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电影故事里的故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就提出了“细节重于情节”的口号,十九世纪法国后现代派画家保罗・塞尚也曾说过:细节是艺术的天堂。将细节喻为“天堂”足见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位置。而电影是各种艺术的集大成,自然亦不例外。
  我们都有过这种感觉,当看完一部影片走出剧院,除了感人的故事情节和演员精湛的表演深深打动了你之外,在你的脑海中还能留下的深刻记忆是什么?是一句句精彩的台词,还是一首首优美的旋律,或是一件件让你产生灵动睹感而过目不忘的电影道具……这些就是一部优秀电影的细节。在电影中我们所说的细节通常包括演员表演的细节,摄影、音乐的细节,也包括美术造型的细节,而用电影道具来刻画细节,因其具有直观的真实和意境的创造这两种功能,甚至能产生出一种演员的表演都无法达到的效果,在数字化电影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优秀导演除了在电影的叙事结构和导演手法上下足力气之外,在利用电影道具进行细节的刻画上也更加重视了。
  电影《天河》以南水北调这个跨世纪的国家工程为背景,将宏大叙事的磅礴气势与充沛细腻的家国情怀融为一体,将南水北橱工程的纪事性与故事片的情节性结合起来,在有限时空里,在三个有代表性的叙述层面望造人物,表情达意,是名副其实的主旋律影片。和以往主旋律电影相比,首先《天河》在人物设置及塑造上有了很大的改变,摒弃了高大上的“完人”典范,而是试图通过关联人物生活的细节延伸出戏剧的冲突,在舍小家顾大家这个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借此映衬出人性的高尚和自私的两种极致。
  能参加这部影片的拍摄,对于我这个在八一厂干了三十多年电影道具的老兵来说也是一个新课题。以前自己参拍的多是战争题材的影片,对于现代水利方面题材的电影的确是非常陌生。拿到剧本以后我首先想到的是,要如何尽快的将自己和团队融进影片所捕述的时代和人物背景之中,如何在表现影片细节上发挥道具的特长,使影片的道具设计既磅礴大气叉细腻真实不留痕迹。
  前期的筹备非常紧张,短短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要开机,我有条不紊地安排好工作后,始终没有忘记的一件事就是前后几次抽出时间专门去拜访了北京南水北调办公室的有关领导和各种工程技术人员,在档案室和展览馆找到了大量的图纸文件照片和有关影片拍摄的珍贵资料,光书籍杂志就借了满满四大箱子,图纸文件上千份,这些珍贵的道具资料为影片细节拍摄中道具的真实和准确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影片开拍的第一个场景也是这部影片最复杂的内景之――周思源家一个老北京四合院。这个场景几经挑选定在了海淀区上庄镇的一个私家庭院,四间大瓦房一个百十平方米的大院被我们全部清空,要重新布置出一个已退休的老水利部长的家。由于我们前期做足了功课,所以布置老部长家的工作进行得非制顺利,家具等大道具一一摆放完毕,所有的细小情节也绝不放过。桌上的文件报纸书籍甚至墙上的照片都是从有关部门专门借来或者复制的,连电脑里而也是我们专门找来的有关水利方面的真实资料。
  在布置老部长书房的一场戏时,根据原剧本提示的人物背景,我们自行发挥创意,还特意找来了大量上世纪50年代野外作业需要的随身道具,地质帽、矿石锤、手电筒、水壶等挂在墙上以烘托房间主人的特殊身份,展示他年轻时曾为国家的水利事业跋山涉水的经历。剧本提示老部长有心脏病,我们就在他的办公桌上特意摆上了老花镜和速效救心丸,他经常翻阅的报纸杂志也插满了各种小纸条加以注释,电脑旁他年轻时的黑白照片,沙发上摆放的纸扇和拐棍都为更好地突出影片中特殊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交代演员身份、营造表演氛围、帮助演员完成自我形象塑造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巧妙地运用好电影道具,其实是一种非常取巧的结构方式,用得好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也有人称关键性道具为戏眼。在《天河》影片中也有一件可以称之为戏眼的道具,那就是江浩和林子彤结婚时,江浩女儿江思思送给他们俩的装有北京红叶和丹江水的水晶球。
  初见剧本时,职业的习惯就让我把制作重点锁定在这个贯穿道具上,事实证明它的制作难度的确不小,但效果却是非常地好。首先,如果按照剧本的提示定制一个里面有红叶的玻璃水晶球在制作难度和制作时间上都不允许,放弃了这个想法后我们叉群策群力,根据剧本的情节展开联想,用一个装满水的玻璃球再放进红叶来达到水晶球的效果,而且这样也更符合剧本中提示的是北京的红叶和湖北的丹江水相结合,体现了长江和长城的拥抱这个影片大主题,更寓意江浩是湖北人,林子彤是北京人,两人的结合也正是这个水晶球的最好体现。
  可实际制作起来就没那么浪漫了,我们先在北京郊区找到了一家制作玻璃管的小厂,厂长在我们的再三恳求下才同意为我们定做三个特殊玻璃球。球做好了,却没有合适的塞子封口,而且里面装的是水,瓶口封不严,里面的水会不停地往下渗漏,拍不了多少时间里面的水就会流完,焦急中一个简单的道理提醒了我们,瓶子中因为进了空气,压力才会使水不停地往下渗漏。这样我们就在玻璃球里灌满了水,一点空气也不留,再用自己特制的橡胶塞子塞紧瓶口,瓶口向下一滴水也不漏了。
  漏水问题解决了,更麻烦的问题又来了,到哪儿去找红叶?我们先尝试着买来了塑料红叶,放在玻璃球里感觉效果非常差,完全达不到拍摄的要求,怎么办?找,必须去找到真正的红叶才行。
  八月份的北京还是烈日当头的盛夏,满眼绿色,根本就别想看见一片红叶。不管多忙我每天为此专门派出一辆车一个人,专车专人全北京市郊区山里踏破铁鞋地去找红叶,不达目的绝不罢休。老天被我们的诚意感动了,我们终于在京郊某农贸市场一个商贩的麻袋里发现了他去年卖剩下的几片红叶,当时我们就像找到了金矿一样兴奋。
  水晶球的成功拍摄不仅很好地烘托了剧情,也是影片中的一个亮点,我们看到当江浩和林子彤手牵着手走在红地毯上时,江思思手捧装满丹江水和北京红叶的水晶球走过来,他们三人把腧紧紧地贴在了一起,镜头推到了水晶球的特写,这时的道具水晶球已经不再是对影片叙事因素的单纯图解,而应被赋予了一种新的意境,起到了抒情性造型的作用。此刻,我们作为水晶球道具的制作者,一切的付出都导到了最好的回报。
  由于道具水晶球的成功运用还被北京电视台借去在特别制作的南水北调专题节目中得到了再一次充分的展示。
  说到影片道具的细节还表现在布置林子彤单身宿舍这场景上。林子彤足南水北调工程中北京段的一名技术骨干,专科学院毕业,有知识有能力,由于一心扑在水利工作上耽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是典型的单身女强人的代表,原剧本对她的描写仅此而已,美术也没有对林子彤单身宿舍布置的图纸可以做任何参考。凭着我们对剧本和人物的理解,在布置林子彤单身宿舍时我们没有采用常见的机关单身宿舍模式。考虑她虽然整日奔波在一线工地,顾不上收拾屋子,但她毕竟是一个女人,镜子、照片、化妆品和沙发床必不可少,而一组书柜和电脑的组合多用柜是我们专为她挑选的,柜子上除了摆满了有关专业的书籍以外,一个微波炉一堆方便而,工地吃饭的饭盒和折双叠餐桌准确地表现出了在南水北调中一个单身基层女干部的生活环境。
  我们知道一部主旋律的影片要拍得高大上容易,但想拍得引人入胜则多少有些难度,所以导演一方面通过艺术手法尽量去制造片中人物之间各种戏剧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则注重从细节入手,以情动几。电影《天河》细腻的表现风格在无形之中很好地强化了影片的诗意氛围,使整个片子的美术和道具设计都已经完全融入到观众难以察觉的平淡之中,这就是道具刻醐节的真正意义所在。
  我在八一厂从事电影道具创作工作三十多年,对电影道具有着特殊的感情,这次作为电影《天河》的道具设计,通过参加影片的拍摄,对电影道具这种特殊的创作手段在细节上如何参与影片的创作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
  毫无疑问2014年八一厂的电影《天河》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之无愧地成为主旋律影片的又一经典之作。如果你看过这部影片,你一定会注意到在这部经典影片的打造中,感人的往往都是细节,而在细节的刻画中影片的道具的确功不可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9030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