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一些学生在迈入大学后习惯于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和家长的督促学习,出现种种不适应大学生活的问题,建立高校、家庭共同教育模式显得更加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家访和实地家访相互配合,使得高校辅导员家访在覆盖面、实效性上大大提高。结合十年的辅导员工作实践,分析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现实意义和存在问题,提出增强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家访 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4-0121-02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不少学生迈入大学后仍习惯于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和家长的督促学习,缺乏自控能力,出现各种不适应大学生活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做好引导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家访和实地家访相互配合,使得高校辅导员家访在覆盖面、实效性上大大提高。因此,高校开展辅导员家访,已经成为促进家校教育有机结合、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提升辅导员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现实意义
  (一)特殊群体学生的需要
  辅导员家访特殊群体学生家庭,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怀,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增强生活信心;家访使学生家长能清楚孩子在校表现,明确今后教育引导的方向;辅导员在家访过程中加深了对受访学生的了解,为今后做好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在对特殊群体的学生家访中我们发现,家长们虽然很关心孩子,但从孩子口中无法了解其在校表现,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以至于“管不了,长期不管”。因此,通过家访建立了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有助于共同努力帮助孩子摆脱不良状态。
  (二)学生成长的需要
  由于中国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习惯于应试教育,习惯在家长、老师的监管下学习和生活。家长往往认为孩子上了大学就不用再管,但是孩子却不容易适应这种自主学习、生活的方式。一些学生由于环境改变等原因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目标缺失、学习松懈等现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两翼,家访工作架设起学校、家庭联系的桥梁,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提高了教育的成效。
  (三)辅导员提升素质和水平的需要
  辅导员在家访过程中通过谈心将工作落到实处,并深刻体会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所从事工作重要性和肩上承担的责任,为做好工作注入强大动力。同时,在实际调研中进一步了解学生特点,把握学生工作规律,总结家访体会,撰写相关工作论文,有条件地上升到课题研究。因此,辅导员在开展家访活动的同时自身工作水平也得到较好提升。
  二、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认识误区
  很多高校近几年来开展辅导员家访活动,人们对这项工作多数是认可和肯定的,但也有人持有质疑态度。有的老师认为家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达不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有的家长和学生认为家访是学校派来核实经济情况、送资助物品,或者反映在校不良问题的,对家访没有足够重视和正确认识。部分辅导员认为家访增加了工作量,使得本就忙碌的工作变得更加繁重,没有认识到家访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缺少参与家访工作的积极性。
  (二)覆盖面偏小
  各高校家访工作将家访对象重点定位在特殊群体学生,没有普及到所有学生;受到经费、时间的限制,辅导员很少对外省、远距离的学生家庭进行实地家访;能较好综合运用实地家访和远程家访的还比较少,没有实现家访的普及。
  (三)缺乏长效机制
  目前多数高校辅导员家访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寒暑假,或者学生出现严重问题的时候,忽视了日常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没能有效起到畅通家校教育渠道、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作用。
  (四)缺少全员参与氛围
  多数高校家访工作由辅导员独立完成,党政领导、专业教师、导师、班主任等参与较少。而有些特殊学生的问题,是辅导员难以自己解决的,需要导师等的充分介入,因此,仅有辅导员开展学生家访限制了这项工作的作用发挥和影响力。
  三、增强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实效性的措施
  (一)拓宽家访内容,增强家访工作的针对性
  家访既要把关怀教育普及到所有需要帮助的学生,同时要对特困学生、特殊群体学生有所侧重,体现促学风、促就业的导向。
  1.以关爱为导向,给特困学生家庭送去慰问和祝福。送去慰问和温暖的同时,掌握学生的家庭真实情况,有助于合理搭建资助体系,因地制宜地提供服务。有时家访人员走进困难学生的家,会发现困难和原来想的并不相同。如在家访济阳县崔寨镇张辛村的小袤时发现,虽然家里只有他一个孩子,但是父母都已经60多岁,靠干农活供他上大学很吃力。
  2.以关注为导向,走访特殊群体学生家庭。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人际适应困难、就业目标模糊等需要特别关怀的学生,营造家庭、学校共同教育的良好氛围。在家访过程中,辅导员们向受访家长介绍校院情况,分析就业前景,解读奖助政策等,介绍学生在校表现,沟通如何保持优点、克服不足,让家长掌握学生在校情况,一起做好学生工作。特殊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走进学生家庭,了解真实原因,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营造家庭、学校共同教育的良好氛围。
  3.以促学风为导向,介绍学生学业情况。通过《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介绍学校、学院发展情况,邮寄学生成绩单等方式,让家长能够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使家庭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对不及格学生家长的电话和信件联系,使学校和家长共同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促进学校学风建设。
  4.以促就业为导向,走访学生家庭和企业。家访中辅导员、导师为学生家长介绍就业政策和形势,分析所学专业主要就业去向,引导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中,促进学生早日明确就业目标,积极为实现顺利、理想就业做储备。同时,学院可以利用家访的机会,积极走访本单位的各类基地,深化校企合作,为学生的就业教育引入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就业机会。学校通过走访用人单位,对企业需求、就业形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促进学校及时、合理调整培养计划,也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指导积累现实经验。   (二)构建多渠道的家访模式,扩大家访工作的覆盖面
  高校辅导员家访目前主要有实地家访、远程家访、家长会等三种形式,科学设计、综合运用不同家访方式,能够大大增强家访工作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1.实地家访是最重要和效果最佳的家访形式。家访人员以集体家访或者分散家访两种形式,实地到学生家中走访,与家长和学生面对面交流,能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对孩子的期望,拉近心理间的距离,进而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由于经费、家访人员时间和精力的有限,实地家访的学生人数非常有限,对距离远的学生鞭长莫及。
  2.创新运用远程家访形式。远程家访即通过电话、网络、信件等形式进行家访,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精力的限制,方便了学校和家长的沟通交流。
  辅导员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实施电话家访,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把学生在校表现快速反馈给家长,便于辅导员和家长及时在学生教育方面达成共识,并获得家长建议。电话家访的覆盖面很广,但缺少了当面的情感交流和对学生家庭环境的直观判断。辅导员通过计算机网络视频、QQ聊天工具、飞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实施网络家访,不受时间限制,快速便捷,节约成本,缺点是受到学生家庭计算机拥有量、网络覆盖率、家长对网络技术使用状况等制约。辅导员通过邮寄信件的方式实施信件家访,既让家长了解校院情况、孩子在校表现,同时体现出对学生的负责和关心。随着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达,信访家访主要采取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邮寄成绩单等形式。
  3.选择合适时机召开家长会。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让学生家长了解校院情况、培养目标、就业前景等,共同引导学生明确在校期间的努力方向,同时解答家长疑惑,收集家长对学校、学院工作的建议。但缺点是家长会所谈话题多是共性认识造成个别交流不够。有的高校、学院会利用新生入校报到的契机举办新生家长会;部分学校会在某地中心召开校企家见面会,邀请企业、家长参加,共同介绍和讨论如何将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三)完善家访实施过程,保证家访取得实效
  家访过程一般包括前期准备、具体实施、访后总结、跟踪服务等四个步骤。
  1.前期准备。充分的前期准备是做好家访工作的前提。在进行家访前,精心筛选、确定家访对象,选择合适的家访形式,掌握受访学生的在校各类表现情况、学生家庭基本情况,明确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列出家访重点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目标。
  2.具体实施。在家访的过程中,家访人员要向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在校表现,介绍家长普遍关心的校院基本情况、学生成长关键环节、就业前景等,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努力与家长就学生培养达成共识。家访还要针对学生、家庭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做好政策讲解和分析,如向贫困家庭详细介绍各类资助政策,使他们体会到国家和学校的关怀,感受到温暖;向毕业生家庭介绍国家就业政策、分析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等,鼓励学生主动出击争取获得较为理想的就业岗位等。
  3.访后总结。家访结束后,家访人员要认真地总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同类学生的特点,便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同时将家访案例、感想和收获进行整理和分享,扩大家访工作的影响力和效果。
  4.跟踪服务。学校及家访人员要迅速采取有效举措,努力解决发现的受访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辅导员要对受访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表现给予关注,予以及时指导和提供服务,做好受访学生在校期间的跟踪服务,巩固家访取得的既有效果,帮助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四)探索以家访为媒介,把全方位育人落到实处
  1.合理组建学校的辅导员家访队伍。部分高校配备专业导师、班级导师等,实现由辅导员单一管理到多头管理的转变,专业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高校家访要以辅导员为主体,吸收党政领导、专业教师、导师、班主任等参与。家访工作有了专业教师的参与,既增强家访效果,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让专业教师更加了解和认可辅导员工作。有时辅导员在学生指导教育上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专业教师的真情投入和参与能够化解危机,达到辅导员起不到的效果。
  2.积极联络政府部门和企业参与。通过和政府部门对接、校企联合,解决特别困难家庭就业重点推荐和帮扶资助。高校可以与政府部门、合作企业等共同走访特殊群体学生。如《光明日报》题为“济南大学辅导员家访活动:为学生的成长助航”的文章中,提到“济南大学在寒假前通过书信等方式与山东140个县(区)取得联系,提供所辖贫困学生信息”,“有的县(区)主要领导亲自作出批示,安排民政局、教育局、资助中心等与学校对接,深入村庄一一落实贫困生情况并给予资助”,这是高校家访工作与政府对接的一个成功案例。
  【参考文献】
  [1]白雪峰.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家访模式研究[J].理论界,2012(05):189-191.
  [2]郑宁.高校辅导员家访实效性研究[J].科教导刊,2013(10):228-229.
  [3]陈永华.辅导员家访工作的新途径[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3(04):446-448.
  [4]赵秋丽.济南大学辅导员家访活动:为学生的成长助航[N].光明日报,2012.
  责任编辑:张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9389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