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例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分析漠河县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腮腺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漠河县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2008-2010年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漠河县报告本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16例,年平均发病率34.93/10万;发病年龄以5~14岁最多;占74.40% ;职业以学生最多,占64.14%;发病月份以4~7月居多。结论 应制定控制腮腺炎规划和免疫策略,重点对儿童采取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含其成分的联合疫苗等干预措施。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好发儿童,亦可见于成人。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其引发的急性胰腺炎和睾丸炎等并发症对儿童的健康影响较大,是近年来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主要呼吸道传染病之一[1]。笔者现将漠河县2008-2010年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腮腺炎病例资料来自漠河县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各级网络直报的2008-2010年腮腺炎个案信息。
1.2统计分析数据经Excel软件导出并建立数据库,利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流行病特征的分析。
1.3发病概况2008年报告腮腺炎28例,发病率为25.30/10万;2009年报告37例,发病率为33.43/10万;2010年报告51例,发病率为46.08/10万;各年度均无死亡病例报告,病例呈逐年上升。
1.4年龄分布(见表一)
表一116例流行性腮腺炎各个年组发病率
2预防
2.1管理传染源 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接触者一般不一定检疫,但在集体儿童机构、部队等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2.2被动免疫一般免疫球蛋白、成人血液或胎盘球蛋白均无预防本病的作用。恢复期病人的血液及免疫球蛋白或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可有一定作用,但来源困难,不易推广。
2.3自动免疫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好,免疫途径为皮下注射,还可采用喷鼻或气雾吸入法。该疫苗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低下者以及对鸡蛋白过敏者。
2.4药物预防采用板蓝根30?g或金银花9?g煎服,每日1剂,连续6天。
3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2],2008-2010年本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主要为散发,发病高峰在4~7月份,年龄以学生及学龄前儿童为主,农村多城市少,这可能是农村发病孩子没有及时隔离有关。2008年发病率为25.30/10万;2009年发病率为33.43/10万;2010年发病率为46.08/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流行性腮腺炎虽然属于丙类传染病,但是危害严重,病毒不仅侵犯患者的腮腺,而且侵犯神经和生殖系统,造成脑炎和男性的不育,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3]。要有效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和流行,应主要采取以下措施[4]:①加大宣传力度,结合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广泛宣传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②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含腮腺炎减毒疫苗组分的联合疫苗,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③加强与教育部门的信息沟通,开展经常性监督和指导;④卫生、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做好托幼机构和学校的预防接种证查验,及时做好漏种儿童相关疫苗的补种工作。其中预防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是控制腮腺炎流行最有效而经济的方法[5]。
参考文献
[1] 黄友琴,曾月宏. 2005-2008年攀枝花市西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9,25(9):720-722.
[2] 何晓东,涂咏梅,王秀荣,何 丽. 2008年鄂伦春旗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1):62-63.
[3] 王小燕, 李亚绒, 常容芬.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236例并发症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 2006,35(8):996-998.
[4] 陈晓芹,张振宇,葛恒明,朱莲,尚红梅. 2007年东海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校医,2009,23(5):549-551.
[5] 邓秋云,邓革红,钟 革,刘 巍,杨仁聪,杜进发,黄春光,陈世毅,李 艳. 2005~2009年广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1,17(3):159-16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683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