微信随访等形式了解患者的饮食情况、生活习惯、躯体症状,分析患者有饮食结构是否合理,生活习惯是否积极健康,结合患者躯体症状给予个体化指导。(2)每3个月组织患者接受一次健康检查,更加客观地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给予患者个体化建议。(3)针对存在不良情绪、健康管理积极性不高的患者,加强与其沟通,多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明确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给予个体化心理疏导。
  1.3 观察指标
  实施管理6个月后,检测两组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统计并比较两组的血压、血糖、血脂。并制定慢性病知识掌握情况调查问卷为两组患者发放,相同慢性疾病患者的问卷调查内容相同,各慢性病知识掌握情况调查问卷均包括10个问题,全部答对为完全掌握,答对6~9个为部分掌握,答对数量少于6个为缺乏掌握,慢性病知识掌握率=(总例数-缺乏掌握例数)÷总例数×100.0%。
  分别于实施管理前、管理后6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应用SF-36量表评价,共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等8个评价维度,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 19.0,计数资料采用%描述,差异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描述,差异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比较
  两组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2.2 慢性病知识掌握率比较
  两组慢性病知识掌握率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2.3 管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管理前、后的SF-36评分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
  3 讨论
  慢性病是指不具有传染性、长期积累下形成的疾病形态,其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对一类具有上述特征疾病的统称[1]。该类疾病具有起病隐匿、病情迁延、病程长的特点,对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呈进行性加重,若延误诊治可造成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2]。因此,探索慢性病有效的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社区健康管理是基于社区医疗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健康管理模式。为明确该健康管理模式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将社区一般健康管理作为对照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由上文表1~3数据可知,社区健康管理在改善患者健康管理效果、加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方面的作用均优于一般健康管理。分析原因可能为:一般健康管理主要从思想上纠正患者的不良健康行为,无监督作用,且深度不够[3]。因此,难以获得较满意的健康管理效果。而社区健康管理除思想干预外,还包括行为监督,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动态,给予患者个体化健康指导,并监督患者健康行为落实情况,有效性能够得到较大程度地保障。因此,能够获得较满意的健康管理效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社区健康管理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疾病控制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其他社区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廖生武,朱宏,谭碧慧.社区老年慢性病人群“互联网+医养结合”健康管理服务的困境及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07):770-776.
  丁安超,唐静.信息化健康管理云平台模式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11):178-180.
  周一刃,郭兵,曹晋渝.社区健康管理在城市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7):29-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694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