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脑梗死治疗前后磁共振波谱及临床评分的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脑梗死治疗前后磁共振波谱及临床评分的关系。方法 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磁共振检查。观察患者脑梗死分期,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磁共振波谱分析指标[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乳酸(Lac)峰位置]变化情况进行对比, 并以临床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减少情况判定治疗效果, 总结治疗前磁共振图像特点并分析磁共振波谱与临床评分的关系。结果 100例脑梗死患者中, 超急性期脑梗死38例, 急性期脑梗死62例。治疗前, 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NAA、Lac峰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NAA峰位置均明显升高, 且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NAA峰位置明显高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Lac峰位置均明显降低, 且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Lac峰位置明显低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 10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00%(93/100)。患者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显示, 存在大片高信号影, 表观扩散系数图的图像显示患者病灶部位存在均匀低信号影;为患者进行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分析发现, 病灶区域与正常区域的NAA相比存在下降, 而Lac存在明显上升趋势, 并且表现出倒置的双峰。通过分析可知, 治疗后在NIHSS评分降低的同时, 磁共振波谱分析指标NAA随之升高, Lac随之降低。结论 脑梗死治疗前后磁共振波谱分析指标与临床评分具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 脑梗死;磁共振波谱;临床评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1.014
  近年来, 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仪器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中, 可以有助于诊断相关病症。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仪器将磁共振成像原理作为基础, 通过与化学位移及自旋耦合互相联合, 实现影像学诊断。磁共振波谱检查诊断方法的准确率较高, 且不会造成创伤。通过有效了解活体器官代谢情况及组织代谢状况, 可以有助于分析机体生化变化状况及化合物定量情况[1, 2]。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关于脑梗死治疗前后磁共振波谱与临床评分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具备完整临床资料。100例脑梗死患者中, 男67例, 女33例;年龄最小56岁, 最大89岁, 平均年龄(66.85±8.3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脑梗死诊断标准;其临床症状表现包括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四肢无力等。
  1. 2 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磁共振检查, 具体操作如下。仪器选择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器以及配套设施;给予磁共振扫描, 选择体位为仰卧位;给予头部相关扫描, 包括T1WI相关检查、T2WI相关检查、PLAIR相关检查、扩散加权成像相关检查、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相关检查等;并结合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检查具体病灶部位, 以选择适合的病变最佳显示层面;在检查诊断过程中, 操作者应尽量避开正常区域, 综合性考虑横切位置, 仔细了解其冠状位, 以确定病变区域作为感兴趣区。选择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模式开展检查, 并以定点分辨分析波谱, 对于多体波谱参数设置包括TE=144 ms, TR=1500 ms, ScanMode=1;LnWidth<10。采集对侧正常区域波谱, 描绘病变波谱曲线, 校正基线与相位, 运用化学移位以确定各个化合物质封面, 并预估化合物质浓度。完善后期处理工作, 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计算:①信号平均面积;②相位面积;③基线校正;④识别代谢物;⑤波谱线下面积。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患者脑梗死分期(脑缺血在6 h内发生为超急性期脑梗死, 脑缺血在6~48 h发生为急性期脑梗死),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磁共振波谱分析指标(NAA、Lac峰位置)变化情况进行对比, 并以临床评分即NIHSS评分减少情况判定治疗效果, 总结治疗前磁共振图像特点并分析磁共振波谱与临床评分的关系。其中磁共振波谱分析由2名不了解患者疾病情况的临床影像学医师实施, 而治疗效果则由1名神经内科医师进行评估。治疗效果根据NIHSS评分减分情况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若患者经治疗后, 其NIHSS评分減少≥ 90%, 即为治愈;若患者经治疗后, 其NIHSS评分减少45%~ 89%, 即为显效;若患者经治疗后, 其NIHSS评分减少18%~ 44%, 即为有效;若患者经治疗后, 其NIHSS评分减少≤17%, 即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前后磁共振波谱分析指标变化情况 100例脑梗死患者中, 超急性期脑梗死38例, 急性期脑梗死62例。
  38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 其治疗前NAA峰位置为(1.31±0.18)ppm、治疗后为(2.82±0.55)ppm, 治疗前Lac峰位置为(1.83±0.52)ppm、治疗后为(0.04±0.02)ppm;62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 其治疗前NAA峰位置为(1.26±0.21)ppm、治疗后为(2.43±0.42)ppm, 治疗前Lac峰位置为(1.86±0.48)ppm、治疗后为(0.19±0.05)ppm。治疗前, 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NAA、Lac峰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NAA峰位置均明显升高, 且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NAA峰位置明显高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Lac峰位置均明显降低, 且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Lac峰位置明显低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临床治疗效果 经治疗后, 100例脑梗死患者中, 治愈29例(29.00%), 显效38例(38.00%), 有效26例(26.00%), 无效7例(7.00%), 治疗总有效率为93.00%(93/100)。
  2. 3 治療前磁共振图像特点及磁共振波谱与NIHSS评分的关系 患者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显示, 存在大片高信号影, 表观扩散系数图的图像显示患者病灶部位存在均匀低信号影;为患者进行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分析发现, 病灶区域与正常区域的NAA相比存在下降, 而Lac存在明显上升趋势, 并且表现出倒置的双峰。通过分析可知, 治疗后在NIHSS评分降低的同时, 磁共振波谱分析指标NAA随之升高, Lac随之降低。
  3 讨论
  对脑梗死疾病的早期诊断而言, 影像学检验是重要诊断方式之一。以往临床给予CT检查方法、常规磁共振方法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但该检查手段未能有效明确判断急性期脑梗死、超急性期脑梗死。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可以作为脑梗死疾病早期诊断的有效参考, 而采用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诊断, 可以更有效了解脑实质各种改变情况、各种代谢物变化情况等。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可以作为临床诊断急性脑梗死、超急性脑梗死的科学诊断依据[3]。
  本研究通过分析可知, 治疗后在NIHSS评分降低的同时, 磁共振波谱分析指标NAA随之升高, Lac随之降低。相关临床研究结果表示, 脑梗死后代谢物改变可以通过NAA及Lac变化作为主要体现。NAA降低, 则表示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元密度降低, 神经元受损, 且神经功能受损;而作为糖酵解产物之一的Lac, 当脑内发现Lac则提示糖酵解加强。相关临床研究表示, 当机体大脑动脉阻塞, 则表现为Lac升高, 且与患者的梗死灶体积表现为正相关性, 因此,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查诊断过程中, NAA下降以及Lac升高均可作为有效指标[4-6]。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NAA峰位置均明显升高, 且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NAA峰位置明显高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Lac峰位置均降低, 且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Lac峰位置低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脑梗死治疗越及时, 越可获得较佳预后。
  综上所述, 临床结合脑梗死疾病特点, 采用磁共振波谱分析, 其分析结果与临床NIHSS评分具有一定关系, 可以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提供客观性评价, 还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脑梗死的一个科学依据, 因此需加强重视。
  参考文献
  [1] 袁玉新. 磁共振波谱分析与临床评分在脑梗塞治疗前后的相关性分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 1(5):142-143.
  [2] 杨永贵, 陈忠, 蔡聪波, 等. 1.5T磁共振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的影响因素分析. 波谱学杂志, 2017, 34(3):275-282.
  [3] 林婉敏, 彭小文, 徐志锋, 等. 脑梗塞针刺治疗早期疗效的MRS评估.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8, 7(2):1431-1434.
  [4] 梁海毛, 谢金华, 蓝宇, 等.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及运动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 15(8):47-49.
  [5] 李亮杰, 刘志飞. 液体反转恢复序列在脑梗塞磁共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 2(1):106-107.
  [6] 荀皓. 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磁共振波谱学与临床评分的相关分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13):6-8.
  [收稿日期:2019-01-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9905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