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全域旅游背景下浙江特色小镇的旅游业态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全域旅游是我国旅游产业目前的总体发展战略,而特色小镇是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的路径之一。本文介绍了浙江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在全域旅游开展上的存在的问题,并着重分析了构建浙江特色小镇“旅游+”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积极打造旅游+项目、引入专业旅游团队、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等措施来构建特色小镇的全域旅游业态。
  关键词:全域旅游;特色小镇;旅游业态
  引言:
  全域旅游于“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是当前中国在旅游界以及其它多个相关领域提出的新概念,较之国际流行的可持续发展又深化了内涵,是由传统景点旅游向区域旅游转变,向共建共享的融合发展方式转变。而旅游产业的易复合性产生了“旅游+”的概念,可以加农业、工业、医养、禅修等等,而特色小镇在全域旅游的东风下顺势而为将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浙江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
  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创建和发展在全国可谓是先声夺人,特色小镇是浙江深化实施“八八战略”、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举措和重要平台载体。早在2015年4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对特色小镇的发展明确了具体的流程、指标、提出了严格的规划要求等,之后多如雨后春笋的特色小镇开始围绕一个具有特色并站位高端的产业主题形成产业生态。2017 年4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对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小镇发展要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和产业演进规律,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省高端创新平台。
  截至2016年底,浙江省已创建79个特色小镇,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101多亿元,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 省内先后有12个乡镇列为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6个镇入选全国宜居示范小镇名单,8个镇入选住建部公布的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名单。浙江特色小镇聚焦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并兼顾茶叶、丝绸、黄酒、中药、木雕、根雕、石刻、文房、青瓷、宝剑等历史经典产业的“7+1”产业特色形态。
  应该说浙江省的特色小镇发展是排在全国前列的,然而经过走访调研,除了旅游景观名镇,其它特色产业小镇并没有乘上全域旅游的东风,还是单一的以产业发展为主。笔者认为植根于当地特色小镇经典产业没有错,但创新产业运营方式实现产业与时俱进,利用新型社交媒体工具形成特色的文化符号、依托产业的同时形成旅游+产业链循环生态圈是特色小镇发展的不二选择。
  二、构建浙江特色小镇“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一)全域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
  全域旅游这一崭新发展概念是我国当前的一个战略选择。以前旅游可能局限于吃喝玩乐,而现在的旅游业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将往高、大、上、全的方向发展。2017年旅游业对GDP和就业贡献均超10%,全域旅游理念落实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应该是最为适当的,特色小镇为全域旅游的落地提供了场所。
  (二)国外特色小镇的发展经验
  纵观全球许多著名特色小镇的发展轨迹,如法国格拉斯香水小镇、法国依云小镇、西班牙的胡斯卡蓝精灵村、法国科玛(colmar) 葡萄酒小镇等特色产业小镇发展中的佼佼者,无一不是加强了产业及旅游业的共同发展而推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特色小镇的“特”主要体现在产业特色上,一个小镇必然有一项与众不同的产业,产业链的主题性强,体现了小镇的“小而精”。虽多数特色小镇在形成之初以工业为主,但随着企业的壮大,不论是产业链拓展还是小镇的功能都逐渐围绕主题产品而发展。小镇从业者大部分与主题产业相关,产业逐步从传统制造业向旅游业延伸,实现三产间的联动。
  (三)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在时代进展中往往会面临很多挑战,有的需要转型、有的需要产业升级,而旅游产业将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助力翅膀,达到事半功倍的发展效果。像千岛湖乐水小镇,原为工业重镇,主要企业为造纸厂、丝绸、五金加工等。然而随着县市对重污染高能耗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姜家镇整合了原有低效的存量资源,转型打造了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乐水小镇。
  三、构建浙江特色小镇“旅游+”发展的可行性
  (一)拥有特色资源
  通过梳理省内特色小镇与文化资源的关系,发现相当多的特色小镇中依附或包含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但各小镇对文化资源的利用差异却十分显著:充分结合文化资源进行改造利用,为新型产业的发展提供空间的优秀代表--梦想小镇将四无粮仓腾笼换鸟,打造成为“创客”天地。而其他小镇却仅将文化资源流于规划。文化是全域旅游内容和业态的发动机,增加非传统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大有可为。
  (二)旅游需求巨大
  當前我国已进入到了全域旅游新时期,不再追求旅游人次的增长,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特色小镇中的特色产业文化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产业发展历史、产品生产过程、产品体验等等都强烈吸引着人们去走走看看。
  此外还有小镇以召开国际与国家级会议为传统,如云栖小镇的召开“云栖大会”、梦栖小镇召开的世界工业设计大会,吸引了数以千计的行业精英,这都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需求保障。
  四、浙江特色小镇的旅游业态构建建议
  (一)积极打造“旅游+”项目(参与式、体验式、学习式)
  赋予小镇休闲旅游、工业旅游、体验旅游、健康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功能。
  (1)农业特色小镇:推进农业与旅游、健康养老、教育文化等产业的多重融合,提高农业型特色小镇的复合功能。依托田园乡村的文化基因,与国学教育、素质培养等教育培训机构合作,覆盖社会不同年龄段的各种群体,打造国学书院,将国学教育、亲历游学融入特色小镇。
  以茶类小镇为例,可开展多元化茶园旅游节事,以茶文化吸引游客,如“茶与旅游”书画展、茶园博览交易会、茶艺茶道交流会等。还可以举办茶园茶艺表演活动,以精彩纷呈的故事展现茶,以韵味十足的舞蹈表现茶,将茶味与视觉和听觉相融合,给予游客高雅、高境界的体验是茶叶旅游发展新的可取之处。且茶叶采摘、炒制等过程,包含了工艺技术和高科技种植技术,带领游客参观生产过程可以科普和宣传丰富的茶文化知识;让游客自己体验茶的生产与制作过程,能大大满足游客心理上寻求新鲜感受的需求。   (2)工业特色小镇:运用旅游+文化+工业,不仅可以建设博物馆展示历史文化、还可以开放流水线让游客直接零距离切身体会产品的设计制造之快乐。以酒类小镇为例,当人们进入到酒类小镇中,会不由自主的理解和感受酒的故事与文化,而体验参与酒水的制作过程、品尝自己做的酒水相信一定是别样的记忆。
  (3)新型高端科技型小镇: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开设专题博物馆、体验操作室、特色咨询小屋向大众传播前沿的高科技知识,可以采用专家专题讲座、项目深度参访交流、组织经验学习、主题学习、产研沙龙等不同的项目形式,让普通老百姓有機会学习金融软件操作程序或体验高科技的智能产品。
  参与式、体验式、学习式的“旅游+”项目定会让特色小镇更具特色,被人记忆、让人传播、引人消费!
  (二)引入专业旅游团队
  特色小镇具有功能复合性的特征,是集产业、创新、文化、旅游、社区和生态环境建设为一体的产城融合、人文与自然融合、创新与传统融合、生产与生活融合的包容性空间发展载体。特色小镇管委会应转换政府角色定位,主要负责行政管理和外围环境配套,只做顶层设计等工作,而把旅游产业规划交给专业旅游团队负责。
  特别是在共享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旅游业态需要利用专业团队打造共享经济下的“智慧共享”新模式,不仅能实现节约资源绿色环保、更能增加产品利用效果实现高回报。如利用WIFI端口或者APP,实时提供旅店信息(空房率)、智能救援、失物招领、停车位查询、餐饮服务、虚拟导游或定制导游等。此外利用大数据智能分析体验特色产业及产品的最佳时间,分批分流地合理运用公共资源,以减少等候时间、提高体验效果。“智慧共享”形势下突出的是资源的整合,整合信息让游客能够自由掌控、有效提升小镇旅游接待服务水平。
  (三)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
  政府应在发展规划中加入旅游基础设施配套的全新理念,在旅游基础设施配套的建设过程中的增加“智慧嵌入”,充分发挥智慧化基础设计在旅游行业秩序监管、旅游数据收集分析、旅游安全监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智慧化品质服务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现代化的旅游体验。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在公共交通配套、公共信息配套、旅游安全配套以及公共环境配套建设的应用,构建智能的、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拓展旅游公共空间。在交通设施方面,要强化区域之间、景区内部的交通对接,完善旅游引导标识系统,通过街区、走廊、索道等景观廊道的建设,利用自驾车、低碳自行车、缆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组合,串联区域内各旅游项目、景观景点,着力打造立体式的区域交通网络,形成快速便捷交通圈。在信息服务方面,要加快旅游咨询中心、旅游呼叫中心和旅游在线咨询平台建设,建立起完善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完善在线咨询服务功能,提高投诉咨询快速响应能力。在住宿餐饮方面,要加快旅游住宿、餐饮接待设施的多元化发展。此外,要加强区域景点之间进行市场共享、游客互送、景区开发、线路开发等多方面形式的合作;开通临近街区之间、热门景区之间的旅游专车或旅游穿梭巴士;对于同一主题线路上的旅游景区,鼓励实行联票机制,在景区与景区之间通过旅游巴士、骑游绿道、自驾车等多种形式对接,同时做好景区之间的景观廊道以及购物、餐饮、住宿、休闲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
  总之,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应积极探索,深挖自身特色与旅游的契合点,开发出特色小镇的特色“旅游+”项目。
  结语:
  小镇虽小,却如星星之火,充满希望。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浙江也会涌现出像瑞士的达沃斯、法国的普罗旺斯、美国的卡梅尔那样风景秀丽、特色鲜明、闻名遐迩的小镇,深刻改变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格局,推动浙江新型城市化水平和质量向更高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吴一洲,陈前虎,郑晓虹.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J].规划师,2016(7):123-127,32.
  [2]尹晓敏.对当前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存在问题的思考[J].浙江经济,2016,(19):35-37.
  [3]李强.特色小镇是浙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J].中国经贸导刊,2016,(04):10-13.
  [4]徐伟凝,厉华笑,朱婷媛.温州智创小镇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路径[J].规划师,2016(7):138—142,32.
  [5]杨国胜,孙奇.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特色小镇建设[J].浙江经济,2015(23).
  [6]周鲁耀,周功满.从开发区到特色小镇: 区域开发模式的新变化 [J]. 城市发展研究,2017, 24(01):51-55.
  [7]张银银,丁元.国外特色小镇对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借鉴[J].小城镇建设,2016(11):29—36.
  [8]王咏,陆林,杨兴柱.国外旅游小城镇研究进展与启示[J].自然资源学报,2014(12):2147.2160.
  [9]周晓虹.产业转型与文化再造:特色小镇的创建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7(4).
  [10]刘亭.建设“特色小镇”要力戒行政化[J].浙江经济,2015(3): 14.
  [11]李强.特色小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浙江探索[J].浙江林业,2016(3).
  [12]翁建荣.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经验[J].浙江经济,2017(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06856.htm