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格尔皮克·科尼希别墅上的风向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初夏的沂水路郁郁葱葱,除了肆意扩张地盘的爬墙虎,最为妖娆的是沂水路3号红色塔楼上的铁艺风向标,那些精致的镂空雕花,别具风情的卷曲,让老建筑徒增了几分风情,并且作为青岛留存不多的“原装”风向标(笔者所见唯一),它与不远处基督教堂绿色塔楼、信号山上的红色圆顶一起串联起老城的天际线。
  沂水路3号是一座具有田园风格的中西合璧式别墅,院内植有银杏、槐树若干,郁郁葱葱的枝叶如同面纱,遮挡着老楼的神秘容颜。很长时间以来都被人叫作Gelpcke君王别墅。这样的称谓往往会让人产生一些望文生义的美好遐想,很多人也许都在猜测究竟是哪位富有、浪漫的德国君王建造了这座迷人的别墅?又会与这座德国式的城市发生过哪些不为人知的浪漫故事……不过,真实的结论或许会让面对这个美丽的名字演绎出各种故事的人们有些失望。实际上,这座别墅只是1899年由德国总督府出资建造的,为那些早期匆匆的城市过客,短期在青岛工作的高级官员们所准备的暂居公寓。
  第一位房客——格尔皮克
  别墅在德语原文中被称作为“Villa Gelpcke-Koenig”,如果直译,的确是Gelpcke君王别墅,但是这里的Koenig,却并非哪位日耳曼王公,它只是1902-1907年曾住在别墅的海军军医哈利·科尼希( Herry Koenig)的姓氏。而Gelpcke,则是首位来到青岛的大法官格尔皮克博士。虽然是第一个住进这所别墅的房客,但1898年夏来到青岛的格尔皮克在里面仅仅居住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尽管如此,他在青岛帮助总督府建立基本法律规范工作却是异常重要的。1900年,格尔皮克回国。虽然在青岛的时间很短,总督府把他的姓氏用于一座建筑的做法,或许还有某种紀念上的意义。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格尔皮克的继任者大法官魏克尔和克鲁森博士都没有继续住进这座别墅。
  重要房客——哈利·科尼希
  1902年,别墅迎来了它的另一位房客——督署医院主治海军军医哈利·科尼希。除了担任主治军医,科尼希还负责对青岛所有的德国军医和卫戍医院进行行政方面的管理。在来到青岛之前,科尼西在德属非洲的殖民地工作,并参加了乘坐伊丽莎白号大帆船的环球航行。在返回德国之后,科尼希在1926年出版一本自己的回忆录,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追述他在青岛担任海军军医的日子。
  在科尼希搬进这座别墅的时候,整条棣德利街(今沂水路)上像样的建筑,除了他所居住的这座房子,就只用西边不远处的11号官邸(今沂水路9号),即后来的德国海军第三营营长官邸。可能是由早期的规划建筑师马克斯·克诺普夫主持设计的别墅,位于高出路面3米多的坡地上。坡地与南侧道路的落差采用了在青岛随处可见的花岗石砌筑成坚固的护坡墙。建筑师在这座两侧高的别墅的设计上,大量地使用了复古风格的半木架结构。可能是出于应急和经济的原因,这座别墅并没有采用明廊、圆券式大窗、哥特式拱券以及烦琐的装饰等特色和结构符号。整个建筑虽简洁质朴,却不失情趣。中世纪乡村风格的塔楼在无形中增进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程度,整座建筑洋溢着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田园气息。
  别墅的内部装修采用了中西合璧式的风格。“在楼梯望梁柱上左边,立有木雕狮子,右边绕有木制彩龙,木柱木梁上盘有木雕金龙。门券的石柱上,则有龙凤浅浮雕。”这种做法似乎在不少早期的建筑中都采用过,似乎是当时颇为流行的做法,同时也表示建筑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欣赏与主动借鉴的用心。这座别墅在当时连必要的生活设施都缺乏的城市,未免有些过于奢华了,要知道当时几乎所有的人仍住在潮湿、简陋,缺乏必要设施的中国营房和漏雨的草房里。
  一位真正的王公贵族——升允
  在科尼希之后的几年里,并没有是谁居住别墅里的具体记载。直到1913年一位新的房客,一个真正的王公住了进来。生于1858年的升允是蒙古贵族,曾任陕西巡抚、甘陕总督等职。辛亥革命后,升允曾策动过多次复辟活动。在策动蒙古“勤王”失败后,升允来到青岛,并受到了德国总督府的礼遇,将其安排在格尔皮克和科尼西曾住过别墅暂住。卫礼贤在其著作的《中国心灵》曾这样描述这位粗悍的蒙古王公:“……脖子上有一道很深的刀疤,他曾任最西部的陕西和甘肃省的总督,颇有阅历。他热忱、坚毅而且武艺超群,性格也很豪爽大气。同样,当他喝酒时让人一看便知此人海量。他以一种慷慨大度的样子饮酒,当我们划拳时他一点也不在乎输赢,虽然他划拳很出色……”
  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日本对青岛的围攻,大概是德国人和曾赴日本寻求复辟协助的升允都无法预料的。在日本攻占了这座城市后,升允是否仍在别墅里居住了一段时间,我们已无从知晓,但随后别墅成为守备军参谋长山田良水少将的官邸。不过此后,我们就无法找到关于这座别墅的隶属和房客的任何记载,直到近半个多世纪后的20世纪50年代。从1953年开始,这里成为青岛日报社的幼儿园。一位父辈曾在报社工作的友人,至今仍记得孩提时代在这所幼儿园里玩耍嬉戏的幸福时光。由于种种原因,这所幼儿园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关闭了,后来成为了青岛日报社的员工宿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7194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